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打了缩节胺容易旱吗,缩节胺打多了对棉花有什么影响
一尺高的棉花每亩喷多少克缩节胺?
棉株茎、枝、叶等营养器官的过度生长,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去平衡的现象,俗称疯长。如营养生长过快,则生殖生长受到抑制,会导致减产。控制棉株徒长,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保持均衡发展,对夺取丰产有重要意义。
控制徒长的方法主要是:①合理施肥、灌水。要求苗肥少施,蕾肥稳施,肥沃棉田可不施基肥及苗、蕾肥。在浇足底墒水的基础上,苗期尽可能不浇水,蕾期适当推迟浇第一次水的时间,以进行“蹲苗”。②使用生长调节剂。主要施用缩节胺。一般每亩用缩节胺粉剂0.8-1克,于现蕾期至开花初期喷洒1-2次,能使棉株营养生长减慢,节间缩短,主茎矮壮。③深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抑制棉株过度生长。发现棉株有徒长趋势时,用中耕器在棉行一侧近根处深中耕(12-16厘米),切断部分侧根,能短时期地控制徒长。如一周后仍继续徒长,在另一侧再行深中耕。④利用整枝进行控制。棉株出现徒长时,可打去部分主茎叶。
棉花化控后多长时间浇水合适?
7到10天浇水
一般日生长量在1-1.5厘米之间是正常的,如果大于这个生长量,我们可以推迟浇水,比如长到2.0-2.5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推迟进头水来调控长势,如果日生长量2.5-3厘米,我们不光要推迟进头水的时间,同时还要用缩节胺进行调控,根据长势可以带入1-3克缩节量的用量。
如果在现在的情况下,每天生长量在0.8以下,或者是每天只生长0.5公分,那说明棉花有些旱了,需要进水了,那么我们就要赶紧给它浇水。
棉花控旺药喷后几小时下雨?
6个小时以后下雨不需要重喷。
在为棉花打完缩节胺后,有效吸收时间在4个小时左右,喷施后3-7天就会见效,药效会持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为棉花施加缩节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贪多,每亩棉田使用2-3g的缩节胺晶体就可以了。棉花到了盛花期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化控,喷施的时候喷洒在棉花的顶部或是枝条的顶端就可以了。
多效唑会不会影响叶片大小?
会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激素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易造成农作物药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增加生产成本投入。
一
8种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症状
1、多效唑的药害症状
出现植株矮小,块根块茎小,畸形,叶片卷曲,哑花,基部老叶提前脱落,幼叶扭曲,皱缩等现象。
2、缩节胺药害表现症状
叶片变小变厚,节间密集,赘芽丛生,植株生长不均匀,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出现棉花后期贪青、晚熟。缩节胺在禾本类植物上出现要害较少,用量范围较宽。缩节胺药害一般不会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3、矮壮素药害表现症状
植株严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叶片畸形,出现鸡爪叶,赘芽丛生,果枝节间过短,植株枝叶发脆,容易折断。浸种药害,根部弯曲,幼叶严重不长,出苗推迟7天以后,出苗后呈扭曲畸形。矮壮素对双子叶植物易产生要害,对单子叶植物不易产生要害。
缩节胺是植物激素吗?
是植物激素。
缩节胺又称甲哌鎓,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抑制植物体内赤霉酸的合成。抑制细胞伸长,达到控制植株营养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提高根系数量和活力,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使果实增重,品质提高。常用于玉米、水稻、高梁、大豆等作物的控旺。
棉花高产稳产田的措施?
