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醋为什么能杀菌

2024-01-2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36 次
醋为什么能杀菌

  此篇农资总结会给农友们分享“醋为什么能杀菌”的内容进行全面分享,希望对农友们有所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因: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具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病菌在酸性环境里不易生存,如甲型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常见的致病菌都能在酸性环境下被抑制或杀灭,所以醋对呼吸道**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中医认为,醋味苦酸、性温,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至少8种有害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

  吃凉拌菜或炒菜时加点醋,不仅味道更鲜美,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能有效避免胃肠道病菌的传染。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

  2、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

  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而使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

  患低血压的**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等不良反应。

  人民网-醋的6大保健功效4类人吃食醋有禁忌。

  人民网-入秋后多吃醋杀菌消毒,缓解疲劳。

  4个中成药,活血化瘀、补虚通络、改善脑部**循环、神经功能。

  乳香和没药的去油是要炒的,并喷淋定量的米醋。

  其中火候很重要,因为二药中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其毒副作用也来自挥发油。所以,既要炮制去掉一部分,又不能炮制过火而全部失去。

  现在的药房中也有部分乳香、没药的饮片是生品,就是没去油的。因为生品有生品的用处,但多外用而不内服。

  如:《外科发挥》的‘乳香定痛散’,用来治疗疮疡肿痛,溃破久不收口,用的就是生乳香。

    1、乳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

    2、醋乳香:取净乳香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再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取出放凉。乳香每100kg用米醋5kg。

    3、炒乳香:取净乳香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黑褐色显油亮光泽,取出放凉。

    4、灯心制乳香:取净乳香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烊化,加入灯心草,拌炒至质酥松,取出,簸去灯心草,同时捣碎。

  乳香每100kg用灯心草625kg。

    5、煮乳香:取乳香加水烊化,滤去木屑、沙石,用文火煮至滴水成珠而下沉,取出,摊放在平面板上,趁热切成方块,晾凉。

    饮片性状乳香呈不规则**状小颗粒或小固块状,表面深**,半透明,稍有光泽,附有白色粉尘。质坚脆,有黏性。气香,味苦辛。醋乳香表面深**,显油亮,略有醋气。

  炒乳香表面油**或黑褐色,略透明,质坚脆,有特异香气。灯心制乳香表面为油**,略透明,质酥脆,气特异。

  煮乳香为小方块形,表面深**,质脆,有特异香气。

    质量标准乳香珠杂质不得过2%,原乳香不得过10%,索马里乳香含挥发油不得少于60%(ml/g),埃塞俄比亚乳香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炮制目的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经、肝经、脾经。

  具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能。

    生乳香气味辛烈,对胃有较强的**性,易引起呕吐,但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多用于瘀血肿痛或外用。

  制后降低其挥发油含量,缓和**性,利于服用,便于粉碎。醋炙乳香可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并可矫臭矫味。

  故临床多制用,用于心腹疼痛,痈疽肿痛等症。

  **塞属于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通常是由于脑部**供应出现缺血、缺氧等障碍导致的。

  在发病时,大脑处于缺血状态,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脑组织,诱发脑水肿、神经功能损伤。在后期,患者出现肢体行动不便、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由于现今人们生活形式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注重饮食习惯,**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医认为,脑卒中主要是因气血混乱、正气不足、血淤痰滞等造成经脉淤滞、血流受阻而引发的病症。恢复期辩证使用中药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银杏叶片来自于我们熟知的植物银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银杏的药用价值记述详尽,“核仁甘、苦、平、涩,无毒,熟食益人”。

  利用现代制药工艺,由银杏叶提取物研制而成的中成药银杏叶片。银杏叶片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和萜内脂类,功能主治是敛肺平喘、活血化瘀通络。

  现代研究显示,银杏叶制剂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调节降低血脂。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扩张血管。保护神经细胞,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该药用于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死,伴有胸闷、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塞等症状的患者。

  银杏叶片属于活血化瘀药,逐瘀过猛或久用逐瘀,均易耗血伤正,因此该药只能暂用,中病即止(达到疗效即可停药),不能久服。此外还要注意,银杏叶片与肝素、香豆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同用时,应监测、观察是否有牙龈出血、黑便等现象。

