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播种多深为好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全国农友们分解一下“玉米种子播种多深为好”的内容进行详细,期待对广大农友有点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502BadGateway。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apaddingtodisableMSIEandChromefriendlyerrorpage-->。
精选问答:
1、玉米种植密度多少为好呢?
玉米种植,所谓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现阶段是不现实的。小编不提倡当前极端的追求高密度种植, 也不倡导极端的“稀植”。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在3000~3500株/亩,中大穗型品种3700株左右/亩,紧凑型品种一般4000株左右/亩为适宜。
01耕地管理条件,支持密植吗?
原农业部2023年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08%,而且70%以上是中低产田。同时,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别是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40%以上的耕地退化严重。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岗曾表示:“在当前生产水平下,土壤有机质每提升1个单位有机质,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可每亩增产94~132斤,稳产性提高5%~8%。有机质提升对全国作物增产的贡献率将近10%。”
中国农科院李少昆博士指出:高产玉米要求耕地活土层应该在30厘米以上,适合玉米生长的最低耕层深度应该在22厘米以上。 我国玉米田土壤深耕和深松仅仅为16.5厘米,大部分耕地20多年来没有进行过深松整地,现在的土壤板结严重,土壤耕层浅化长期制约着土壤的肥水**能力,已经严重阻碍了玉米产量潜力的正常发挥,抗旱、耐涝、抗倒伏能力均减弱,导致减产20%~30%。
耕地质量问题,还有盐碱化、沙化、工业污染、缺钾、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这怎么能给高密度以基础支持呢?
另外,按照惯例,玉米在高肥水条件下才可以高密度。国内的一些高产攻关田典型案例基本上都是高密度、高肥水。以山东省夏玉米种植为例,亩产1400~1600斤,需要施纯氮36~44斤、纯磷6~16斤、纯钾12~20斤。要达到这一目标产量,平均亩用纯氮约34斤、纯磷6斤、纯钾13斤。以此对照,你的施肥合理吗?
02玉米不倒伏,你有多大把握?
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也导致了“三高”:株高升高、穗位高升高、秃尖率升高,而且茎秆细、弱、韧性差,同时病害、虫害都相对严重发生。
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世煌曾做过土壤肥力与密植育种的试验,选当前种植面积非常大的几个玉米品种为对象,得出 ,958每亩种植密度不能超过4500株,335每亩种植密度不能超过4000株,这样类型的品种过于密植,容易倒伏。
在玉米栽培中,过于密植的缩小株距会降低单株上部干物质、根系干物质,由此诱发倒伏隐患。冀中南以及黄淮流域的市场上主推夏玉米品种,种植形式最好采取“缩小行距、扩大株距”的方式,“958类”小穗型品种改为50×33厘米(或者55×30厘米),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且高产稳产。也可采取大小垄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根据具体的留苗密度确定。
不同品种均有各自的适宜密度,稀植大穗型品种一般在3000~3500株/亩,中大穗型品种3700株左右/亩,紧凑型品种一般4000株左右/亩为适宜。
03病虫害重、空棵缺粒,如何应对?
玉米种植密度增加,除了倒伏风险加大之外,病害发生严重,空棵和**现象也增多。
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弊端,一是根部吸收养分变差,导致一部分植株生长瘦弱;二是叶片相互遮盖,花粉不易落在雌穗上,造成无**常受精结实,不仅造成**较重,而且容易导致雌穗缺粒或者多穗现象。
密度过大之后,玉米各种叶斑病、纹枯病、茎基腐病(青枯病)均会加重,以及各种大量元素缺乏症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涌现,都可致使玉米生长不良,造成“空棵”或各种雌穗发育不良现象。
当前市场推广的中大穗型红轴品种,春播玉米一般每亩3300~3800株(不超过4000株),夏播玉米一般每亩3700~4000株(不超过4500株为好)较为适宜。
04密度提高后的真实情况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曾联合省级农科院就6个春播玉米品种进行大田种植试验,结果证实,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出现了“三升”“七降”:株高、穗位高、秃尖度3个方面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重7个方面都随着密度提高而降低,而且,茎秆细弱,抗倒性差,发病较重。数据表明,高肥水条件下,春玉米亩密度在3000~4000株,亩产1860~2067斤是增产幅度最大的,也是玉米倒伏和病害风险最小的。
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曾进行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报告表明,夏播试验两个品种,亩施肥投入约180元,两个品种的亩密度与产量关系如下:
958亩密度4500株,亩产1225斤,亩密度5500株,亩产1065斤;335亩密度4000株,亩产1170斤,亩密度5000株,亩产858斤。
2、如何计算出玉米的种植株距?
单粒播种精品种子精量播种株距(米)=667(平方米)÷平均行距(米,一般为0.57米)÷亩留苗数×种子发芽率(一般大于92%);1米=3尺=30寸。按尺算是一样的,1亩=667平方米=6000平方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