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蒜薹读音是什么

2024-03-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37 次
蒜薹读音是什么

  本篇文章内容会给全国农友们分解“蒜薹读音是什么”的内容进行诠释,期望对农资人们有几分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蒜薹[suàntái]。

  suàn:声母s,介母u,韵母an,读第四声。

  tái:声母t,韵母ai,读第二声。

  基本释义:蒜的花轴,嫩的可以吃。

  1、芸薹[yúntái]。

  2、抽薹[chōutái]。

  基本释义:油菜、韭菜、蒜等蔬菜长出薹来。

  3、薹芥[táijiè]。

  4、菜薹[càitái]。

  基本释义:某些蔬菜植物的花茎,如油菜薹、芥菜薹。

  蒜苔又称为蒜毫,从大蒜中抽出来的花茎。

  蒜苔在北方以及部分南方地区称之为蒜苗,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江苏省射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蒜薹之乡”,是蒜薹及蒜头的主要产地。

  种植蒜苔要选择适合的品种,播种前要深翻土地,并且亩施5000kg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并作畦、起垄,垄的宽度在70cm左右,高度为10-15cm。在播种前1-2天用水浸闷蒜种,稍微晾晒后再进行播种。

  栽种的时候,垄上通常是播6行蒜,株距应控制在10cm左右,一般是播种3cm的深度,播种后要覆盖地膜。

  它喜欢冷凉的生长环境,适合茎叶生长的温度是12~16℃,温度高于26℃的话,就容易出现干尖的现象。

  土壤还要保持湿润状,过干或过湿的话,容易黄叶干尖。

  蒜薹的拼音:suàntái。

  蒜薹(蒜苔),又称蒜毫。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是常吃的蔬菜之一。

  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注意:在《简化字总表》中,“薹”没有简作“苔”。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薹”字写作“苔”,如“蒜苔”等。这是一种误写。

  蒜总笔画:13笔。1一(横)、2丨(竖)、3丨(竖)、4一(横)、5一(横)、6亅(竖钩)、7ノ(撇)、8丶(点)、9一(横)、10一(横)、11亅(竖钩)、12ノ(撇)、13丶(点)。

  薹总笔画:17笔。1一(横)、2丨(竖)、3丨(竖)、4一(横)、5丨(竖)、6一(横)、7丨(竖)、8(横折)、9一(横)、10丶(点)、11乛(横撇/横钩)、12一(横)、13ㄥ(撇折)、14丶(点)、15一(横)、16丨(竖)、17一(横)。

  蒜薹和蒜苔没有区别,二者是一样的。

  蒜苔最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蒜薹,但现代人一般都写作为“蒜苔”,它是从抽苔大蒜中抽出的花茎,在北方以及部分南方地区称之为蒜苗。

  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蒜苔主要是有两个颜色的,一种是红色的另一中是**的。

  其实这些看着相似的蒜苔,本身的差别还是有的。其中**的蒜苔在清明节的时候上市,这种蒜苔的蒜是白色的,蒜的瓣数也不多。

  所以很明显,蒜是辅助的产品,它的蒜苔才是真正的产品。所以如果是想要蒜苔好吃的话,最好还是选择这种蒜苔,吃起来的味道也最好的。

  1、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又称蒜毫,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误写作“蒜苔”。

  (1)消食:蒜苔中的物质可以加速胃液的分泌,从而食物消化速度就会变快,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适当吃一些,不但能加快食物的消化,还能增加我们的食欲。

  (2)预防流感:流感这种**,很容易就会感染上,若是免疫力不够强大,就会很容易患上。

  但是蒜苔中的维生素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体力。

  (3)解气消胀:吃一些蒜苔,可以很快将体内的气排出,排出胀气。

  (4)提高免疫力:蒜苔中的蛋白质十分丰富,从而可以促进免疫力的增加。

  (5)祛脂降压:适当的吃一些蒜苔,可以促使血压趋于稳定,使得人体的毛血管扩张开,那么血黏度就会降低,改善**的循环,软化我们的血管,促进人体血管的健康。

  从而人体的血管中胆固醇可以很好的保持住,有效预防了很多****。

  (6)预防血栓:血栓的形成就是因为毛细血管的不健康,那么将体内的血脂降下来,就可以预防血栓。

  (7)保护肝脏:蒜苔可以导致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那么致癌物质就无法形成,从而有效的预防了**。

