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泽泻种植技术

2024-02-2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42 次
泽泻种植技术

  本篇经验汇总会给朋友们阐述一下“泽泻种植技术”的内容进行剖析,希望对农资人们有几许帮助,下面开始阅读吧!

  选土整地:育苗地选择粘性土,种植地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入土播种:将泽泻的种子浸泡,用草木灰搅匀,撒入土中。

  苗期管理:在田地四周搭棚遮荫。移栽定植:按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

  泽泻很特别。它的苗圃和种植地点是分开的。

  育苗地宜选择向阳、粘性好的土壤。每亩施肥300斤。

  种植地点只需选择靠近水源、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即可。每亩需施农家肥4000斤。

  泽泻通常在6月至7月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然后捞出放入草木灰中搅拌,最后撒在备好的土壤中,用耙子将种子压入土中,等待发芽。

  泽泻出苗后,需在田间四周搭棚遮荫,避免植株受阳光直射。同时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温度。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即可撤去遮荫棚。

  泽泻苗期1个月左右,7-8月可移栽。

  此时植株生长高度在10厘米左右。同时,阴天移栽最好,可以有效提高成活率。

  一般行距为25厘米。cm,株距20cm,亩可栽9000株。


好文探索:泽泻种植技术


  育苗地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稍带粘性,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早稻田。于播种前3天,排除过多的田水,每亩施腐熟堆肥或人粪水200-300公斤,然后进行深犁细耙,把肥料翻入土中。

  也可再施磷肥25公斤,最后把泥土耙烂耙平,做成宽100-120厘米,高10-13厘米的苗床。苗床一般要呈瓦背形,以利排灌水。

  苗床的朝向以东西向为好。有些产区还有在苗床畦面薄施一层草木灰,以防止畦面泥土板结龟裂。

  移栽地宜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前茬以早稻或莲子等作物收获后的水田。选好的大田,要施足基肥,最好以农家肥为主,每亩腐熟的畜粪或土杂肥3000-4000公斤,磷肥30-50公斤,然后进行深耕、细耙、整平。

  泽泻用种子繁殖,先育苗后移栽。

  育苗和移栽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如福建省建瓯,于小暑前后育苗,白露前后移栽。

  四川省温江和乐山地区于夏至-小暑育苗,立秋-处暑移栽。广东除文县于白露后育苗霜降后移栽。

  1、育苗选种、浸种:选用以呈黄褐色的中等成熟度的种子为好。

  老熟的、陈年的(黑褐色、种仁变黑)和太嫩的(绿褐色)种子均不宜作种。

  泽泻种子外皮含有果胶、纤维素等,水分不易浸入,同时又比水轻,所以,为促进种子的发芽,播种前应将选好的种子用纱布袋装好,放在流动的清水中浸泡24-48小时。

  取出后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

  播种:播种前把上述种子与10-20倍的细砂或筛过的草木灰混合拌匀,选晴天下午,把种子均匀地撒到事先做好的苗床上,并用竹扫帚等物轻轻地拍打苗床的畦面,使种子与泥土紧密结合,以种子入土为限,以防止播下的种子被大雨或灌水时冲走。

  每亩用种量250-270克,一般1亩苗可移栽10-20亩,此法习称旱播。也可以采用水播,即将浸泡过的种子,用40倍的细土粉混拌匀,再用喷雾器**,边喷边搅拌,使种子与细土粘结,以种子间不相互粘连为限。

  然后把拌好的种子撒到刚做好的有3-4厘米水深的苗地里,使泥尘下沉后,把种子覆盖于泥表中。

  2、移栽苗龄在35-50天左右,苗高10-13厘米,有5-8片真叶的矮、壮秧苗即可拔起移栽。

  泽泻秧苗拔起后,应去掉脚叶和黄叶,并去除弱、残、病苗,集一定数量(50-100株)捆成小把后送大田备用。江西等产区药农在移栽前,常用油菜籽饼粉、草木灰等物沾秧后移栽,以促使秧苗早返青,生长快。

  移栽时,宜选阴天或下午天气较阴凉时进行。秧苗移栽要做到浅**直,一般以入土1.5厘米即可。

  移栽的行株距,视各地的气候及土壤肥力而定。建泽泻一般以30×40厘米,川泽泻一般以30×30厘米或26×33厘米较宜,每穴一苗。

  并可在田边地角密植几行预备苗,以作日后补苗用。建泽泻每亩约移栽5000-8000株。川泽泻每亩约移栽8000-株左右。

  1、苗期管理泽泻播种育苗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在播种后,要在苗床上搭棚遮阴护苗或插枝条等物。棚的宽度与苗床畦面相同,高度在100厘米以上,以利田间管理。

