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一篇农资文章内容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享一下“雏菊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内容进行阐述,期待对农资人们有几分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土壤:种植雏菊时,用腐叶土、河沙、园土配制基土,并在其中添加腐熟的有机肥。2、种植:将雏菊种子撒在土表上,覆盖一层蛭石,然后浇水润湿土壤。
3、注意事项:南方栽植雏菊应在秋季8-9月进行,北方则可在春秋两季栽植。
种植雏菊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我们可以使用腐殖质土、河沙和花园土的混合物。我们还需要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
肥力,注意土壤使用前需消毒。
种植雏菊一般采用播种法。
它的种子比较小,所以一般采用撒播的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入土壤后,可在土表覆盖一层蛭石,然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微湿润。
很快它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种植雏菊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
在南方,通常在秋季的八月至九月进行。否则,如果春季种植,夏季植株不耐热,容易生长不良。
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移栽。
好文探索:雏菊的种植方法详解
雏菊是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态习性耐寒,喜阳光充足、冷凉气候。雏菊种植方法比较复杂,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雏菊的种植方法。
阶段一、穴盘育苗阶段一:胚根萌发阶段从胚根穿破种皮开始,幼根接触到土壤,到长出子叶为第一阶段。温度应保持在18℃。
种子发芽具好光性,故播种时无需覆土,但需保持栽培介质的湿润,切勿于本阶段出现介质干燥的情况。此阶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间,相对湿度为100%。
应避免阳光直射,在播种后对种子进行遮阴。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从长出子叶开始,到长出真叶为第二阶段。
温度仍保持在18℃。适当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湿度大约在70%至80%,能使其根系扎入介质吸收养分供子叶的伸展。
第一、二阶段,需14至21天时间。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从长出真叶开始,到有80%的种苗可以出售为第三阶段。
温度降低至15℃左右。空气湿度也需逐渐降低,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有一个干透的过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阶段四:炼苗阶段此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并且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这个阶段持续7天左右。温度、湿度、施肥浓度基本和第三阶段相同。
应注意及时移栽上盆。第三、四阶段,需7至14天时间。
1、移栽上盆经过炼苗后即可移植,可采用12厘米口径的营养钵或花盆进行移栽上盆。
上盆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对用于盆栽的产品来说,在10月初移植要比在10月底移植更好些,因为如果在10月初移植,那么在霜冻到来之前,植株的根系就可以在容器中生长牢固。
2、基质采用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基质中粘土含量为15%至30%,可加入15%左右的有机肥料(例如堆肥),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2千克的缓释肥。
3、水分应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略干,再浇足水,遵循间干间湿的原则,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应注意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要饱和。在发蕾时应该控水,防止花茎太长。
精选问答:
1、怎么种植小邹菊?
小雏菊被称作小小向日葵,白色的小花儿,有淡淡的香味。因为它和菊花很象,菊花花瓣长而卷曲油亮,春菊则短小笔直,就象是未成形的菊花,故名雏菊。其种植方法为: 1.育苗: 可在8月中旬或9月初于露地苗床播种繁殖。播种后,宜用苇帘遮荫,不可用薄膜覆盖。幼苗出齐,撤去帘子 2.移植: 长出二、三片叶时第一次分植,**根不带宿土,畦地土壤需湿润,浇水要及时,必要时苇帘遮荫分苗两三天后,土壤干燥时可再浇—次水。两天后松土保墒蹲苗。待幼苗生出3一4片真叶时,带土坨移植一两次,可促发大量侧根,防止徒长。畦内施适量基肥。 3定植: 10月底浇一次透水,当畦土不粘不散时,起坨囤人阳畦越冬,晚间盖蒲席防寒。雏菊越冬耐冷凉,但怕严霜和风干。蒲席的薄厚和盖撤时间早晚,视花苗长势和天气冷暖灵活掌握,以防徒长和有效地控制花期。秋季经过一两次移植的,春季可在见花时直接定植花坛。秋季分苗后未经倒畦移植过的,春季宜在加足基肥的畦地养护成型后,入花坛定植或出圃上市。定植时,施腐叶肥或厩作底肥。 4.管理:
2、小雏菊种子泡多久?
一个晚上,或者六个小时
香水雏菊种子种植前先泡水,大概泡一晚上即可,这样它可吸足水分,利于萌发。一般都是先育苗,然后移栽的。播种时用一般的园土就行。直接将它的种子撒在上面,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土,适量喷洒水分保湿,大概一周左右即可出苗。等小苗长出2到4片叶子 时及时移栽即可。注意,移栽要带着土团,这样可促使更快适应。
香水雏菊种子怎么种,种植时间
一、香水雏菊种子怎么种
1、处理种子:香水雏菊在播种前先要处理种子,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大概泡上一晚上的时间就行,这样种子可吸饱水分,能促使更快发芽,发芽率也会更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