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田螺养殖技术

2024-03-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36 次
田螺养殖技术

  此篇经验汇总会给全国农资人刨释一下“田螺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期待对你们有些许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养殖螺类,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池塘作为养殖池,然后将健康优质的螺类投入养殖。日常管理中,应给田螺提供豆饼、米糠、青菜等食物,并控制投喂量。

  田螺适宜在水质干净、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环境中生长。

  养殖时,可选择水源充足、地势开阔、向阳通风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养殖池两端必须开有排灌口,并设置铁丝网,防止钉螺逃逸。

  蜗牛以水中的有机碎片、腐肉、微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养殖期间可提供蔬菜、米糠、麦麸、鱼肉、豆饼等。

  养殖蜗牛常用静水,但长期不换水,水中会滋生细菌,影响蜗牛的生长。

  养殖期间每周给螺蛳换水一次,水量控制在池塘水深的30%左右,以免出现螺蛳。受到干扰,无**常成长。


好文探索:田螺怎么养?田螺的养殖技巧及注意事项


  田螺可以说是夜市中非常火热的一道菜品,很多人都爱吃,不仅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是非常丰富的。随着田螺*生数量的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田螺的人工养殖逐渐兴起,目前在农村地区田螺也算得上一项比较有前景的养殖项目。

  那么田螺该怎么养一起来学习下吧。

  田螺适应能力强,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

  田螺池尺寸通常为1.5-1.6米宽,10-15米长,具体尺寸可按地形来决定。池子的四周还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

  在水池的两端设置进出的水口,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同时,在养殖池子中间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田螺放养时间一般在三月,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适宜在在15~30℃的环境中生长。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还要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的养殖。

  当水温在春末和夏初就会升至15℃时,田螺爬出越冬洞在水底找寻食物进行生长。繁殖于4月开始,7月至8月是田螺繁殖旺盛的季节。

  1至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至30个,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生产40至50个。出生后,田螺生长迅速,一年内发育成熟。

  田螺的食物比较广泛,在自然界中的田螺通常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田螺一般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加入投喂,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的生长繁殖,最终间接地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的食物。

  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 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其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

  捕捞完毕后,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只要防止暴晒,保持田螺湿润,即可装车上市。

   并不算复杂,前提是要对田螺的生长习性及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就是做好田螺养殖的日常管理,结合科学的养殖技巧,养好田螺还是很简单的。


精选问答:


  1、藕田养田螺最高一亩能产多少斤?

  养殖田螺一亩的产量约为666.6公斤~3333公斤。养殖田螺一亩的产量要视投放量而定。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田螺。每放养100个母螺,年产可达100公斤,一亩为666.6平方米。经过计算,田螺亩产为666.6公斤~3333公斤。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

  2、一亩能养出多少石螺?

  1亩水田可产1吨左右,如果塘内放入树枝之类东西,或许可多产一些。

  石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