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番茄叶霉病用哪个药效果好啊?

2024-01-2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02 次
番茄叶霉病用哪个药效果好啊?

  本篇经验会给农资从业者们阐述一下“番茄叶霉病用哪个药效果好啊?”的内容进行说明,但愿对农资人们有一些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叶霉病,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扩展,叶片正面先出现不规则的浅**褪绿斑,叶背面病斑初期长出白色霉层,继而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霉层,后期叶片正面也可长出黑霉。

  气温22度,湿度大于90%利于叶霉病的发生。

  高温高湿是叶霉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当温度在33度以上有抑制病菌的作用,可以考虑适当时高温烤棚。

  药剂选择个人推荐用多抗霉素或者啶菌恶唑或者啶酰菌胺或者腐霉利或者嘧霉环胺或者嘧菌酯加戊唑醇,或者笨甲嘧菌酯或者露娜森或者春雷霉素等喷雾要均匀,水量要充足,最好加上叶面肥,可以恢复受损的叶面。

  番茄叶斑病与叶霉病的区别与防治和。

  1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

  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

  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

  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2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中黄枝孢霉(CladosporiumfulvumCooke)侵染所致。

  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人。病害发生主要与温湿度有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其中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

  在22℃的温度条件下,只要叶面持续4h有水膜,即可诱发病害。若棚内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大于90%,3天内叶霉病可以从无到有,并且严重发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内可致毁棚、绝产。

  弱光照利于叶霉病的发生。3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品种中高抗叶霉病的有佳粉15、佳粉16、佳粉17、中杂7号、沈粉3号、佳红15等,可因地制宜,选用种植。32播前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30min,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

  处理完后,最好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表附着的病原体,再阴干播种。33合理安排棚内作物轮作大棚栽培番茄,最好统一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茄科蔬菜进行三年轮作,可有效排除土壤中残存的菌源。

  34温室消毒在难于轮作换茬的棚内,栽苗前按每37m3空间用025kg硫磺粉和050kg锯末混合,分装几处点燃,密闭熏闷24h杀菌,一天以后再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m2用025kg的剂量熏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土表消毒。35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除湿,连阴雨天和发病后控制灌水。

  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

  初见病叶时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36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密闭大棚升温至30~33℃,并保持2h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37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最好采用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法用药,亦可采用喷雾方法施药。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应在傍晚时喷洒粉尘剂或施放烟雾剂。

  预防用药:方案一:奥力克霜贝尔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方案二:奥力克霜贝尔3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发病前期:方案一:奥力克霜贝尔50ml+细截5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方案二:奥力克霜贝尔50ml+霉止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方案三:奥力克霜贝尔50ml+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注:对于疫病的防治,同时使用青枯立克灌根,效果更佳,具体使用详见《青枯立克》说明书。

  发病中后期:奥力克霜贝尔50ml+58%甲霜灵·锰锌25g或氟菌·霜霉威10—15g,兑水15公斤,3天用药1次。奥力克霜贝尔50ml+80%烯酰吗啉10g,25%烯肟菌脂5ml,3天用药1次。

  奥力克霜贝尔50ml+氰·霜唑25g或霜霉威·盐酸盐20g,3天用药1次。

  小番茄有叶霉病,会有什么影响。

  番茄灰叶斑病只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暗色圆形或不正圆形小斑点,后沿叶脉向四周扩大,呈不规则形,中部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

  病斑稍凹陷,多较小,直径2~4毫米,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或脱落。番茄灰叶斑病可用侯导师8号杀菌剂防治。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

  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叶片卷曲,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易脱落。

  果实发病,果蒂附近番茄叶霉病也可用侯导师8号杀菌剂防治。

  小番茄有叶霉病,会有什么影响。

  小番茄吃起来酸酸的,如果小番茄有叶霉病,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叶霉病是番茄的一种常见病害。在光线弱、通风不良和阴天湿度过大的环境中,叶霉病尤其严重。

  在生产中,一些农民经常报告难以控制叶霉病。控制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控制方法不当,西红柿叶霉病这是一种常见病。

  叶霉菌主要侵染番茄叶片。在严重的情况下,叶片通常会枯萎和收缩。

  第二番茄叶霉病的发病机理:叶霉病通常从植株下部叶向上传播。虽然它不会直接感染果实,但会降低叶片功能,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果实受感染,在果蒂附近形成黑点,变硬,稍凹,不能食用。嫩茎和果柄上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症状相似,该病严重影响叶片的生理功能,可导致番茄产量显著下降。

  第三番茄叶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它可以在田间中相互感染,导致叶片光合作用下降,影响光合产物的形成,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甚至茎、花和果实。

  叶被侵染,叶表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斑点,当条件适宜时,病叶前部也会生长霉菌层。当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整片叶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且干燥。

  第四症状主要损害叶子,严重时损害茎、果实和花。当叶片**死时,叶片背面有不规则或椭圆形、浅**或浅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菌层,然后变成灰棕色或深棕色天鹅绒霉菌层。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叶干燥、卷曲并死亡。患病植株的下部叶片发育并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

  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整株植物的叶子卷曲。在果实表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斑块和硬化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