紫苏种子怎么种植方法紫苏叶种子什么时候种
紫苏种子怎么种植方法紫苏叶种子什么时候种
紫苏,又名紫草、苏子、青蒿子等,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紫苏的种子可以直接种植,也可以先育苗再移植。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紫苏种子的种植方法及时间。
紫苏种子的种植方法
1.准备土壤: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将土壤杂质去除,平整土壤表面。
2.播种:将紫苏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不要盖土,轻轻按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
3.浇水:用水壶等器具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
4.光照:紫苏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因此在室内种植时,需将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室外种植时,需选择光照充足的位置。
5.温度:紫苏种子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室内种植需保持室温适宜。
6.管理:紫苏种子发芽后,需及时除草、修剪、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紫苏的生长。
紫苏叶种子什么时候种?
紫苏的种子可以全年种植,但是在不同的季节种植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春季种植:春季气温适宜,是紫苏生长的最佳季节。在春季种植紫苏种子时,需注意避免气温过低或过高,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紫苏的生长。
夏季种植:夏季气温高,紫苏生长较快。在夏季种植紫苏种子时,需注意避免高温、干燥,保持土壤湿润。
秋季种植:秋季气温适宜,是紫苏生长的好时节。在秋季种植紫苏种子时,需注意避免气温过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紫苏的生长。
冬季种植:冬季气温较低,不适宜紫苏生长。在冬季种植紫苏种子时,需选择室内种植,保持室温适宜。
用户关心问题一: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如何提高?
紫苏种子的发芽率与种子品质、土壤条件、光照、温度等因素有关。为提高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优质种子:选择完整、大小均匀、色泽鲜艳的紫苏种子,有助于提高发芽率。
2.适宜温度:紫苏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下发芽率较高。
3.保持土壤湿润:紫苏种子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发芽,因此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4.光照:紫苏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光照不足会影响紫苏种子的发芽率。
用户关心问题二:紫苏种子育苗需要注意什么?
紫苏种子育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紫苏种子育苗,避免高温和寒冷天气。
2.土壤: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利于紫苏生长。
3.湿度:育苗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
4.光照:紫苏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育苗时需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5.防虫害:要注意防治紫苏育苗期间的虫害,如叶蝉、蚜虫等,可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用户关心问题三:紫苏的收割时间是什么时候?
紫苏的收割时间一般是在植株生长期的8-10周,当紫苏植株高度达到20-30厘米,叶子变大,呈深绿色时即可收割。收割时需选择天气晴朗、干燥的时候进行,避免叶子潮湿。
相关百科:
紫苏
紫苏(学名:Perillafrutescens)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又称紫草、苏子、青蒿子等,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紫苏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行气止痛等功效。紫苏叶子还可用于烹饪,具有香味浓郁,色泽鲜艳的特点。
相关问答拓展:
紫苏移栽的正确方法?紫苏水培生根后,等到根系长到两厘米以上,最少要有五六根根系再去移栽。
移栽盆不要选择太大的,前期刚刚移栽,尽可能选择10~15公分的盆,小一点的盆才是最合适的。
土壤尽可能配置透气性好的土壤,我们可以用营养土,在营养土里边加点珍珠岩或者是加点河沙,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然后在盆底部填充上一些土壤,用手拿着我们扦插的枝条,让根部和底下的土壤悬空,从盆的四周往里填充土壤,尽量的不要压,将土壤一点一点填充进去,感觉高度比较高了,我们给它浇上一次水,让土壤慢慢的往下沉,逐渐的跟根系结合在一起。
浇完水以后土壤会下沉一部分,然后我们再去这样填充上一部分,再次给它浇水,直到土壤位置离我们的盆的边缘比较近了,留出足够的浇水位置就可以了。
用这种方法去移栽,它基本上不伤根,即使再嫩再白的根,也不会出现断掉的情况,移栽上以后放到一个散射光的环境中,保证着土表干了,及时的给它浇透水,让他快速的在我们养的花盆里把根系长好,每次浇水加点生根液进去,这样就能够快速成活,就能够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苏子籽怎么保存新鲜?1、瓶养法:保留紫苏的茎部,并清理掉末端的叶子,然后插入装满水的瓶子里,最后再用塑料袋套住露在瓶子外的紫苏叶,这样可以保存7天以上,而且可以随吃随摘。
