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健达能防治灰霉病吗 健达 灰霉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251 次
健达能防治灰霉病吗 健达 灰霉病

理论分析:

灰霉病是一种由灰霉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果蔬、花卉等植物上。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湿度大、温度适宜、植物组织受损等因素有关。而健达是一种抗病毒剂,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的繁殖,对于灰霉菌并无直接杀灭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讲,健达并不能完全防治灰霉病。

灰霉病的发生往往与植物组织受损有关,而健达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植物受到灰霉病侵害的概率。对于一些易受灰霉病侵害的作物,如葡萄、草莓等,健达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实践分析:

为了验证健达对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健达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和扩散,对于已经感染灰霉病的植株,健达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健达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对于防治灰霉病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使用量过大容易导致植物中毒,而使用量过少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同时,使用时机也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关问题:


问题一:

健达能否替代传统的灰霉病防治方法?

答案:健达可以作为灰霉病防治的辅助手段,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剪除感染部位、通风透气等。

问题二:

健达的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健达虽然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抗病毒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使用量和使用时机,以免对植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问题三:

健达能否防治其它植物病害?

答案:健达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如病毒病、霜霉病等。

问题四:

健达的使用是否需要特殊的施药设备?

答案:健达的使用不需要特殊的施药设备,可以使用常见的喷雾器、水桶等进行施药。

问题五:

健达的使用是否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健达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需要严格掌握,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植物中毒、影响果实质量等。

问答拓展:健达能打豆角秧灰霉吗?

健达能打豆角秧灰霉。

但最好是用天达恶霉灵。

灰霉病是豆角主要病害之一,茎蔓、叶、花及豆荚均可染病,苗期子叶受害后,呈水浸状,变软***,然后在叶缘处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片染病从叶缘处开始,病部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李模纯扩大环绕茎蔓。

防治灰霉病,须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搞好生态、农业、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设哪咐施;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分腐熟,并用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杀菌后,方可施用;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设施;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暑季覆盖塑料薄膜高温处理、充分腐熟,并用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杀菌后,方可施用。

菌丝生长温限4~32℃,最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最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0℃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码改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较多,为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

问答拓展:巴斯夫杀菌剂健达不能与什么农药混搭?

一般都可以的,
不能碱性混用,
只是碱性的很少…
现配现用基本凯伍差上没问题,
不放心可以咨询一下橘扰销售的盯皮地方…

问答拓展:健达能打豆角灰霉吗?

健达不能打豆角灰霉。

治豆角灰霉病,可用甲霉灵可湿性粉剂、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可湿性粉剂、霜疫灵可湿性粉剂、特克多悬浮剂、混杀硫悬浮剂、多菌灵胶悬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一、豆角灰霉病症状及危害

豆角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花和豆荚。

1、豆角茎蔓受害症状:豆角植株下部茎蔓先出现症状,病斑深褐色,病斑的中部淡棕色或浅***,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原从茎蔓分枝处侵入,引起病部形成凹陷水浸斑,植株逐渐萎蔫。

2、豆角叶片受害症状:豆角苗期发病时子叶呈水浸状变软***,叶片边缘长出白灰色霉层。叶片上的病斑较大,有轮纹,后期易破裂。

3、豆角豆荚受害症状:表现为病原先侵染败落的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软腐,表面生有灰霉。

二、豆角灰霉病传播途径

豆角灰霉病的病原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原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侵染植株。外界条件不适时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病原借助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农事操作传播。

三、豆角灰霉病发病丛桥巧原因

豆角灰霉病在有病原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腐烂的病荚、病叶、渗键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

四、消简豆角灰霉病预防措施

1、棚室降低湿度,提高棚室夜间温度,增加白天通风时间。

2、及时摘除病叶、病荚并彻底销毁。

五、豆角灰霉病防治农药

在定植后出现零星病株即开始喷药防治。常用农药有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4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