  问题一:蒜苔如何清洗掐头去尾……流水刷一下就好了……。

  问题二:蒜薹如何保存用水焯一下(飞水)然后放在冰箱保鲜里如果要长时间保存就焯熟冷冻。

  问题三:蒜苔老了怎么办老了就不好吃了。

  问题四:蒜苔辣手怎么办用肥皂洗手然后用温水泡手泡到自己受不了就拿出来在放进去如此多次就好了。

  问题五:洗了的蒜苔怎么保存用水焯一下(飞水)然后放在冰箱保鲜里如果要长时间保存就焯熟冷冻。

  问题六:蒜苔一拔就断了怎么办用手掌握住,不要突然拽,均匀用力,慢慢拔。

  问题七:蒜苔卖不出去怎么办您好。

  问题八:蒜薹是怎么从蒜苗里弄出来的第一步:准备工具不要小看这个小的一顶钉子工具哦,把蒜薹从皮里拨出来,靠的就是它了。

  第二步:用钉子工具从蒜的最底部开始往上拉第三步:把划开的皮剥开后将蒜薹从皮里剥离出来。第五步:将蒜薹折断,就完成了整个过程。

  完成后将蒜苗压下去,以便进行下次的工作。有时候享受农村的那种生活,真的很有乐趣。。

  问题九:蒜苔怎样保存一、贮藏保鲜原理。

  蒜薹收获后仍是活体,继续呼吸代谢,消耗体内养分,蒸发水分放出热量,随之不断衰老、**。

  一般采收后的蒜薹在常温(25--30℃)和正常大气环境(氧气:21%、二氧化碳:003%)下存放7d后便会失去商品价值。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蒜薹本身的呼吸代谢随温度的降低而减缓,同时低浓度氧气和高浓度二氧化碳也可以大大降低呼吸强度和营养成分消耗。

  这就是采用低温加气调保鲜袋贮藏保鲜蒜薹的原理。。

  蒜薹贮藏应从蒜薹采收及收购起始,入库后要从温度、湿度、气体成分、防霉变4个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1、适时采收,及时入库预冷装袋上架。

  苍山蒜薹采收期5d左右,为保证贮藏质量,应尽量于最佳采收期采收,最佳采收期的形态标准为:薹苞发白、鼓苞,靠近叶鞘部分发黄,整个蒜薹呈大秤钩形。收购后选择粗细均匀,无病虫害及无剥、划割伤痕的蒜薹,注意防日晒雨淋,尽快运入预冷间加工整理,除去杂叶和薹裤,理顺薹条,然后用塑料绳按1kg左右在薹苞下3--5cm处扎把,松紧要适度,最好在36h内完成装袋上架程序。

  2、均衡控制温度、湿度。

  当贮藏环境温度达到蒜薹冰点时,保鲜效果最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冰温贮藏,蒜薹的冰点温度为-08--0℃(因其固形物含量而有微小差异)。。

  实践中,蒜薹在温度高于-1℃时不会发生组织结冰,根据多年经验,推荐蒜薹库温冷藏指标为-1--0℃,在此范围内尽可能降低上限温度控制指标,以减小温差,使库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要求库内垂直温差、平面温差控制在1℃内,如果库内温差超1℃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调整。可通过常开风机均衡库温解决。

  目前库温管理主要问题是担心库温指标定的过高或过低,如低限指标达-05℃,上限温度高于0℃。。

  库房湿度控制在80%--90%,如湿度不够要进行补湿,措施主要有地面撒水,挂湿帘或撒湿锯末等,同时湿度高也有利于库温稳定。

  管理中要纠正库内湿度不重要的观点,如果库房湿度低于80%,袋内外相对湿度差过大,易造成袋上层及硅窗处的蒜薹过度失水。一旦湿度不够,蒜薹1--2个月便表现出来。

  另外,如果库温波动较大或蒜薹预冷不好,会造成袋内结露,如已结露,需尽早解口,调气擦干。。

  准确调节气体成分。选配高稳定性的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表,定期检查袋内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配合低温条件,在袋内造成气调贮藏的小环境。