  荫蔽度一般以70%为宜。当苗高10厘米,即可逐步拆除阴棚。

  也可采用常流水法护苗,水深保持在3-4厘米左右,5天后改为正常的排灌管理。

  泽泻幼苗期,既怕干,又要干,既怕淹,又要淹, 排灌水要认真及时,这是育苗成功的关健。

  泽泻播种后,待畦面出现干裂时,即可灌水,水淹过畦面后,即将水排干。出苗前,若畦面板结,可在傍晚灌水淹没畦面,次日早晨把水排干。

  从播种后的第3天起,可在每天的早晨,傍晚各灌水一次,水深1.5-3厘米,浸1-2小时再排干。畦沟内要始终有水,以滋润畦面。

  出苗后,灌水可淹没畦面,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水的深度应逐步加深,但均以不得淹没苗尖为原则。

  育苗期间,常遇大雨暴雨,下雨前要把苗田的水灌满,以防大雨把播下的种子打散或把幼苗打折。

  当泽泻的幼苗长到3-4厘米时,要进行匀苗,拔除密集的细弱苗,保留健壮苗,苗间距离2-3厘米,过稀或无苗处,可拔密补植。

  匀苗时,见有杂草要随手拔除。

  播种15天左右,即可进行追肥。

  追肥一般用淡人畜粪水,每亩用1000公斤,也可用硫酸铵4-5公斤兑水1000公斤浇拨于苗床上。施肥前应将苗地的水排掉,施肥后1-2天再灌水。

  以后每隔5天可再施一次肥。施肥量可适当增加,直到移栽前3天停止施肥。

  泽泻的育苗期多在35-50天之间。

  2、大田管理补苗:泽泻移栽后的1-2天内,要仔细检查田里的苗情,发现有未栽好或被风吹倒或缺株的,应立即扶正和补齐,以保证全苗。

  同时在日后的除草、施肥时,发现有病或发育不良的弱苗时,应及时拔除,并用预栽在田边地角的预备苗补上。

  排灌:移栽后,田间要保持浅水灌溉,前期田水一般保持水深3厘米左右,后期则以3-5厘米为宜。

  采收前的1个月内,可视泽泻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排水、晒田,以利球茎生长和采收。

  施肥:泽泻耐肥,且生长期较短,及早追肥是获高产的关键。

  在移栽后的10-15天,开始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用磷或氮肥(**素)5公斤与土杂肥混合穴施。

  也可用**素7-8公斤直按点施于近处。也可用人畜粪**500-700公斤渗水浇泼田间。

  在施肥前应把田水放掉或保持浅水,施肥后再灌水3.5厘米。也可施肥后1-2天内不灌水。

  以后每隔15天左右再施1次肥。第2次施肥每亩用人粪**1000-1500公斤浇泼田间,或用**素15公斤,草木灰50公斤进行点施,也可施用硫酸铵20-30公斤。

  第3次于生长旺期,重施肥,每亩用**素25公斤,同时,适时排干田水,晒田7-8天左右,以促进球茎的生长发育。

  除草:结合施肥,随时拔除杂草,集中后踩入田里。

  打苔:泽泻生长进入中期以后,常有部分植株抽苔开花,应及时摘除,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球茎的膨大。

  1、病虫害泽泻白斑病:俗称"炭枯病"。

  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引起,危害叶。一般多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

  苗期先发生,移栽后,于8月病情发展,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病情严重,至11月停止。防止方法:选育高产抗病良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播种前用40%的**80倍液浸种5分钟,洗净晾干待播。发病初期喷50%代森铵500-60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也可用2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0-6000倍液喷洒,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再用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2、虫害银纹夜蛾:幼虫咬食泽泻叶片、一般幼虫于7-8月在泽泻秧田危害,9月上旬起在本田危害。

  防治方法:利用幼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也可用8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或杀虫脒1000-1500倍液喷洒或用溴氢菊脂肪防治。


精选问答:


  1、慈菇可以在旱地上种植吗?

  慈菇不可以在旱地上种植。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单子叶植物,泽泻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根须,生于浅水沟、溪边或水田中。

  2、湿地种植什么农作物好?

  湿地植物生长都比较茂盛、高大,而且开花特别美,像水生美人蕉,它的叶片大,阔椭圆形,花朵**,开花量很大,鲜艳美观,观赏期很长,可以种植在池塘里观赏。

  3、湿地适合种的植物

  花叶芦竹、花叶香蒲、再力花、水生美人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湿地植物,它们都是非常好的观赏植物,不仅生长旺盛,还能开出很美艳的花朵,观叶观花效果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