  血塞通是中药三七的有效活性成分提取物——三七总皂苷制剂的通用名。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定痛的效果。

  血塞通中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可有效缓解患者脑水肿症状,改善脑组织中**屏障的通透性及脑部**供应,促进脑部**循环。血塞通的主要药理作用为:血塞通中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提高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清除脑组织中的自由基,同时可以有效抑制脑组织中的血小板发生**,降低**的黏稠度,改善脑部的血流供应。

  血塞通可有效抑制钙离子内流及机体释放钙离子,达到调节机体细胞内的钙离子、扩张脑血管、促进脑部**循环的效果。且血塞通可以有效作用于机体的血管平滑肌,促使血管平滑肌发生松弛作用,达到改善脑部**循环的作用。。

  血塞通中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如果正处于脑溢血的急性期,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使用血塞通了,另外对于三七及人参过敏、以及酒精高度过敏的人群、**在怀孕期间不太建议使用血塞通。

  脑心通胶囊主要成分有丹参、当归、黄芪、川芎、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腺等,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活血益胃的功效,在方中为君药,有大补元气之功效。赤芍、当归、川芎、红花具有补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效,在方中为臣药。再加上桃仁有活血祛瘀之功效。醋乳香和醋没药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作用。鸡血藤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牛膝、桂枝、桑枝具有通经活络之功效。地龙、全蝎、水蛭有通脉逐瘀之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的**塞。。

  现代研究显示,脑心通胶囊具有高效的抗凝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缓解炎性应激反应,改善微循环,定向靶点治疗脑卒中患者,改善其神经功能。

  服用期间有罕见的胃肠道反应,对成分过敏者慎用。

  主要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与西药联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的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并可改善心电图和血脂、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檀香、降香、乳香、酸枣仁、冰片组成。方中配伍了多味虫类中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现代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室功能。同时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冠脉痉挛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氯仿所致小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可明显降低食饵性高脂大鼠的血脂水平。#家庭健康合理用药##家庭健康守护官##养老知识大赛#。

  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症见**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有出血性**、**及妇女经期禁用。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或胃痛,改为饭后服用,即可消失。

  ,以上4药中银杏叶片和血塞通片是以活血通络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脑心通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是以补虚通络为主要作用的中成药。需在中医师辩证后选用。

  醋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异名苦酒(《伤寒论》),淳酢(《本草经集注》),醯(《别录》),米醋(《食疗本草》)。

  来源为以米、麦、高梁或酒、酒槽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化学成分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元糖。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

  ①《别录》:“味酸,温,无毒。”。

  ②《本草蒙筌》:“酸甘,温。

  ③《纲目》:“酸苦,温,无毒。”。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②《本草新编》:“入胃、脾、大肠,尤走肝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治产后血晕,痃癖症瘕,黄疸,黄汗,**,衄血,大便下血,**,痈疽疮肿。

  ①《别录》:“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

  ②《千金·食治》:“治血运。”。

  ③《本草拾遗》:“破血运,除症决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痰饮。

  ④《日华子本草》:“治产后妇人并伤损,及金疮血运。下气除烦,破症结。治妇人心痛,助诸药力,杀一切鱼肉菜毒。

  ⑥《注解伤寒论》:“敛咽疮。”。

  ⑦《纲目》:“散瘀血。

  ⑧《本草备要》:“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

  ⑨《医林纂要》:“泻肝,收心。治卒昏,醒睡梦。补肺,发音声。杀鱼虫诸毒,伏蛔。

  ⑩《会约医镜》:“治肠滑泻痢。”。

  ⑾《本草再新》:“生用可以消诸毒,行湿气。制用可宣阳,可平肝,敛气镇风,散邪发汗。

  ⑿《随息居饮食谱》:“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

  ⒀《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结核病之盗汗,为止汗药。又伤寒症之肠出血,为止血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汤剂或拌制药物。外用:烧热熏嗅、含漱或和药调敷。