  目前使用的贮藏袋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更好)普通透湿袋(用于长期贮存)和聚氯乙烯透湿硅窗袋(用于短期贮藏如“国庆节”前)。。

  普通袋气调指标:氧气为1%--3%。二氧化碳为9%--13%,其中二氧化碳是高限指标,氧气是低限指标。

  两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达标,就应人工开袋调气放风。目前一般袋装量都比较大,考虑到气调效应形成的时间较短,蒜薹处于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时间不长,二氧化碳气调指标应掌握在范围值的高限一侧(13%),氧气的指标应掌握在低限一侧(1%)。

  如果氧气浓度居高不下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非常慢,则可能是袋子破损或袋子扎口不紧,应尽快查明原因处理。。

  硅窗袋的气调指标氧气为3%--5%。二氧化碳为5%--8%。

  从气调的有效性来看,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5%,氧气浓度不高于5%,都不会给贮藏带来大的影响,但如果硅窗袋普遍出现二氧化碳大于8%,氧气浓度小于3%就应采取调整措施。由于硅窗袋气调成分往往受到库房内空气状况的限制,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库房通风换气次数来补充氧气的消耗,这样袋内氧气浓度就会有所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也会有所下降。

  蒜薹贮藏期间,库房及袋内湿度大,给霉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问题十:蒜苔如何保鲜蒜薹怎么保鲜:。

  1、产品在入贮前要对贮藏库彻底消毒灭菌,可使用库房烟熏消毒剂,每100立方米使用500克。。

  2、质量标准应为成熟适度、完整无畸形、色泽鲜绿、质地脆嫩、苔苞不膨大、苔茎基部无老化、无明显病害或机械损伤(如划苔)、粗细均匀,苔茎长度应不少于30厘米。

  冷藏保鲜中的金乡蒜苔鲜翠欲滴。

  3、最好选用前期采收的蒜苔,并注意不要雨后或带露采收。。

  4、采后严禁放在阳光下暴晒和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尽力做到当天采收当天入库,最长不超过48小时。

  5、不能及时入库的蒜苔,应放置在阴凉处,并避免大量堆积,造成苔梢发黄。。

  6、已经开始萎蔫褪色、堆内发热或堆贮时淋雨、水泡过的蒜苔不能入库。

  7、挑选整理时一定要剔除伤病、苔苞膨大、褪色、软条及划苔的产品,并除去残留叶鞘,苔基部萎缩或断口不整呈斜面、鼠尾状的应进行修剪,苔梢打结的要解开。。

  8、上架预冷时应按贮藏架的设计量均匀整齐摊开摆放,不能超过30厘米厚。

  9、蒜苔的品温降至0℃后,蒜苔要进行防腐处理,可用蔬菜保鲜烟熏剂,每立方米3--5g,或蔬菜液体保鲜剂,稀释30倍液,每瓶可处理蒜苔4吨。。

  10、保鲜袋要进行检漏,发现有孔洞或破损要用透明胶布粘牢。

  11、蒜苔经保鲜防腐处理且品温降至0℃后,方可装袋。要按照包装设计容量装袋,如600mm×1100mm,装量30斤(15公斤)。700mm×1100mm,装量40斤(20公斤),装量误差不要超过5%。

  12、装袋要求在架上操作。待整个库房装完后统一扎口,扎口时袋口应留有一定空隙,保持苔梢膨松,硅窗袋要注意硅窗口朝上。

  13、气体指标硅窗袋一般控制在O2:3-5%,CO2:5-8%。普通袋为O2:1-2%,CO2:12-14%,前期掌握在CO2高限、O2低限指标,后期掌握在CO2低限、O2高限指标。

  开袋周期根据测气情况而定。。

  14、贮藏适宜温度为0℃±05℃,湿度为90-95%。

  15、库内应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一般一个半月进行一次,换气时应注意:一是不能与开袋放风时间同时进行。二是应在一天当中外界温度最低时进行。


好文探索:等一下!你知道“薹”怎么念吗?


