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开花期注意什么
此篇技术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介绍一下“草莓开花期注意什么”的内容进行剖析,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一些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草莓在开花期间应注意多浇水。此时,草莓对水的需求相对较大,一般应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草莓在开花期间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每天至少需要12小时,建议温度控制在18-26度之间。一般来说,要注意这些要点,植物果实味道会更好,产量会更高。
好文探索:草莓花期如何管理?从这三点做起
草莓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是其生长的敏感期,对环境、肥水、株势、植保等均有相应要求。
此期管理工作对于草莓产量的提升及商品性的提高意义非凡,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
草莓花期对温度敏感,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花蕾易受害,影响花药开裂和授粉、受精,使果实致畸,一般白天温度保持23~25℃,夜间温度保持8~10℃为宜。
由于花前大棚草莓是在进行高温管理的,如果降温过快,加上光照减少,易会出现休眠现象,可通过灌水、提升棚温(不可超过33℃)等解除休眠,恢复根系活力。
湿度是影响草莓花药开裂、花粉萌发的重要因素,当低于20%或高于60%时,会阻碍花药开裂和花粉的萌芽,因此花期棚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30~50%。
海餐沃水溶肥-草莓大棚展示注意不可因排湿而影响棚温,防风应安排在中午前后。
一方面,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光强可帮助温度保持。可通过悬挂反光幕,清洁棚膜等改善。
草莓花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由于高温控湿的棚室环境,会导致水分蒸发较快,建议在扣棚后1周浇1次,浇水后及时排湿。
孕花期草莓对磷、钾肥需求增多,但并不意味着要严格控氮,因为适量的氮营养可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
具体视株情而定,如苗弱的少留果。苗旺的可直接施低盐软营养的海餐沃螯酶磷酸二氢钾,补充高品质磷和钾,促进干物质积累,每间隔7-10天喷施一次,溶解速度快,吸收利用率高。
我们知道,草莓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而老叶过多时,会影响通风透光、加重部分病害的发生,应及时去除。
但摘叶不能过度,会降低光合效能,影响花果生长,故整理时须去除畦面中间叶片,对病叶、残叶、老叶等先去,每株保留有效功能叶8~12片。
草莓花期用海餐沃水溶肥的效果2、疏花。
草莓开花量很大,应根据草莓品种和植株健壮程度,酌情去留草莓花蕾。
通常先去病花,健壮植株顶花序保留8~10个果,侧花序保留5~7个果,疏掉多余弱势花蕾,花量小时可不着急疏除。
放蜂授粉一般在草莓开花前7~8天,草莓前期花量少,蜜蜂营养不足,需及时添加食料。
此外还用注意防蜂期的用药问题,以免误伤蜜蜂。
草莓花期病害主要包括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虫害有蚜虫、蓟马、粉虱、鳞翅目幼虫、害螨等。
精选问答:
1、草莓开花早怎么办?
大棚草莓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植株早现蕾、早开花现象。这种情况发生普遍时,可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 主要原因如下:1.与品种特性有关。花芽容易分化休眠较浅的品种。休眠期所需低温量较少,容易出现早蕾现象。2.与肥料、假植影响引起花芽过早分化有关。在育苗至花芽分化前,如吸收氮素较少,草莓花芽分化往往提早发生。另外,如果假植时间过晚,假植苗过小,或形成老化苗,假植床土壤过干、过湿、肥料不足均可使草莓化芽过早分化。这些都会造成早蕾、早花现象。3.与管理不当有关。大棚覆盖栽培扣棚过早,温度回升过快,放风不及时等,也会造成草莓早蕾、早花。
? 针对以上因素,生产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品种。大棚栽培应选择休眠较强的品种。2.在育苗过程中: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通过去老叶,去花序,理顺匍匐茎,喷施赤霉素等措施,加强对母株的管理,培育优质壮苗。3.扣棚后注意控制温度。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夜间控制在0摄氏度以上,严冬时节,可采取保温措施,以保证草莓正常发育。
? 对已经发生早蕾早花的植株,应及时摘除花蕾,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腋芽开花结果,减少损失。
2、草莓品种和开花时间?
草莓品种繁多,比如矮丰草莓、红颜草莓、女峰草莓、美香莎草莓、章姬草莓、黔莓2号草莓、幸香草莓、港丰草莓、安娜草莓等。草莓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是15----24度,一般大田草莓开花结果在4---5月份。近年来大棚草专莓迅速普及,属随着草莓品种不断引进和更新,不同草莓品种开花结果的时间相差很大。大棚早熟草莓品种一般11月前后就能开花结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