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本篇知识总结会给农友们解释一下“小麦纹枯病的症状”的内容进行周详诠释,期待对广大农友有所收获,开始你的阅读吧!
烂芽:小麦出苗期芽鞘变棕,然后麦芽枯死腐烂。病苗死苗:多发生在小麦3-4叶期,早期第一个叶鞘出现云纹病斑。
茎腐烂:返青拔节后,基叶鞘中部出现灰白色、边缘浅棕色病斑,形成云纹状茎。倒伏:茎发病严重导致倒伏。
枯株白穗:后期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往往抽不出穗,形成枯穗或枯穗。
精选问答:
1、小麦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纹枯病,为喙角担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侵染病害。
发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
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棱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1~2节变黑至腐烂,至早期死亡。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状花纹。
发生特点:
病菌的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内越夏越冬,成为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冬麦播种过早、太密,冬前麦苗过旺或施用氮肥过多,麦苗徒长的麦田,以及春季遭受低温寒害、脱肥或灌水过多的麦田发病较重。秋冬温暖,次年多雨潮湿的天气,施用带病残体作粪肥而没有腐熟的,以及酸性土壤均利于发病。
2、麦苗病害有哪些症状?
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在小麦上发生较多,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小麦苗期受到侵染后,病苗会枯死,芽鞘变黑,在小麦3-4叶尖,小麦叶鞘上出现开水烫云纹病斑,杆子也会出现花杆烂杆,湿度大时还会出现白色菌丝体。
出现纹枯病的小麦也容易倒伏,春季拔节返青期温度回升,病菌侵染速度加快,纹枯病发展速度也会更快,建议大家使用**类杀菌剂来防治,建议使用戊唑醇、己唑醇、苯甲嘧菌酯、噻呋酰胺来防治,建议不要过量使用氮肥,喷施农药时加入磷钾源库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性,减少病害发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