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膨果期用什么肥好
此篇汇总会给广大网友刨释“茄子膨果期用什么肥好”的内容进行周详阐述,但愿对各位农友们有一些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茄子膨胀期间,每亩可追施1000-1500公斤腐熟农家肥和20-30公斤高氮高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钾也可喷洒在叶片表面300倍,间隔10多天一次,明显有助于促进果实的膨胀和成熟。
好文探索:茄子膨果增产怎么施肥效果好?茄子快速膨果管理技术
茄子膨果期是果实膨大增产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和管理,是茄子实现增收的重要基础。茄子膨果期怎么管理好茄子喷什么药膨果效果好一起来看一下。
1、浇水,茄子膨果期不能缺水,浇水灌溉以相对湿润度在60%为宜,浇水频率建议小水浇灌,间隔十天浇水一次较好。
2、施肥,膨果期需要的养分较为充足,建议根部施肥和叶面喷施肥同步的形式进行,以有机肥搭配磷酸二氢钾、花得果亚磷酸钾和金泰靓的方式辅助膨果增产和着色。
3、剪枝,剪枝建议在坐果初期进行,剪枝疏果,让有效的养分**健康程度较高的果实,促果提质助增产。同时适当摘叶还可以减少落花落果率。
茄子膨果期的快速有序进行,需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内源转运机制的有序运作,这些营养输送在肥料方面的需求集中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硼钙镁锌方面,其中钙肥在提高果皮韧性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精选问答:
1、红巴拉多膨果的最佳配方?
该膨果配方就是芸吡脲,是由氯吡脲+芸薹素内酯按一定比例混配而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该配方既能促进果实快速膨大,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果实器官的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从而起到膨大果实的作用。
氯吡脲是一种具有促进细胞**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活性比细胞**素高100倍,在浓度极低的条件下,就能加速细胞有丝**、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快速膨大果实,防止果实和花的脱落的具有显著作用,是目前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芸苔素内酯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很低的浓度下,就能显著地增加植物的营养体生长和促进受精作用。同样具有促进细胞**,促进果实膨大,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商品性。
该配方主要优点
(1)提高坐果率:该配方能促进果实的细胞的快速**,抑制脱落酸的合成,使大量养分向果实运输,防止落花落果,使用后基本上保花保果率可达100%。
(2)促进果实膨大:该配方使用后,能加速果实内的细胞**,促进果实快速膨大,据试验,果实膨大率提高60~100%。
(3)提高果实品质:该药剂使用后,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合成更多的营养物质,加速营养物质向果实输送,使果实内的糖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果实的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商品性更好。
(4)安全性好:由于加入了芸薹素内酯,用该配方处理果实,安全性大大提高,有效避免了裂果、空心果、畸形果、叶片畸形等现象的发生。
(5)适用更广泛:该配方可广泛用于小麦、水稻、番茄、辣椒、茄子、花生、大豆、黄瓜、西瓜、甜瓜、苹果、梨、芒果、荔枝、龙眼、猕猴桃、樱桃、核桃、葡萄等100多种作物。
适用作物
该配方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瓜、甜瓜、茶叶、苹果、山楂、梨、芒果、荔枝、龙眼、猕猴桃、葡萄、核桃、食用菌等多种作物。
使用方法
(1)西瓜、甜瓜使用:在雌花开放当天或前1-2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30-4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稀释药液均匀涂抹瓜柄一圈,可快速促进幼瓜的膨大生长。
(2)黄瓜使用:于黄瓜雌花开放的当天或前一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60-1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稀释药液用药液均匀浸瓜胎一次,用药后坐瓜率达98%--100%,且幼瓜生长快速、瓜大、质优、提早上市。
(3)葡萄使用:在葡萄谢花后15天左右,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1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3000~5000倍液稀释药液浸葡萄果穗,药液要浸没整个果穗。可促进形成无籽果实,防止果粒脱落,粗及果粒快速膨大。增产80%以上。
(4)猕猴桃使用:在谢花后20-25天,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2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3000~5000倍液稀释药液浸幼果,可膨果30-100%,含糖量增加1.4-2.7%,Vc含量增加16.4-24.6%,单果增重50%。可使果实膨大,单果增重,而不影响果实品质。用0.1%氯吡脲可溶液剂50-200倍液浸葡萄果穗,稀释后的药液浸幼果一次。
(5)小麦使用:在小麦的扬花期﹑灌浆期各叶面喷施一次,用浓度为3~5毫升/升+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2500~3000倍液喷施,一般可增产10%左右。
其它作物的使用方法,可参考以上使用方法
2、茄子高产窍门?
