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蒜素加苯甲丙环唑 乙蒜素可以和苯醚甲环唑唑类混配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27 次
乙蒜素加苯甲丙环唑 乙蒜素可以和苯醚甲环唑唑类混配吗

乙蒜素和苯甲丙环唑是两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它们可以分别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症状。而将这两种药物合并使用,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同时减少副作用。

乙蒜素

乙蒜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无法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乙蒜素的副作用比较少,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问题。在使用乙蒜素时需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苯甲丙环唑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等。它通过抑制真菌的细胞膜合成,阻止真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苯甲丙环唑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在使用苯甲丙环唑时需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乙蒜素加苯甲丙环唑

将乙蒜素和苯甲丙环唑合并使用,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同时减少副作用。研究表明,乙蒜素和苯甲丙环唑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念珠菌感染等。

乙蒜素加苯甲丙环唑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风险。由于两种药物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由于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乙蒜素加苯甲丙环唑是一种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可以增强抗菌作用,同时减少副作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相关拓展:

问:土豆根腐病怎么防治比较好?

土豆根腐病的病害,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在非产生抗病能力的地块处理土豆根腐病,地上部分使用广谱杀菌剂乙蒜素、苯甲丙环唑、甲霜灵等可达到有效的控制。已经发生到根系的病害发病后再行用药作物恢复健康生长的可能性不是很高,大田种植防治病菌病害,以皮察预防为主。
土豆根腐病防治措施如下:
1.合理轮作
及时清除清理土壤表面病残体,施用充分腐熟农家肥,深燃唤茄耕,精细整地,采用高畦覆膜栽培。严禁大水漫灌,链衡避免雨后田间积水。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浇水后及时松土,增强土壤透气性。
2.建立无病留种田
精选无病块根做种薯,增施高钾冲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喷洒药剂,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
3、种植前对种块进行灭菌消毒,耕种土壤配合杀菌剂、生物菌肥等以菌抑菌。生长前期周期性的使用翠姆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有菌防病、无菌促生根。病害发生后及时拔出病苗和周围杂草,有效销毁避免返田,并对土壤使用菌肥或杀菌剂进行杀菌防病处理。
土豆种植防病施肥,须在病害发生前做好防控措施,除了积极使用生物菌肥杀菌消毒外,生长阶段可借助防病增产叶面肥的作用防病促长提高土豆苗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问:帮忙看下我这个辣椒是什么病?要用什么药

缺镁,孙虚疫病和炭疽病混发。个人推荐:氟菌霜霉威或恶酮霜脲氰+苯甲吡唑醚菌脂+磷酸二氢钾或者氰菌唑+苯甲巧碧丙环唑+磷酸二氢钾,或呋啶胺+乙蒜素+磷酸二氢钾交替用药防治。推荐配方则宽燃吡唑嘧菌酯代森联+三氯异氰脲酸+磷酸二氢钾喷施防治,每七天用药一次,连用三次。

问:苯甲丙环唑农用青霉素多菌灵能混用吗?

苯甲丙环唑、农用青霉素、多菌灵不能混用。
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除菌剂,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产品。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和丙环唑的速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除菌剂。
苯甲丙环唑具有广谱内吸治疗的特点,在叶菜类,瓜类,果树类,大田类作物均能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常见的如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黑痘病,稻纹枯病、稻曲病以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效果很好。同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保持叶片浓绿,促进增产等功效。
苯甲丙环唑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对刚侵染的病菌防效好。建议在降雨后及时喷施,尽早铲除病菌。
②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会降低它的除菌能力。
③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
成分含量: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问:苯甲丙环唑加多菌灵混配防治小麦赤眉病好吗

我听很多业内人士都说:苯甲.丙环唑能防治小麦赤霉病,但是我不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下面是我在网络上查询到的一些资料,请有实践过的朋友说说是否有资料说的这种效果,谢谢!
1.资料链接: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勇等人撰写的《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毒力的测定及药效试验》一文报道,室内毒力测定,小麦赤霉病菌对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腈菌唑、烯唑醇这几种三唑类杀菌剂都较敏感,其中对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表现最敏感。田间防效试验,分别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25%戊唑醇水乳剂40毫升、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25%腈菌唑乳油40毫升、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于2024年4月20日小麦始穗期每亩加水50公斤喷雾,5月20日对照区病情稳定后调查病情,病指防效分别为68.88%、65.32%、64.33%、57.14%、54.54%,病穗防效分别为52.58%、50.99%、48.19%、41.24%、44.51%。结果表明,前三种药对赤霉病病穗、病指防效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可以考虑将多菌灵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或混配使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