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树的锈病有什么表现 冬枣锈病的发生及防治
冬枣树的锈病表现及防治方法
冬枣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由于其果实味美且富含营养,备受人们喜爱。冬枣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锈病的侵袭,给果农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那么,冬枣树的锈病有什么表现呢?
一、锈病的表现
1.叶片变黄:冬枣树叶片上出现***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逐渐变黄。
2.叶片枯萎:病情严重时,叶片逐渐枯萎,甚至掉落。
3.果实变小:冬枣树果实变得异常小巧,口感变差。
4.树干出现裂缝:病情加重后,冬枣树的树干会出现裂缝,严重的话,会导致树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1.喷洒药物: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扩散。
2.清除病害部位:发现患病部位,及时将叶片、果实等部位剪掉,并将剪掉的部位进行焚烧。
3.加强管理:冬枣树的管理也是防治锈病的关键,要注意及时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4.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冬枣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冬枣树的锈病相关问题
1.冬枣树锈病是否会对果实产量产生影响?
会。锈病严重时,会导致果实变小,口感变差,从而影响果实产量。
2.冬枣树锈病是否具有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冬枣树锈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等方式传染。
3.冬枣树锈病是否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治疗?
可以。冬枣树锈病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进行治疗,如利用嗜寄生菌等生物对抗锈病。
4.冬枣树锈病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不会。冬枣树锈病只是一种植物病害,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5.冬枣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有关。冬枣树锈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会加重锈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枣树锈病是枣树主要病害,枣树锈病发生特点有哪些?
枣锈病是由枣多层锈菌真菌引起。目前只能确定前一年过冬的夏孢子和外来夏孢子为侵染源。这些孢子随风飘散,侵染健康叶片,但侵染条件不明。经观察及实验,目前只能确定降雨多、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提前脱落,降低品质,使产量大减。发病重时,出现二次发芽,影响来年产量。枣锈病的发生,特别是对冬枣树苗影响较大,发病重时,常使树苗提早落叶。
枣锈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中担子菌亚门的枣层锈菌,主要侵害枣树的叶片,病原菌会以夏孢子堆的形式在病叶上越冬,到了第二年,夏孢子可以借助风雨传播到新枣叶上,从叶片正面、背面直接侵入7月上旬枣锈病盛发期喷药,喷施波尔多液(硫酸铜1份、生石灰2-3份、水2OO-3OO份混合)或锌铜波尔多液(硫酸铜O.5-O.6份、硫酸锌O.4-O.5份、生石灰2份、水2OO-3OO份混合)。
排水不良的枣园,雨后要注意排水。当年雨水多时,应从6月10日前后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1:2:3:200-300倍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即硫酸铜1份,生石灰2-3份,水200-300份)在整个果期,一旦遇到大旱的天气,枣树根部所获取的水量不足,就会容易发生大量的落果现象。如果天气阴雨连绵、缺乏日照,气温比较低,裤唤枣叶的光合作用减弱也会造成落果。
肥料不足:这种情况的出现胡乱凯主要集中在花果转换时期,这时候的花开始像果实转变,但是和树枝的连接处却比较脆弱,毕竟果子和花的重量不在一个级别。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陪段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
问答拓展:冬枣树,叶子变黄,是什么原因?
