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蕙兰八大品种 最经典的蕙兰品种

2024-02-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29 次
蕙兰八大品种 最经典的蕙兰品种

  本篇知识会给大家分析“蕙兰八大品种”的内容进行详细,期望对你们有些许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蕙兰(学名:Cymbidium)是兰科兰属的地面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坚固直立,呈带状,边缘有粗锯齿。

  花朵形状独特,颜色多为浅**,唇部有紫色斑点。蕙兰品种丰富多样,那么蕙兰有哪些八大品种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漏梅是蕙兰八大品种之一。它的叶子柔软,容易半**或**。

  叶子的宽度为0.8厘米,叶子的长度在55至60厘米之间。

  翠萼三瓣短而圆,边缘紧凑,观赏价值较高,植株喜散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种是1909年在浙江富阳山选育的。

  吉品包括仙鹤吉品等品种。

  它的形状是一根灯芯杆,花朵大多**在一根杆上。开花时给人一种大气、高雅的感觉,吉品全株翠绿。

  四清花梅也是蕙兰八大品种之一,是**元年在杭州九峰阁选育的,四清花梅的花瓣为青壳梅花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江南新机品与机品有很大区别。

  其根系较发达,基部比根尖稍粗,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形状呈椭圆形。

  端梅是1898年在富阳双溪山发现的蕙兰品种,花瓣边缘翠绿,形状紧凑,显得俏皮可爱。

  翠梅的叶子呈绿色半垂状,老叶呈拱形,亭部呈淡绿色,小花的花梗呈粉紫色,植株的花瓣边缘有小峰,质地蜡状且厚实。

  八个蕙兰品种中,还有容梅,是清朝宣统元年(1912年)无锡荣文清选**的。


好文探索:国兰赏析之蕙兰老八种


  清末,兰界排出了“蕙兰老八种”。

  分别为:程梅、关顶、大一品、荡字、老染字、老上海梅、潘绿、元字。

  程梅:赤蕙梅瓣,清乾隆时,由江苏常熟程姓医师选育,为赤蕙梅之首。

  程梅的叶姿半垂,新苗斜立有力,叶幅宽阔,植株雄伟。叶缘微向内裏呈浅“V"字形,叶缘锯齿粗,叶脉明亮细润。

  叶质厚糯,有光泽,叶色深绿。花苞为赤麻壳,有红筋,花苞圆整壮大。

  花蕾为蜈蚣箝头形。花梗粗,俗称木梗,花梗高出叶架,小花柄紫红色,花梗绿底有红云。

  着花通常7-9朵,外三瓣圆整紧边,花瓣质厚,花色赤转绿,瓣根有粉红云,俏丽异常,副瓣平肩,捧瓣分头合背为半硬蚕蛾捧,尖如意仰舌。绿苔舌上有紫红点,程梅气势雄伟,蕙兰中梅瓣代表,当推程梅。

  关顶:赤蕙梅瓣、清中叶出苏州浒关万和酒肆。

  关顶”的叶姿半垂,叶脉浅,叶质厚,叶尖钝,叶缘锯齿明显,叶色浅有光泽,新芽绿色缀浅红丝,脚壳低。

  花葶绿底铺紫红晕,高出叶架,着花7-9朵,关顶”的花品外三瓣短圆,紧边,收根细、主瓣高挺,花色绿中见赤红,青豆壳捧心,大圆舌绿苔舌,上缀紫红点块副瓣平肩。花苞赤壳,俗称关老爷,蕙花梅门精品。

  大一品:绿蕙荷形水仙瓣,清嘉庆初年,产于浙江富阳山中,由嘉善人胡少梅选出。

  大一品叶姿半垂,风韵绰约,叶色翠绿,新叶富有光泽,叶面平展,叶缘锯齿清晰,花梗细圆,俗称做灯草梗。

  高大出架,着花9-12朵,其茎挺直,白绿如玉,蕊如螺旋,自下而上开,如宝塔一般,盛放叶上。花苞翠绿,水晕极佳,头型整足,苞壳紧实,如同牛角尖形从植料中探出。

  ”花形硕大,可达7-8Cm,五瓣分窠,外三瓣收根细,放角,呈荷形,略显圆头,紧边,两萼瓣根部位略向后张,瓣端部位再向前拱抱,非常有气势,主瓣斜挺逐渐上盖,花色绿中见鹅黄,质地糯润纯净,飞肩或平肩开,光洁圆润的软蚕鹅棒心,捧心内有两条短红线,大如意舌略显下挂,舌面绿苔缀浅品字红点。是绿蕙中荷形水仙之冠。

  列为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荡字::绿蕙小荷形水仙。

  清道光年间。由苏州至荡口的花船上选出。

  荡字叶姿半垂,属中细叶形,叶长40Cm左右,叶宽0.8Cm,叶沟呈U形,新叶有光泽,叶质厚、叶尖尖锐,叶姿优美潇洒,非常秀丽。花梗浅绿色,细圆,高拔出架,着花7-9朵,外三瓣竹瓣荷形,紧边,副瓣平肩,蚕蛾捧,五瓣分窠。

  如意舌舌面布满红点,花色翠綠,久开不变型,属花型较小的荷花水仙。

  老上海梅:绿蕙梅瓣,清嘉庆元年由李良宾选育。

  老上海中细叶形,叶姿半垂,叶脉深,叶缘内卷呈U型,叶尖尖锐,叶质厚,有光泽。花苞为翠绿色,花梗高出叶架,梗簪一色翠绿,着花6-8朵,外三瓣长脚圆头,端部紧边拱抱,主瓣呈上遮状,花色淡绿,半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舌短,看舌时从左右两边着,便可看到舌与捧靠贴处两面各有一个穿腮孔,是老上海梅的品种特征。

  舌上红斑鲜艳,中等花,花型、花守、骨力均佳。

  老染字:赤蕙梅瓣,清道光年间,由浙江嘉善阮姓染坊选出,又名老阮字。

  老染字叶色翠绿有光泽,叶缘锯齿明显,叶质厚糯,花梗绿色、细长,小花柄淡紫红色,能开出7-12朵花。外三瓣短而厚,软兜,平肩,端尖紧边,主瓣上挺,观音捧,捧瓣分窠,如意舌,久开不变形,花品紧凑有神,小花形,骨力甚好,一直受爱兰人喜爱。

  潘绿:绿蕙梅瓣清朝乾隆年间,由宜兴潘姓选出,又叫宣兴梅。

  潘绿花梗高出叶架,能开出花6-9朵。

  小花柄翠绿,较长,外三瓣长脚头圆、瓣端有尖锋,有时开连肩合背、有时呈分头合背,三辮微皱。瓣端中央有缺口。小如意舌、紧缩棒下。

  副瓣平肩、硬兜捧心、分头合背,花色淡绿。惰花性,花期晚。

  元字:赤壳水仙瓣,清朝道光年间出苏州浒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