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霉用什么药(防水霉用什么药)
多菌灵加霜疫清请输入你的答案番茄叶霉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上为害较重。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lm叽,病叶率达60%以上,造成严重损失。
1、病害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
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2、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中黄枝孢霉侵染所致。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病害发生主要与温湿度有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其中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在22℃的温度条件下,只要叶面持续4h有水膜,即可诱发病害。若棚内温度为20一25℃,相对湿度大于90%,3天内叶霉病可以从无到有,并且严重发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内可致毁棚、绝产。弱光照利于叶霉病的发生。
3、防治技术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推广的品种中高抗叶霉病的有佳粉15、佳粉16、佳粉17、中杂7号、沈粉3号、佳红15等,可因地制宜,选用种植。
3.2播前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浸种30min,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处理完后,最好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表附着的病原体,再阴干播种。
3.3合理安排棚内作物轮作
大棚栽培番茄,最好统一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茄科蔬莱进行三年轮作,可有效排除土壤中残存的菌源。
3.4温室消毒
在难于轮作换茬的棚内,栽苗前按每37立方米空间用0.25吨硫磺粉和0.50kg锯未混合,分装几处点燃,密闭熏闷24h杀菌,一天以后再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平方米用0.25kg的剂量熏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土表消毒。
3.5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除湿,连阴雨大和发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初见病叶时及时摘除病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
3.6高温闷棚
选择晴天中午时间,密闭大棚升温至30~33℃,并保持2l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3.7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最好采用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法用药,亦可采用喷雾方法施药。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应在傍晚时喷洒粉尘剂或施放烟雾剂。常用的粉尘剂有5%加瑞农粉尘剂、5呢百菌清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10%敌托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kg,7-8天1次;常用的烟剂有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300g,喷雾施药应在发病初期,以上午用药为宜,先摘除病叶,再喷洒药液,要注意叶背面用药。可用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7-8天1次,连喷2-3次。大棚番茄高密度强矮化栽培选用高产、优质大果型的白果强丰,具有生产势强、产量高、果型美观、表面光亮、品质好等特点。也可采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佳粉1号良种。
为了提前定植,做好温室育苗,12月上中旬播种,苗龄70~80天。播种后白天室温28~30℃,夜间18~20℃。出苗后逐渐降低温度,白天室温保持23~256℃,夜间12~15℃。避免幼苗徒长,防止低温高湿以控制苗期病害发生。幼苗生长期要增施磷肥,提高转化酶的活性,使茎叶积累更多的糖分,增强耐寒性和促进花芽分化。在分苗后提高地温,促发新根;缓苗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8~10℃,使幼苗定植前受到低温锻炼,以提高细胞液浓度,叶片肥厚,节间短,根系发达,幼苗健壮。
大棚于3月上中旬选晴天上午定植。亩施腐熟的优质混合有机肥5000千克,亩增施磷酸二铵15千克做基肥。精细整地,做成12米宽的畦,按40厘米宽开3条沟,沟深12厘米,沟内浇水,进行浆栽。株行距25厘米×40厘米,亩定植6000株。或是采用改良地膜卧式栽培,做成宽85~90厘米的平畦,然后,按30~35厘米宽开2条定植沟沟深20厘米,在沟内按25厘米的株距定植,将功苗按逆水方向卧栽,覆土后灌定植水,全畦覆膜。这样地膜在畦埂的支撑下,给幼苗造成了温暖的小气候,促进缓苗早发,亩保苗6000~6200株,密度比原来增加2000余株。定植后5~6天内,尽量闭棚。可采用大棚北端用草帘,棚内多层覆盖等措施,提高棚温,促进缓苗,逐渐通风,调节温湿度,白天25~28℃,夜温13~15℃。对改良地膜卧式栽培的番茄,当小苗生长点触及到塑料薄膜时,为防止高温烧苗,用小刀片及时割t字眼放风。3~4天后,将幼苗生长点从小眼领出膜外。然后,将膜沉到沟底,用土封严放风眼,形成高畦沟栽,促使幼苗顺利生长。在蘸化后至第一穗果长至2厘米时,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第二穗果膨大时再追一次肥。每次亩追尿素20千克左右,也可用05%的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每10天1次。
高密度强矮化栽培主要以群体争高产,强矮化两穗果封顶。在植株侧芽长出后及时摘除。当一穗果形成,第二穗果花已开完约7天摘心封顶,要在花序上方留2片叶,及时疏果,每穗果留3~4个,每株约7~8个。经过整枝摘心后,减少植株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转移到果实中去,促进果实早熟。
开花期用15~20ppm2,4—d蘸花或用30~50ppm的番茄灵喷花序,可明显提高番茄座果率,又能加快果实生长,提高前期产量。二是当第一穗果达白熟期,使用40%乙烯利以1∶10配成溶液涂抹番茄托,7天即可成熟,又可保证第二穗果生长膨大不受影响。当第二穗果达白熟期后,用40%乙烯利500~600倍液喷施果实,并灌水闷棚,提高棚温,可促使番茄集中早熟。大棚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发生较普遍,必须在番茄初花期用10%速克灵每亩25克进行烟雾剂熏棚,或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和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5天交替喷施或熏1次,连续2~3次。同时加强通风换气,降温排湿,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棚室蔬菜施放烟雾剂四注意棚室蔬菜施放烟雾剂,方法简便,省工、省力、防效高,效果好。但施放时要注意以下4点。
1、剂量适当棚室内施放烟雾剂的用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用量过高浪费药剂,加重污染;用量过低,达不到理想防效。所以,应选择最佳使用剂量。如防治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可选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200~250在,每7~10天燃放一菌清烟雾剂,每亩用200~250克,每7~10天然放一次,共放3~4次。
2、时间准确由于烟雾沉积具有拒避热体的特性。在日光照谢下施放效果不佳,在傍晚日落后施放效果最好。
3、方法科学棚室蔬菜施放烟雾剂,方法科学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棚室内燃放烟雾剂的位置要均匀合理,使烟弥温整个棚室空间;燃放时要从里向外用暗火点燃,着烟后密闭棚室过夜;待次日经过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
4、安全施贮施放烟协和剂的棚室内,不可存放易燃易爆的物品;未经通风,不可进入棚室内劳作;烟雾剂不可与棚膜及蔬菜等同贮。
各位大神~叶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叶霉病,为害叶片晰的微黄色褪绿斑,叶片背面出现灰白色转为紫灰色的致密绒状霉层。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并连片,叶片卷曲干枯。
可以用,腐霉利,氨基嘧霉胺,异菌脲,恶霜锰锌,啶菌恶唑等,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次。加强通风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