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脲座果灵,氯吡脲是坐果灵吗
氯吡脲在柑橘上的应用?
氯吡脲可以在柑橘上使用,在柑橘谢花后的第三天一一7天以及谢花后的25天一一35天左右,各喷一次0、1%氯蚍脲尿5一_20毫兑水30公斤,对果树进行均匀喷施,可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促进着色,提高座果率,提高产量。因为氯吡月尿昰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柑橘生长期间使用,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保花坐果专用药?
一、氯吡脲简介
氯吡脲,又称之为CPPU、KT30、氯吡苯脲等,是由日本Takahishi等人于1978年首次合成该产品。80年代后期中国农科院果树所从日本引进。1987年,中国国内首先由四川大学化学系合成成功。目前,在我国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等作物上。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较6-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高10-100倍。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功能。
氯吡脲在桃上怎样使用?
氯吡脲有膨大果实,促进增产的作用,在果树上应用,增产效果及其显著。氯吡脲葡萄使用浓度过高,易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酸度,减慢着色,延迟成熟。
若单独用用赤霉素GA3(10毫克/升)在盛花后7~10天浸或喷花序,以提高其坐果率,但会引起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
将氯吡脲(5毫克/升)与赤霉素GA3(10毫克/升)混合,不仅明显提高了坐果率,而且还促进幼果膨大,防止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副作用。
一般赤霉素的使用浓度在10PPM,氯吡脲根据处理作物的不同,使用浓度有所调整,使用范围在5~20PPM。如在巨峰葡萄上应用此混剂,最好选用赤霉素10PPM+氯吡脲5PPM的浓度,不仅能提高坐果率,还促进了幼果的膨大,单果重明显增加。
具体操作如下:将氯吡脲(5毫克/升)与赤霉素(GA3,10毫克/升)混合,在盛花后10天处理葡萄花序,不仅明显提高了坐果率,而且还促进幼果膨大,表现单果重显著增加,只是成熟前着色稍晚。氯吡脲的使用浓度应控制在5~10毫克/升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前先做小范围实验,以上数据均为参考量。请谨慎使用。浓度不能随意加大,否则容易出现苦味,空心,畸形果。
氯吡脲在柑桔上的应用?
柑橘、桃、梨、梅、荔枝、龙眼等在用0.3%赤霉·氯吡脲可溶液剂150-200倍液于盛花后10d浸果梗喷幼果,可以促进着色,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大小,提高产量。
脐橙:在生理落果前,即谢花后25-30d,用0.3%赤霉·氯吡脲可溶液剂50-200倍液喷施树冠涂果梗密盘二次,可显著提高坐果率,防止落果,加快果实生长
氯吡脲在李树的使用方法?
能提高李子树坐果率的农药氯吡脲
于李树谢花后3天和落花后30天
各喷施1次30mg/L的氯吡脲药液,
可明显提高青脆李的坐果率和产量,
并使平均单果重增加。
氯吡脲使用作物广泛,主要用于果树类:如苹果、梨、香蕉、菠萝、草莓、木瓜、桃、李、杏、樱桃、石榴、葡萄、核桃、、银杏、枣、柑橘、橙、柚、荔枝、龙眼、枇杷、杨梅、椰子、芒果、油梨、山楂等。
蔬菜粮食作物: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苦瓜、冬瓜、土豆、马铃薯、芋头、生姜、洋葱等。
药材类:人参、黄芪、桔梗、牛黄、黄连、当归、川芎、生地、白术、白芍、茯苓、麦冬、银花、菊花、香附、甘草、三七、朱砂、枸杞、苦参等。
大樱桃坐果药配方?
大樱桃坐果剂配方为:赤霉酸1?3克、防落素0.1?0.5克、果美达30?60毫升、苄氨基嘌呤10?30毫升、酒精5?10毫升。
一般可以先将赤霉酸加入酒精中溶解摇匀,再加入果美达、苄氨基嘌呤溶解摇匀,最后加入防落素粉剂摇匀,可在樱桃树花开50%以上时兑水喷施,且在16-18天再叶面喷施一次。
葡萄坐果怎样配制赤霉素和氯吡脲?
除了进行根部追肥外,还可根据树势情况进行根外追肥。喷施磷、钾、硼、尿素等肥料。开花前喷0.2%~0.5%的硼砂溶液能提高坐果率。坐果后到成熟前喷3~4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溶液,有提高产量、增进品质的效果。 赤霉素(又名九二○)是一种植物激素,在农作物上使用,能促使籽粒饱满,蔬菜瓜果上也都有良好的效果。在萄萄上使用效果更佳。具体方法1、在盛花期也就是当葡萄果穗上有25—85%的花序开放时用喷雾器喷布50PPm的赤霉素溶液。喷施的主要部位是果穗.2、在盛花期后10—15天进入生理落果期,此期也是喷布果穗,浓度50PPm。使用效果… 坐果期与果实生长期喷施0.05%~0.1%硫酸锰溶液能增加浆果产量和含糖量。对缺铁失绿葡萄,重复喷施硫酸亚铁和柠檬酸铁、尿素铁等均有良好效果。当植株移栽,根系尚未完全恢复,喷施0.2%~0.3%尿素可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在干旱或非灌溉地区为加速新梢和幼果生长,喷施尿素也有良好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