  宜忌脾胃湿甚、痿痹、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忌服。

  ①陶弘景:“酢酒不可多食之,损人肌脏耳。

  ②《千金·食治》:“扁鹊云,多食酢,损人骨。”。

  ③孟诜:“多食损人胃。

  ”“醋,服诸药不可多食。”。

  ④《纲目》:“服茯苓、丹参人不可食醋。

  ⑤《随息居饮食谱》:“风寒咳嗽,外感疟痢初病皆忌。”。

  选方①治产后血晕:用铁器烧红,更迭淬醋中,就**之鼻以熏之。

  (《随息居饮食谱》)。

  ②治一切积聚,不拘远年近日皆治之:京三棱四两(醋煮,切片,晒干),川芎二两(醋煮微软,切片),大黄半两(醋湿纸裹,火煨过)。上三味,同为末,水煮和为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病甚者一月效,轻者半月效。

  (《普济方》醋煮三棱丸)。

  ③治瘕症:鳖甲、诃子皮、干姜各等分。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医学入门》醋鳖丸)。

  ④治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日华子本草》)。

  ⑤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汗沾衣,色正黄如檗汁,脉自沉。

  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金匮要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⑥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枣许服。

  ⑦治疝气冲痛:育皮、小茴香各五钱,以米醋一碗煮干,加水二碗,煎八分,温和服。(《林氏家抄方》)。

  ⑧治霍乱转筋入腹:酢煮青布搨之,冷复易之。

  ⑨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围四衅,一日上十余次。(《方脉正宗》)。

  ⑩治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

  (《随息居饮食谱》)。

  ⑾治乳痈坚:以罐盛醋,烧石令热蚺中,沸止,更烧如前,少热,纳乳滇之,冷更烧石纳渍。(《千金方》)。

  ⑿治少阴病,咽中伤**,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伤寒论》苦酒汤)。

  ⒀治锁喉风,胀闷不通:土牛膝捣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连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

  ⒁治牙齿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肘后方》)。

  ⒂治牙疼:陈醋四两,花椒二钱。

  水煎,去椒含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随息居饮食谱》)。

  临床应用①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关闭门窗,诹适量醋(每立方米空间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释后加热蒸熏,每次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3~6天。某年春冬,某部队先后有13个连队发生流感,其中12个连队经用此法后第2天即控制了流行。而另一连队未曾应用,结果2天后有60%的人染病,于第3天应用此法后便很快控制了蔓延。

  在“流脑”流行期间,曾对84名带菌者行食醋蒸熏,每日2次,连续10天,结果带菌者全部转为阴性。经试验,食醋蒸熏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食醋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5种细菌也有杀菌作用。

  取米醋2斤,鲜猪骨1斤,红、白糖各4两,置锅内共煮(不加水),至沸后90分钟取出过滤。**每次30~40毫升,小儿(5~10岁)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

  1个月为一疗程,慢性者可服2~3疗程。对有高热者不适用。

  据3例观察,服药40~60天后均告恢复。

  按年龄大小顿服酸醋30~50毫升或更多,以后视情况可再次服用,直至不痛为止。

  在疼痛明显减轻的当天或次日,按常规服用驱蛔药物。观察15例,服药总量为300~500毫升。结果12例于两天内完全止痛,3例在3~4天疼痛亦完全解除。

  用食醋治疗58例,经1~3次即愈。无不良反应。

  方法:将食醋用凉开水稀释(每30毫升醋加凉水至100毫升),于睡眠前用消毒导**管一根插入内约20厘米,然后以消毒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肠内,每次100~14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1次。

  取食醋250毫升,置搪瓷碗中加热,沸后加入乳香、没药末各6克,边搅拌边加入淀粉(山芋粉亦可)60克,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于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15厘米),俟温度降至50℃左右时敷于患处,外加三、四层纱布包扎。

  如有伤口,按常规处理,在敷以凡士林纱布后再敷醋膏(勿直接涂于伤口,以免腐蚀扩大)。凡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对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则不适宜。

  临床观察50例,除5例(系寒性脓肿、喉头结核及骨髓炎)无效外,均获治愈。一般在两小时后疼痛开始减轻,六小时后开始消肿。

  治愈时间在2天内者16例,6天内者20例,9天内者7例,10天以上者2例。

  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试用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获得良好效果。

