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节胺怎么处理
缩节胺玉米几天喷一次?
喷一次就好了,要打2次需间隔7天
玉米打缩节胺最好在8-10片叶的时候,一般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玉米植株在1米高左右对产量有提升作用,化控效果较好。喷施完后剩余的药液严禁倒入田地里,也不能留着进行第二次喷施,处理方法最好将剩余的药液倒在没有农作物的田地里,一段时间后土壤中的缩节胺会自己进行分解。
玉米喷施缩节胺最佳时期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叶片在8-10片叶,植株高在1米时,产量会得到提高,化控效果最好。
缩节胺喷施后几天恢复正常生长?
缩节胺是一种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它的药效一般在喷施后3~7天内达到高峰值,并会在一周到两周内将逐渐降低药效。但是具体的药效情况,还要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
像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因为稻田中有水,而水会加速缩节胺的分解,所以说缩节胺药效效果就会有所下降。缩节胺药效期一般在15天左右。缩节胺主要作用在棉花上,能有效防治棉花疯长,促进根系发育,抗倒伏,提高成铃率。此外还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
缩节胺稀释后多长时间失效?
缩节胺稀释后24个小时没问题,尽量不要超过24小时。
在为棉花打完缩节胺后,有效吸收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喷施后3-7天就会见效,药效会持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为棉花施加缩节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贪多,每亩棉田使用2-3g的缩节胺晶体就可以了。棉花到了盛花期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化控,喷施的时候喷洒在棉花的顶部或是枝条的顶端就可以了。棉花打缩节胺几天见效药力可以持续几天
缩节胺和农药能一起用吗?
缩节胺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菊酯类、有机磷类混用没有问题。
打顶后7-10天,喷缩节胺3-5克
缩节安一季不能喷俩遍,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一般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也就是8-10片叶,大概一米高左右的时候,喷施缩节胺,化控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高产量。
喷施的时候只喷一遍,不要重喷,避免喷过多阻碍玉米生长,起不到调节作用。而且要严格按说明浓度来使用,有徒长可能的地块喷施高浓度值;生长一般的地块喷施低浓度值;干旱、生长弱小的地块不要喷施。第二,要掌握好喷施的时间和方法,在玉米3-10叶都可以喷施,但是6-9个叶的时候喷是最好的。要在无风无雨的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喷施。喷施均匀,不要漏喷。
缩节胺喷洒过的蔬菜几天可以食用?
7天左右。
打完农药的菜一般七天至十五天左右能吃,具体需要依据药物浓度来决定。
蔬菜喷完农药后药性消失即可煮食,农药药性消失需要的时间为7至15天左右,如果农药的毒性、浓度较小,七天左右可以食用,缩节胺属于低毒。
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缩节胺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传导至全株,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伸长,顶芽长势减弱,控制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可防止植株旺长,推迟封行等。缩节胺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植株抗逆性。
缩节胺对树有影响吗?
缩节胺又被称为助壮素,或者简称为DPC,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形态为白色晶状体,易溶于水。
缩节胺进入到植株体内后,就会对其细胞以及节间产生影响,进而有以下这三个作用:
增加作物的抗逆性。
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缩节胺作用于植株后,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有效提高其叶绿素的含量。
提高作物的产量。
缩节胺一季能喷几次?
亩用量5~7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在水稻分蘖期喷一到两次,间隔期5~7天,能促进分蘖抑制旺长,增进植株强壮。
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缩节胺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传导至全株,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伸长,顶芽长势减弱,控制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可防止植株旺长,推迟封行等。缩节胺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植株抗逆性。
葡萄用缩节胺什么时候用最佳?
在葡萄开花期喷施节胺或助壮素,可使葡萄枝条间缩短。叶声色变深,果大整齐,成熟期提早,甜度增加,增产效果在20%以上。
在葡萄开花前,亩喷施5克原粉或250g/L助壮素20毫升。
在幼果膨大期喷施一次,亩用量5克原粉或250g/L助壮素20毫升,葡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对本品敏感度不同,应用时要区别对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