棉花能不能实现稳产高产和持续生产,五项基本措施是: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深秋耕;冬灌;安全施用除草剂。8项配套技术是:适期播种;适当稀植;中耕培土;全程化控;及时追肥;严格治虫;简化整枝;力防烂铃。
针对棉花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怎样实现棉花稳产高产建议如下:
一、按棉花的需要和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施肥。棉花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是3:1:3,含氮、磷、钾等量的复合肥与棉花吸肥规律不符,不宜施用。有人认为同时施3种元素比施单一元素强;有人认为复合肥含钾少,多施就可以了;有人认为3个15不好,3个17肯定好;有人认为玉米茬不需要再施钾肥了。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应该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施多少。目前大部分土壤中最缺的速效养分是钾,其次是氮,不太缺的是磷。这是多年重施磷、忽视施钾造成的。不平衡地施肥,施得越多越不平衡。棉花应施用高钾低磷的复合肥,没有适宜的复合肥就要多施些钾肥。尽量增施有机肥,用地养地改良地。施有机肥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会削弱抑制病菌,因而会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市场上有一种硫酸钾复合肥,仍然属于复合肥,不要当成钾肥施用和喷洒。缺钾是棉病严重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顶后顶端优势变成了劣势,要及时喷叶面肥,防止上部果枝患营养不良症,先氮后钾。尿素和硫酸钾是最好的叶面肥,含养分多,棉株吸收快,使用安全,价格低。每次1亩1斤以上,至少喷3次,用肥不多,效果很大,不仅使上部多结铃,还能结大铃,早吐絮,吐肥絮,上部铃衣分也不降低。磷酸二氢钾含钾量低、喷施浓度低,市场上假劣货太多,远远满足不了棉株中后期对速效钾的需求。只要棉株开花后不脱肥、不缺钾,后期的早衰和黄萎病是好控制的。
二、推迟播期。考虑到大范围气候变暖的背景,应将棉花播期推迟到4月10日以后,杜绝6月份的花铃,增加8月上中旬的花铃,将前移的衰期拉回来。晚播还能减缓苗期病害的发生。
三、合理剂量除草剂。氟乐灵在土中有积累,对棉苗幼根伤害大,坚决换掉,尤其在沙薄地。棉花苗期的生长停滞,主要是用除草剂不当造成的。对于二甲戊灵不可超量,量大对土壤安全带来影响。
四、推迟头水,头水不带肥。头水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的时期,推迟头水可以促根系促转化。
五、早用缩节胺。用缩节胺控制株高、枝长和叶片,关键期是蕾期和初花期,要敢于早用,善于早用,灵活运用。如果等到花铃盛期才开始化控,果枝已经长齐,控制株高和叶片的效果就很差了;还忌前控后放,造成棉株中上部生长反弹。
六、早打顶。6月下旬是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攻关时期,一定要坚持早打顶促进转化,这也是机采棉促早熟的关键系统性工作。
七、及时严格治住虫害。根据近几年的虫害的发生来看,虫害一年比一年严重,防虫是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棉花促早熟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棉蓟马、棉盲蝽、棉铃虫、棉叶螨和棉蚜防治为主,及时调查,早发现,早防治,不可错过用药的最佳时期,而错失良机,增加了用药成本,对棉花伤害也会大。要掌握虫害发生的基本规律,防虫不能盲目,要坚持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达标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做到用药精准,防治准确。
把以上大措施抓住了,解决好了,就把握住了植棉的大局。
棉花苗期真叶卷缩叶片小是什么现象造成的?
苗子细高瘦弱,叶片发黄有斑点,呈卷缩状。
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种植户前期打除草剂用的是二甲戊灵200g+扑草净120g;滴出苗水滴的是清水;棉田已滴过头水,加的肥料是尿素3kg+磷酸一铵3kg+钾肥3kg。
可以判定,苗子出现这种情况是除草剂药害导致,为促进植物恢复生长,减轻药害程度,我们建议:
1、喷施叶面调节剂。每亩喷施云旗(芸苔·赤霉酸)10g。
2、补肥。每亩喷施尿素50g+磷酸二氢钾80g。
3、化控。每亩喷施缩节胺0.5g。
提醒种植户,容易造成除草剂药害有以下几种原因:
1、喷药器械没有清洗干净。药罐里残留药剂与除草剂混合,易造成药害。因此喷施前要将器械反复清洗几遍,避免有其他药剂的残留物。
2、除草剂用量不当。个别种植户不能按照施用说明标明的浓度使用,随意加大浓度,导致药害发生。因此种植户不得随意加大浓度,确定药剂用量请参考药剂使用说明和当地技术员的指导。
3、中午气温高时喷药。中午高温时,作物体表气孔张开,呼吸旺盛,水分蒸发加剧。此时施药,药剂中的粉末或酸碱成分,施入作物叶茎气孔,增加作物供水负担,破坏作物的生理机能和组织机构,使作物的幼嫩部分产生“萎蔫”或叶片产生“烧斑”。
4、有风天气喷药。大风导致除草剂漂移至作物上,易造成药害。因此使用除草剂应选择无风天气。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