  洗后患处的灼热刺痛及颜面潮红等症状能立即解除。如形成腐蚀性溃疡者,亦可自行结痴愈合。

  名家论述①《本草衍义》:“醋,酒糟为主,有米醋、麦醋、枣醋。

  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房中常得醋气则为佳,醋益血也。

  唐雄黄涂蜂虿,亦取其收而不散也。”。

  ①《纲目》:“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毒气,无非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

  ②《本草经疏》:“醋惟米造者入药,得温热之气,其味酸,气温无毒。酸入肝,肝主血,血逆热壅则生痈肿,酸能敛壅热,温能行逆血,故主消痈肿。

  其治产后血晕,症块血积,亦此意耳。散水气者,水性泛滥,得收敛而宁谧也。

  杀邪毒者,酸苦涌泻,能吐出一切邪气毒物也。《日华子,主下气除烦,妇人心痛血气,并产后及伤损,金疮出血,迷闷,杀一切鱼肉菜毒,取其酸收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也,故外科敷药中多资用。

  ”“经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凡筋挛偏痹,手足屈伸不便,皆忌之。

  又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多食酸则肉皱而唇揭。言能助肝贼脾,凡脾病者亦不宜过食。

  ③《本草汇言》:“醋,解热毒,消痈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药也,林氏曰,醋主收,醋得酸味之正也,直人厥阴肝经,散邪敛正,故藏器方治产后血胀、血晕,及一切中恶邪气,卒时昏冒者,以大炭火入熨斗内以酽米醋沃之,酸气遍室中,血行气通痰下,而神自清矣。凡诸药宜入肝者,须以醋拌炒制。

  应病如神。又仲景《金匮要略》治黄汗,有黄耆白芍桂枝苦酒汤。谭氏治风痰,有石胆散子,俱用米醋入剂,专取其敛正气,散一切恶水血痰之妙用也。

  ⑤《本草求真》:“米醋,酸主敛,故书多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且同木香磨服,则治心腹血气诸痛。以火淬醋入鼻,则治产后血晕。且合外科药敷,则治症结痰癖、疸黄痈肿。暨口漱以治舌疮。面涂以散损伤积血,及杀鱼肉菜草诸毒。

  至醋既酸(收),又云能散痈肿者,以消则内散,溃则外散,收处即是散处故耳。”。

  提醒您:醋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出自《名医别录》。1陶弘景:酢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

  2《唐本草》:酢有数种,此言米酢,若蜜酢、麦酢、曲酢、桃酢,葡萄、大枣、等诸杂果酢及糠糟等酢,会意者亦极酸烈,止可啖之,不可入药用也。

  3《本草拾遗》:药中用之,当取二、三年醋良。

  4《纲目》:米醋,三伏时用仓米一斗,淘净蒸饭,摊冷意黄,晒簸,水淋净。别以仓米二斗蒸饭,和匀入瓮,以水淹过,密封。

  药材基源:为用高梁、米、大麦、小米、玉米或低度白酒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亦有用食用冰醋酸加水和着色料配成,不加着色料即成白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negar。

  化学成份醋含乙酸(aceticacid),含量3%-5%。还含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acetoin),二羟基丙酮(dihydroxyacetone),酪醇(tyrosol),乙醛(acetaldehyde),甲醛(formaldehyde),乙缩醛(acetal),琥珀酸(succinicacid),草酸(oxalicacid)及山梨糖(sorbose)等。

  1杀虫作用体外试验,0125%-025%乙酸与原头蚴接触后可在2-3min内出现皮层起泡,起刺,皮层分离,溶解及虫体发暗,钙粒减少等形态结构变化。5-10min内可达到100%杀死原头蚴的效果。

  原头蚴经药液处理10min后,给小鼠腹腔接种,均未发育成棘球坳。

  2抗菌、抗病毒作用乙酸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致病菌,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功能主治散瘀消积。止血。安蛔。解毒。主产后血晕。症瘕积聚。**。衄血。便血。虫积腹痛。鱼肉菜毒。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ml。或浸渍。或拌制。

