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乌梅的相关选方和药材鉴定方法-中药材鉴定图典

2024-02-1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07 次
乌梅的相关选方和药材鉴定方法-中药材鉴定图典

  这篇农资总结会给广大网友阐述一下“乌梅的相关选方和药材鉴定方法-中药材鉴定图典”的内容进行讲解,期望对网友们有一些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下面我带来了乌梅的相关选方和药材鉴定方法,欢迎阅读。

  ①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xx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纲目》)。

  ②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

  ③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捣末,蜡如棋子大,蜜一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

  一服二丸,日三。(《补缺肘后方》,即《圣惠方》乌梅丸)。

  ④治痢兼渴:麦门冬三两(去心),乌梅二大枚。

  上二味,以水一大升煮取强半,绞去滓,待冷,细细咽之,即定,仍含之。(孟诜(必效方》)。

  ⑤治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⑥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⑦治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

  ⑧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妇人良方》)。

  ⑨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

  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⑩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个,辣五合。

  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梅师集验方》)。

  ⑾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⑿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

  ⒀治伤寒下部生匿疮:乌梅肉二两,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十丸。

  ⒁治劳疟劣弱者: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桃、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

  ⒂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⒃治咽喉肿痛:乌梅一两,双花二两,雄黄四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一次一丸,含化徐徐咽下,日三次。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⒄治化脓性指头炎:乌梅肉加适量的食醋研烂,或用乌梅二份,凡士林一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一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⒅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核果类球形或扁球形,直径2-3cm。

  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于扩大镜下可见毛茸,基部有圆形果梗痕。果肉柔软或略硬,果核坚硬,椭圆形,棕**,表面有凹点,内含卵圆形、淡**种子1粒。

  具焦酸气,味极酸而涩。以个大、肉厚、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①非腺毛大多为单细胞,少数2-5细胞,平直或弯曲作镰九状,浅黄棕色,长32-400(-720)μm,直径16-49μm,壁厚,非木化或微木化,表面有时可见螺纹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或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

  ②中果皮薄壁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钙簇晶,直径26-35μm。

  ③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散列于薄壁组织中,长梭形,直径6-29μm,壁厚3-9μm,非木化或微木化。

  ④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胞腔含黑棕色物,有时可见毛茸脱落后的疤痕。

  ⑤石细胞少见,长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20-36um,胞腔含红棕色物。

  薄层色谱:取该品粗粉01g,加蒸馏水5ml,沸水浴中渚20min,滤过。

  滤液于水浴上蒸干,以乙醇1ml溶解供点样。柠檬酸和苹果酸醇溶液为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4:2:2)上层液展开,用01%溴甲酚绿醇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本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