  有些字,单独拿出来的时候,你极有可能不认识,但是跟其他字放在一起,你一定能准确念出它的读音。薹,不认识。蒜薹,我认识。

  如果蒜薹不认识的话,蒜苔总认识吧,这货长这样。

  蒜薹的家常吃法就一种,蒜薹炒肉。

  五花肉的油脂被高温逼了出来,青绿的蒜薹在油锅里打个滚,和大葱丝一起在炒锅里跳舞,蒜薹还没出锅,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股甜香。

  出锅前炒锅一颠,油脂均匀地包裹着蒜薹,乘出装在温润如玉的瓷盘里,还没动筷,口水已泛滥成河。

  但是我家几乎不做这道菜,为什么呢蒜薹肉质厚,不容易吃进味道,而小白又是口味比较重的人。

  直到前两天,我在微博上无意中看到一种豆角炒肉的做法,我恍然大悟。不是蒜薹吃不进味道,而是我用错了方法。

  于是我按照新的方法做了一次蒜薹炒肉,你猜结果怎么样直接光盘了。

  想知道怎么让蒜薹吃进味道吗就接着往下看吧。

  1蒜薹切小段,五花肉切薄片,大葱段切丝备用。

  2平底锅冷锅冷油,放入五花肉煸炒,待五花肉油脂逼出,肉片微微卷曲,放入豆瓣酱。

  3豆瓣酱炒出红油,加入蒜薹煸炒,待蒜薹五成熟之后,加入鸡精和白糖,然后继续翻炒。

  4待蒜薹九成熟之后,加入大葱段翻炒。

  5 加入适量盐调味,翻炒片刻,即可出锅。

  1豆瓣酱是蒜薹入味的秘密之一,炒香的豆瓣酱给蒜薹增加了底味,在煸炒的过程中,香味就会慢慢渗透到蒜薹之中。

  2少量的白糖可以吊出蒜薹本身的甜味,让蒜薹的甜香更突出。

  3出锅前放食盐是蒜薹入味的秘密之二,食盐裹在蒜薹的表面,再一次增加蒜薹的味道。

  4茄子、豆角等不容易吃进味道的蔬菜都可以采用此方法制作。

  我在东北念书的时候,一次都没有吃过蒜薹炒肉。所以,我一直以为蒜薹只有南方才有。但我记得有一次跟小白去超市买日用品,路过生鲜区,偶然间看见了蒜薹的身影。

  于是我想逗逗小白,故意问他:“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白从小在城市长大,叔叔阿姨很少让他跟着去菜市场,在家更是不会让他进厨房,所以他是那种会把蒜苗认成小葱的人。但小白又是很认真的男生,他看了半天还是认不出来,于是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我好奇地问他在干嘛,他很认真地回答我说:“这种蔬菜叫蒜薹,你看。百度这么写着的。


精选问答:


  1、蒜薹读音是什么?

  蒜薹读音是suàn tái。

  薹

  汉语文字

  薹,汉语二级字,读作薹(tái)。1、指薹菜,即油菜。又名“芸薹”。2、指薹草。又称“薹”、“弯嘴薹草”。3、蒜、韭菜、油菜等蔬菜花茎,嫩的可做蔬菜。此处可作“苔”,摘自《汉语大字典》第3409页。

  2、蒜薹的薹怎么写?

  薹 tái 部首 艹 笔画数 17 笔画 横、竖、竖、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折、点、横、竖、横、

  “薹”,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tái。“薹”的基本含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蒜、韭、油菜等长出的花莛。

  【唐韵】徒哀切【集韵】堂来切,音台。芸薹,菜名。

  又草名,夫须也。【韵会】通作台。【陆玑诗疏】台,莎草也。【谢朓诗】连隂盛农节,薹笠聚东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