不少枣树种植地区都有黄叶病发生,以缺铁性黄叶病较为普遍。缺铁性黄叶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会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减产,严重者会使树体死亡。该病是由于根系吸收不到铁元素引起的,在PH值偏大(PH值大于8)的碱性土壤中容易发生。铁离子是叶绿素形成的重要物质,植物缺少可吸收的铁会使叶绿素的形成受阻,缺少叶绿素,叶子自然就会发黄,这一点在水质土壤盐碱性大的地区最容易出现。症状:轻微的缺铁会使叶肉变黄,叶脉仍是绿色,这是缺铁性黄化病最显著的特征,严重时枣树叶片全部变黄甚至变白,病树成花量小,不易座果,枝条发育不充实,树势逐渐衰弱,严重者死亡。黄叶病在枣树抽枝展叶时较易出现,以5、6月份发病严重。
防治办法:
1,加强管理,深翻土壤,多施有机肥,可以在树下埋施硫磺,即可调节局部土壤的酸碱度,又有杀菌除虫的作用;
2,浇灌时可在水肥中添加柠檬酸、冰醋酸、硼酸、磷酸等调节水质的PH值,使其偏酸性,水土偏酸性,植物就更容易吸收到铁离子,黄化病的概率就会降低;
3,根据树体大小,结合秋季施肥,每株枣树追施硫酸亚铁100-250克;
4,在枣树抽枝展叶期,采用早晚叶面追肥的办法补充铁元素,用硫酸亚铁1000倍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洒,促使叶片直接吸收。每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
植物黄叶还有以下几种原因:
水黄:浇水过多,形成涝害,植物根系腐烂,无法提供地上部分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造成黄叶。水黄首先表现为嫩叶泛黄;
旱黄:土壤干涩,根系吸收不到水和养分导致黄叶,与水黄不同的是。旱黄表现为老叶先黄;码培
肥黄:施肥太多或者实施了未尽腐熟的生肥,造成烧根,根系受损叶片自然泛黄,肥黄的叶片一般都较厚实;
缺肥黄:土壤贫瘠,植株营养不良而黄叶。与肥黄的叶片肥厚不同的是,缺肥黄的叶片非常稀薄;
缺光照:枣树喜光,栽植地点不佳,光照不足,会使树木逐渐衰弱,叶薄而黄,少花少果。
粘土黄:粘土透气排水性差,最容易造让桥成根系生长不良,根系坦模猛呼吸困难而缺氧,地上部分也会黄叶;
病虫害:红蜘蛛等刺吸式害虫最易造成叶片发黄枯焦,定期喷洒杀虫农药尤为重要,而且是不留死角;
枣树萌芽期,又得舒枝展叶,又得开花结果,是生长期营养消耗最多的时候,枣叶略黄也属正常现象(以上原因除外),只要在果实采摘以后,及时追肥,将土地中耕翻晒;春季发芽后,每次浇灌将土地浅耕,也可降低叶片发黄的概率。
问答拓展:冬枣锈病怎样预防和防治了?
枣锈病在我国枣区均有发生,多雨的南方发铅兆病多于北方。其病源菌为担子菌纲、锈菌目、锈菌科、锈菌属、枣层锈菌,主要为害枣树的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的叶脉两侧、叶尖、基部出现淡绿色小点,之后凸起呈暗黄褐色小疱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黄粉即夏孢子,叶片正面对应处有退绿色小斑点,呈花叶状,逐渐变***失去光泽,形成病斑,最后干枯脱落,落叶一般从树冠下部内膛向上向外蔓延,受害严重的树仅有枣果挂在树上,很难成熟,果柄受害容易落果。(1)发生规律病菌在病芽和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北方6月中、下旬以后温度湿度条件适于病菌繁殖并造成多次侵染。洞斗沧州地区一般6月底至7月初如有降雨即可侵染,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9月上旬发病严重的树开始大量落叶。枣锈病发生与高温高湿有关,南方发生重于北方,雨水多的年份重,干旱年份发病轻,甚至不发病,树冠、枣园郁闭发病严重。
(2)防治方法①农艺措施。及时清扫夏秋落叶、落果并烧毁。对郁闭果园和树冠应通过修剪解决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控制氮肥过量使用,坐果适量,增强树势,提高枣树本身的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创造不利于病菌繁衍的条件。
②药剂防治。春天枣芽萌动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病源菌基数,雨季来临早的年份或地区于5月底至6月初,树上喷保护性杀菌剂如倍量式波尔多液300倍液或0.05~0.1波美度石硫合剂(温度高,度数应低),如结合治虫可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如多年没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的枣园,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进入7月份以后正是北方雨季,可连续用2~3次200~240倍倍量式波尔多液(前期用240倍,后期可适当提高浓度用200倍),雨季后期可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用40%新星乳油8000倍液或用77%可杀得纳激磨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防治,以防污染果面影响销售。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