  外用:适量,含漱。或调药敷。或熏蒸。或浸洗。

  注意脾胃湿重,痿痹、筋脉挛者慎服。

  附方1治产后血晕:用铁器烧红,更选淬醋中,就**之鼻以熏之。(《随息居饮食谱》)2治一切积聚,不拘远年近日皆治之:京三棱四两(醋煮,切片,晒干)川苇二两(醋煮,微软,切片),大黄半两(醋湿纸裹,火煨过)。

  上三味,同为末,水煮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病甚者一月效,轻者半月效。(《普济方》醋煮三棱九)3治症瘕:鳖甲、诃子皮、干姜各等分。

  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空心自汤下。(《医学入门》醋鳖丸)4洽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

  (《日华子本草》)5治黄汗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汗沾衣,色正黄如檗汁,脉自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上三昧,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着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金匮要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6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枣许服。

  (《千金方》)7治疝气冲痛:青皮、小茴香各五钱,以米醋一碗煮干,加水二碗,煎八分,温和服。(《林氏家抄方》)8治霍乱转筋入腹:酢煮青布塌之,冷复易之。

  (《千金方》)9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计,围四畔,一日上十余次。(《方脉正宗》)十治诸肿毒醋凋大黄末涂。

  (《随息居饮食谱》)11治乳痈坚:以罐盛醋,烧石令热纳中,沸止,更烧如前,少热,纳乳渍之,冷更烧石纳渍。(《千金方》)12治少阴病,咽中伤**,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洗、被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伤寒论》苦酒汤)13治锁喉风,胀闷不通:土牛膝捣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逐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

  (《本草汇言》)14治牙齿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一升,取半升,含漱,(《肘后方》)15治牙疼:陈醋四两,花椒二钱。水煎,去椒含漱。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16治汤火伤:醋淋洗。(《随息居饮食谱》)。

  1《本草衍义》:醋,酒糟为之,有米醋、麦醋、枣醋。

  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居中常得醋气则为佳,醋超血也。

  磨雄黄涂蜂茧,亦取其收而不散也。

  2《纲目》: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素养气中无非取其酸收之意,丽又有散瘀、解毒之功。

  3《本草经疏》:醋惟米造者入药,得温热之气,其味酸,气温无毒。酸入肝,肝主血,血逆热壅则生痈肿,酸能敛壅热,温能行逆血,故主消痈肿。

  其治产后血晕,瘕块血积,亦此意耳。散水气者,水性氾滥,得收敛而宁谥也。

  杀邪毒者,酸苦涌泻,能吐出一切邪气毒物也。《日华子》主下气除烦,妇人心痛血气,并产后及伤损,金疮出血,迷闷,杀一切鱼肉菜毒,取其酸收丽又有数疯解毒之功也,故外科敷药中多资用。

  经曰,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凡筋挛偏痹,手足屈伸不便,皆忌之。

  又曰,味过于酸,肝气以律,脾气乃绝,多食酸则肉皱而唇揭。言能助肝贼脾,凡脾病者亦不宜过。

  4《本草汇言》:醋,解热毒,消痈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药也。林氏曰,醋主收,醋得酸味之正也,直入厥阴肝经,散邪敛正,故藏器方治产后血胀、血晕,及一切中恶邪气,率时昏冒者,以大炭火入烫习,内以解米腊沃之,酸气遍室中,血行气通痰下,而神自清矣。

  凡诸药宜人肝者,须以醋拌炒制,应病如神。又仲景《金匮要略》治黄汗,有黄曹白芍桂枝苦酒汤。谭氏治风痰,有石胆散子,俱用米醋入剂,专取其敛正气,散一切恶水血痰之妙用也。

  5《本草求真》:米醋,酸主敛,故书多载散疯解毒,下气消食。且同木香磨服,则治心腹血气诸病:以火淬醋入鼻,则治产后血晕。月合外科药敷,则治瘕结痰癖、疸黄痈肿。暨口漱以治舌疮。面涂以敬损伤积血,及杀鱼肉莱蕈谐毒、至醋既酸(收),又云能散痈肿者,以消则内散,渍则外散,收处即是散处故耳。