一、选地、施肥
茄子不耐涝,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势栽培。粘壤土通透性差,若遇雨水多的年份,易沤根死秧,应该挖好排灌沟,平整土地,防止积水雨涝。另外,宜采用小高厢栽培,厢高20-45厘米,厢面宽100-120厘米,厢沟宽20-30厘米。茄子为深根性喜肥耐肥蔬菜,宜深耕重施基肥,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一铵40公斤,硫酸钾30公斤,均匀撒施,深翻平整;若肥源充足,每亩可撒施公斤以上的有机肥,并均匀撒施过磷酸钙50公斤;若土壤有机质充足,也可以全部采用化学肥料,亩施大颗粒**素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
二、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抗病、果实品质、形状、果色符合消费习惯的品种。目前主要以长茄和长卵茄为主,如布利塔、**长茄、星光001等。
三、播种
用种量150~225g/hm2。苗床施药土可用15kg细砂加70%五氯硝基苯和50%福美双各5g混匀作药土,苗床用药土15kg/m2,60%~70%药土作苗床垫土,以预防苗期猝倒病,余下的作盖土。播前将苗床土浇透底水,均匀撒播种子,播后覆细土1.0~1.5cm,随即盖好地膜保湿增温。
四、加强苗期管理
苗期进行2-3次间苗,除去过密过弱苗。育苗期正值雨季,湿度大,特别要注意防止猝倒病、立枯病,可少浇水,病害发生后立即拔除病苗,撒适量草木灰控制蔓延。 避免沤根和秧苗徒长。视秧苗生长情况追施充分腐熟的清淡人粪**1-2次,苗龄35-40天,选晴天傍晚或阴天定值。
五、整厢、施肥、定植
茄子怕涝,忌洼地,也不宜密植,互相遮档下通风不良,易发病,品质差,产量低。以深沟窄厢种植为好,厢宽83厘米,厢高18-25厘米,沟宽40厘米,种植2行。行株距50厘米×43厘米,2100株/亩为宜。茄子采收期长,需要养分多,加之根系再生能力较弱,应注意深耕重施基肥,穴施或沟施腐熟有机肥2500-3500公斤/亩,复合肥50公斤/亩或过磷酸钙40公斤/亩,草木灰50公斤/亩,禁用城市垃圾肥料。
六、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猪粪渣75t/hm2,饼肥1500kg/hm2,磷、钾肥各 1500kg/hm2作基肥。轻施苗肥,在定植后至开花前应追2次肥,浓度不要太高,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释5~10倍的猪粪水或进口氮磷钾复合肥,不用氮肥催苗。稳施花肥,自第1朵花开放到第1批果迅速膨大这段时间为茄子的大量开花期,也是杂交制种的人工去雄授粉期,为防止植株落花落果,在不是严重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用追肥。重施果肥,当根茄(或称门茄)长至商品成熟度时,每株茄棵上基本上都挂了2~3层果,这时果实膨大需要大量养分**,要大追肥,重追肥,一般每隔7~10d追1次肥,以稀猪粪水和复合肥为好,果实转黄即可停止施肥。
保证植株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提高种子发芽力的关键,特别是生长后期,因处在高温干旱季节,更应注意灌水。茄子在开花坐果期即可浇水,一般全生育期浇6~8次水,茄子的单叶面积大,水分蒸腾较多,一般保持80%土壤相对湿度,当土中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引起落花,所结的果实果皮粗糙品质差。当雨水过多时还要注意排水。从结果时即可开始浸灌,但应坚持“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一浅”是灌水不能超过畦高的 2/3~3/4;“二急”是急灌急排;“三凉”是水凉、土凉、天凉。 在晚上灌水效果较好。灌水后应及时追肥、中耕除草,其操作同常规栽培。结合浇水,施稀薄的粪肥或化肥;果实结果以后可追浇浓的粪肥或化肥,以氮肥为主,人工追施300~375kg/hm2**素以供果实不断生长的需要;果实最旺时期,也是需肥最多时期。
2、摘叶。植株封行后,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蔓延。
3、中耕培土。中耕早期宜深,后期要浅。株高4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培土,以防倒伏。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种类
一是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植株受害,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杆。
二是枯萎病。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在1~2层分枝上,有时同一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此病易与黄萎病混淆,需检测病原加以区分。
三是疫病。病部凹陷、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粉状霉层。茎基部、茎杆、枝条发病,病部紫褐色,皮层软化,稍缢缩。重时造成整株或病部以上死亡而整株或整枝折断。
四是根腐病。该病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
五是青枯病。茄子被害初期,个别枝条的叶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后逐渐扩展到整株枝条上。初呈淡绿色,变褐焦枯,病叶脱落或残留在枝条上。用手挤压病茎的横切面,有乳白色的粘液(菌脓)渗出。
2、防治技术
(1)土壤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闲的季节,进行长时间的土壤浸泡,能显著地消灭土壤中有害杂菌与病虫。也可采用夏季高温闷棚。温室大棚在高温季节晴天的上午,土壤翻耕浇水后,密闭棚膜,使棚内温度高达70℃以上,以杀死棚内和土壤中部分病菌和虫卵。闷棚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d,1个月更好。湿热杀菌可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线虫、有害真菌和细菌,解决重茬死苗的难题。
(2)药剂防治。生长期进行喷雾和灌根。灌根方式除采用淋施外,还可将喷雾器的喷头取下,直接用喷雾杆施药灌根。在生长期防治根腐病可选用药剂为恶霉灵、立枯净、DT等药剂;防治枯萎病、黄萎病可选用药剂为增效多菌灵、DT、络氨酮水剂等;防治疫病可选用药剂为甲霜酮、百菌清等;防治青枯病的药剂为世高、氯溴异氰**酸、DT等。
八、适时采摘
秋茄一般开花后23-25天采摘,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果肉粗糙,影响后期产量。采收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