2、冷藏法: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采取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直接将紫苏叶放在冷藏室里,最好是在洗净沥干之后用保鲜膜包起来,然后放进保鲜盒里冷藏,这样可以保鲜7天左右。冷冻保留时间更长,可保鲜1个多月,但是时间太长,味道会变涩。
紫苏叶种子怎么采摘?因为紫苏的种子非常细小,一般不建议把外面包的那层去掉,可以直接从枝子上,把种子带着皮一起弄下来。
然后收集好,放在塑料袋或者牛皮纸袋里,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储存,等第二年春天在进行播种
河南紫苏叶什么时候种植?、紫苏种植时间:紫苏一般在每年3月份左右进行种植;2、紫苏的种植方法:采用沟播法进行播种,在土壤的表面划上沟,小沟的深度大约在1cm左右,每个小沟之间间隔10cm左右,在沟中播入种子,然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3、水肥管理:紫苏在播种之前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之后追施氮肥,适时浇水。
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
一、紫苏种植时间
紫苏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左右进行种植,这个季节的温度和空气湿度比较适合紫苏的生长,而且此时的雨水比较丰富,在此时播种之后,种子的出苗率较高。
二、紫苏的种植方法
紫苏种植时一般是采用沟播法进行播种,就是在土壤的表面划上沟,小沟的深度大约在1cm左右,每个小沟之间间隔10cm左右,在沟中播入种子,然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最后进行**。如果入到当地的气候比较干旱可以在播完种之后,覆盖上一层薄膜,这样不仅可以保温而且可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
三、水肥管理
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在紫苏的生长期间要对紫苏进行适当的水肥管理。紫苏在播种之前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这样可以维持它前期的营养生长,等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要提前施加氮肥,防止由于追肥不及时而影响紫苏的生长,降低紫苏的产量。在生长期间一定要注意紫苏对水分的需求,在播种完毕后要浇一次透水,之后在植株进行定植的时候再进行浇水,期间要根据田地的干湿情况和降水情况进行适当的浇水,同时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大叶紫苏的种植方法?1、整地施肥。紫苏的生长期间较长,产量较大,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在加上紫苏是喜肥作物,所以在种植紫苏前应先施足底肥。底肥可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入量为2000-2500公斤,并每亩加入30公斤的复合肥。在施好底肥后便可以深翻土壤,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的同时,将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后整地做畦便可以种植。在做畦时,畦高为15-20公分,畦面宽1.2米-1.5米之间,便可以种植紫苏了。2、种植。紫苏的种植方法有一种,一种是直接播种,另一种是先育苗后定植。如果是直播种植紫苏,南方最佳的种植时间为3月份,北方天气比较冷,可推迟到4月中下旬后种植。直接播种紫苏很简单,先定好行距,每一行的距离为45-50公分之间,将紫苏种植均匀的撒在沟中就可以。在种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在紫苏出苗后长出3-4片真叶后便要及时间苗,将生长过密、弱苗、病虫害苗拔掉,每株紫苏间的距离在25-30公分之间。直播紫苏的时间比较早,采收时间也会提早。直播比较适合灌水方便的地区来种植,如果是当地灌水不方便,便可以用先育苗后定植的方法来播种。
将紫苏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并施入适量的农家肥,在紫苏出苗前要保持苗床一直处于湿润状态。等到紫苏苗长到5公分左右,长出4对子叶时,便可以将紫苏移栽到大田中。紫苏的成活率比较高,在移栽前一天在苗床上浇足水,第二天将紫苏苗从苗床上拔出,按照株间距30公分,行间距50公分的密度将紫苏苗定植在大田中。并在定植后及时浇水,保证紫苏苗的成活率。
3、田间管理。紫苏在种植后要不定时除草松土,以免杂草过多影响紫苏的生长。在对紫苏除草松土时,要根据紫苏苗的长势及时间苗,将生长过密的紫苏苗去掉一部分,以免因为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紫苏苗徒长,使紫苏苗不分枝或分枝少,降低紫苏的产量。
如果是种植鲜食紫苏,在紫苏叶长到一定大时,便可以将紫苏叶摘掉一部分分批上市,随着紫苏叶子的采摘,紫苏苗上方会继续长出新的叶片,在每次紫苏叶采摘后都可以追施少量的稀释后的人粪**,并结合灌水同时进行,从而补充紫苏萌发新叶所需要的养分。
4、病虫害防治。紫苏常见的病虫害有斑枯病、红蜘蛛、银纹夜蛾等。斑枯病主要为害紫苏的叶片,发病初期,紫苏的叶面上会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点,如果不及时根治,斑点的面积会慢慢扩大,严重时会导致整片叶片脱落,验证功能影响了紫苏的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止斑枯病的发生,在种植紫苏时,要合理密植,并在雨后注意排水。在发病初期,可用80%可湿性代森锌800倍液及时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但是要注意,在收获前的半个月要停止用药,以免叶片上会有药物残留。
红蜘蛛多发生在每年气温高、天气干燥的6-8月份,红蜘蛛主要以啃食紫苏叶片上的汁液为生,被稀世汁液后的叶片会出现白色小斑,若不及时防治,小斑的面积会慢慢扩大,并由原来的白色变为黄褐色,严重时,整片叶子黄化并脱落。为了防止红蜘蛛的发生,在种植紫苏前,应将天边两侧的杂草、枯枝败叶清理干净,在红蜘蛛发生初期,可用40%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不过在收获前的半个月要停止喷洒,以免有药物残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