  6《别录》: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

  8《本草拾遗》:破血运,除症块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心中酸水痰饮。

  9《日华子本草》:治产后妇人并伤损,及金疮血运。下气除烦,破症结。治妇人心痛,助诸药力,杀一切鱼肉菜毒。

  12《纲目》:散瘀血。治黄疸、黄汗。

  13《本草备要》: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

  14《医林篓妥》泻肝,收心。

  治率昏,醒睡梦。补肺,发音声。杀鱼虫诸毒,伏蛔。

  15《会约医镜》:治肠滑泻痢。

  16《本草再新》:生用可以消诸毒,行湿气。制用可宣阳,可平肝,敛气镇风,散邪发汗。

  17《随息居饮食谱》: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诸毒。

  18《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结核病之盗汗,为止汗药。又伤寒症之肠出血,为止血药。

  1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关闭门窗,取适量醋(每立方米空间用2—10ml)用1-2倍水稀释后加热蒸熏,次l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3-6天。

  某年春冬,某部队先后有13个连队发生流感,其中12个连队经用此法后第2天即抑制了流行。而另一连队未曾应用,结果2天后有60%的人染病,于第3天应用此法后便很快控制了蔓延。在流脑流行湖间,鸭对84名带菌者行食酣熬照,每日2次,连续10天,结果带菌者全部转为阴性。

  经试验,食醋蒸熏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食醋对中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5种细菌也有杀菌作用。

  2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取米醋2斤,鲜猪骨1斤,红、白糖各4两,置锅内共煮(不加水),至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

  **每次30—40ml,小儿(5一10岁)10一15ml,每日3次饭后服。1个月为一疗程,慢性者可服2—3个疗程。

  对有高热者中适用。据3例观察,服药40-60天后均告恢复。

  3治疗胆道蛔虫病:按年龄大小顿服酸醋30-50ml或更多,以后视情况可再次服用,直至不痛为止。在疼痛明显减轻的当天或次日,按常规服用驱虫药物。

  观察15例,服药总量为300-500ml。结果12例于两天内完全止痛,3例在3天溶痛亦完全解除。

  4治疗蛲虫病:用食醋治疗58例,经l—3次即愈,无不良反应。

  方法:将食醋用凉开水(稀释(每30ml醋加凉水至100ml),于睡眠前用消毒导**管一根插入内约20cm,然后以消毒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肠内,每次100—140ml(小儿酌减),每日1次。

  5治疗一般外科炎症:取食醋250ml,置搪瓷碗中加热,沸后加入乳香、没药末各6g,边搅拌边加入淀粉(山芋粉亦可)60g,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于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15cm),候温度降至50C左右时敷于患处,外加三、四层纱布包扎。

  如有伤口,按常规处理,在敷以凡士林纱布后再敷醋膏(勿直接涂于伤口,以免腐蚀扩大)。凡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对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则不适宜。

  临床观察50例,除5例(系寒性脓肿、喉头结核及骨髓炎)无效外,均获治愈。一股在两小时后疼痛开始地轻,广刮、时后开始消肿。

  治愈时间在3天内者16例,6天内看20例,9天内看7例,10天以上者2例。

  6治疗石灰烧伤: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试用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获得良好效果。

  洗后患处的灼热则病及颜面潮红等症状能立即解除。如形成腐蚀性溃疡者,亦可自行结痂愈合。

  乳香和没药,就像「花旗」参和「番」红花一样,都是由外地传入中国,而成为中药的。

  乳香是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的树脂,主产於非洲索马里等地,是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它是一种半透明而带有特殊气味的树脂,古称「薰陆香」,起初用作宗教活动上的香薰,後来才被用作药物。

  至於没药,也是树脂,是橄榄科没药树的树脂,也是主产於非洲。

  乳香没药味苦性温,可以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因为两药功效相似,中医师常一并使用,在处方上写「乳没」,意即「乳香加没药」。乳没应用前一般都要经过炒制去油,增加功效并减少对肠胃的**。

  这种药多用於跌打损伤,是伤科的重要药物。传统伤科中药「七厘散」,就含有乳香没药,当然还有田七血竭等活血疗伤的中药。

  他们有活血止痛生肌的作用,也可以配合其他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如杜仲、牛膝及桑寄生),应用於慢性痛症。他们味苦气浊,有一种令人恶心呕吐的气味,因此不宜多用,脾胃虚弱的人就更要小心。

  除了煎成汤药,乳香没药还可以制成丸散膏丹,不单内服比较方便易用,外用的话则可以减少对身体的**。

  除用於传统的伤科应用之外,乳香没药还有其他作用,配合黄连、金银花、菊花治疗红肿热痛的疮肿「阳症」,例如治疗痤疮的仙方活命饮。配合补气养血中药如人参和当归治疗疮疡愈合缓慢,新肌不长,例如糖**病长者的伤口愈合困难,就可以用到这种配搭。配合当归、丹参、莪术等活血药治疗「症瘕」,即现代医学所指的盆腔良性**如**肌瘤、囊肿(水瘤)、巧克力囊肿等等。

  现代研究证明,乳香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这跟自古以来的临床应用相当吻合。

  乳香没药的古籍描述颇多。

  《本草纲目》内指出「(乳香)消疮疽(既热又痛为疮,不热不痛为疽)诸毒,托裹(促进排脓)护心(保护心脏),活血定痛伸筋」、「(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乳香、没药,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故凡心胃胁腹肢体关节诸疼痛皆能治之。

  外用为粉以敷疮疡,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开通(即行气)之品,不至耗伤气血,诚良药也。

  」以前的古人,一般都是死於传染病、外伤及皮肤感染,当归人参对贫苦大众的帮助不大。


好文探索:家里熏醋 真的可以杀菌防感冒?


  最近,杨琼时常在家能闻到一股酸味儿,一问究竟,原来是妈妈在家熏了醋,她说这样做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预防感冒。对此,杨琼不解地说:“天天喝醋效果岂不是更好”在家里熏醋,真的可以杀菌防感冒吗。

  “我以前最喜欢吃醋了,现在看到醋就想到熏醋的那股味道,很不舒服。

  杨琼口中的“熏醋”就是自己的妈妈的“成果”两个月前,27岁的杨琼从成都回到重庆工作,和父母居住在九龙坡区陈家坪附近的老房子里,“不知道我妈从哪里得知的熏醋可以杀菌消毒,半个月一大熏,几天一小熏。

  ”杨琼说,妈妈每次大熏时,会用电饭锅熏,一次要熏掉半瓶醋。不仅如此,还隔几天就在家里的加湿器里倒一点醋小熏一下。

  “不但经常在家熏醋,每次熏的时候她还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比如熏卧室的时候,她就在客厅干活,熏好后还要关着门密闭一段时间,才换另一间房间去熏。

  ”杨琼说,刚熏完醋的那一两天,弄得家里的被子都是一股醋味儿,晚上睡觉都不舒服,“还好衣服挂在柜子里,第二天气味儿就散去了,不然我就成了‘一瓶行走中的醋’”。

  “从没听说过醋还有消毒杀菌的神奇功效,天天喝醋效果岂不是更好我也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很多都说熏醋没有消毒杀菌的效果。但我妈却觉得每次熏醋之后感觉很不错,这个冬天都没有感冒。

  ”杨琼觉得,妈妈这完全是心理作用。

  熏醋不能预防感冒反而可能**呼吸道。

  她表示,醋酸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食用醋的醋酸浓度都很低,熏醋就自然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也不能预防感冒。反而,熏醋一般**性气味儿都比较大,还可能**呼吸道,特别是本身就有呼吸系统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还可能会诱发出**。

  冬天人们以为室外比较冷,于是在家就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保证室内温度,来预防感冒,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陈红表示,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化学物质,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0多种,一直关紧门窗,空气当中就会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等,不通风就更容易感冒。

   一般家庭早晚家里都要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另外,冬天预防感冒,要适量的多喝水、多运动,运动后衣服汗湿之后要立马更换。

  冬季,我们不仅要预防感冒,更应该注意养生,该如何养生才是正确的呢对此,重庆大学附属****中医**治疗中心主任王维有一些小建议:。

  1、头部注意防风,但保养不宜过暖。

  睡觉时不可卧于有风之处,特别是头不能冲着门窗有小隙漏风处,以免脑部伤风,洗完头发后要及时吹干。另外,头也不宜过暖,头部的**流动完全可以达到调节人体热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不能过分保护,要锻炼身体的抗寒能力。

  而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中老年群体外出时,可以佩戴厚薄适中的帽子和围巾。

  多吃养阴滋润食品,少吃咸食。冬天气候干燥,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现象,可以通过食疗达到滋阴润燥的作用,如银耳、百合、梨子、甘蔗、薏仁、牛**、白菜、萝卜均是冬季滋阴润燥佳品。

  另外,冬季尽量少吃咸食,适当多饮水。

  泡脚不要超过20分钟,水温45℃左右即可。泡脚可以**足部穴位,从而使身心放松,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疲惫,改善睡眠质量。

   泡脚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长时间泡脚会出现头晕、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一般泡脚时间最多不要超过20分钟,以脚背泛红,微微出汗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冬天泡脚的水温保持在45℃左右即可,水温过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水温过高人体无法耐受,糖**病患者脚部皮肤不敏感可适当降低水温,避免烫伤。

  另外,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压者、常头晕者等人群不适宜长时间泡脚。热水导致全身血管的扩张,可能会引起心脏及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会增加发病风险。

  4、颈肩腰部保养要注意。

  睡觉时枕头高度以颈部平直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久坐者最好2~3小时起身活动10~20分钟,或者每隔半小时抬头、伸脖,做做扩胸运动。久坐时,可在腰部垫一个小枕头,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线,以减少对腰间盘的伤害。


精选问答:


  1、日常烹饪中加点醋杀菌防腐吗?

  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醋香味美,又能治病健身,从古至今被人们所喜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还含有少量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等有机酸。所以醋能使人增加食欲,帮助消化。还有较好的杀菌、抑菌作用。

  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食用价值,有人说它是营养强化剂,一点不夸张。在烹调菜肴时加点醋,可以使食物中的水溶性 B 群维生素和维生素 C 的化学结构稳定,不易因烹煮而破坏,从而保护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醋既能使菜肴脆嫩爽口,同时又能促进食物中的铜、锌、铬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和吸收;醋还能溶解植物纤维和动物骨质,烧鱼、炖肉、熬汤时放些醋,不仅能解除鱼腥,使其肉烂味香,而且能溶解食物中的钙质,以利於身体的吸收利用;食用海带,先放几滴醋用水煮一下,海带可变得柔软可口;食用油腻食物时,加点醋或沾醋吃,就不感到腻口;醉酒的人,喝几口醋可解酒。

  醋有哪些药用及保健作用呢?醋对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流行性感病毒等都有一定杀菌作用;醋还可治病,如醋或醋泡中药可治疗体癣、手足癣;喝醋可驱除肠道蛔虫。另外,醋能杀菌和抑制细菌繁殖,可预防肠道传染病,所以,夏天吃凉拌菜时适当放些醋,不但味鲜可口,而且可帮助杀菌。冬春季节经常食醋,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炒菜为什么放醋?

  1、醋不仅可以祛膻、除腥、解腻、增香,还能保存维生素,促进钙、磷、铁等溶解,提高菜肴的营养价值。做菜时放醋的最佳时间在两头,即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或菜肴临出锅前加醋。“炒土豆丝”等菜最好在原料入锅后加醋,可以保护土豆中的维生素,同时软化蔬菜;而“糖醋排骨”、“葱爆羊肉”等菜最好加两次:原料入锅后加可以祛膻、除腥,临出锅前再加一次,可以增香、调味。 2、很多人喜欢炒菜的时候放点醋提味,但如果炒绿色蔬菜时加了太多醋,菜色就会变得褐黄,而炒土豆丝、藕片等黄、白色菜肴时加醋却没有反应。这是因为,绿色蔬菜中含大量的叶绿素和镁,加醋后,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这种重要的营养素就被“偷”走了。 烹制绿叶蔬菜时,不要放太多醋,最好不放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