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条锈病晓燕3号
小麦抗条锈病晓燕3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新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农民们头疼的难题。而针对小麦条锈病这一病害,晓燕3号的出现为农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晓燕3号:小麦条锈病的“克星”
晓燕3号是由中国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对条锈病具有高度的抗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率,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
晓燕3号的优势
晓燕3号相比其他小麦品种,具有以下优势:
(一)高度抗病性
晓燕3号的抗条锈病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小麦品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率,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适应性强
晓燕3号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三)品质优良
晓燕3号的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小麦品质的不断提高要求。
晓燕3号的推广应用
晓燕3号作为一种新型的小麦品种,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晓燕3号能够有效地解决小麦条锈病的问题,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晓燕3号的推广应用也能够促进我国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
小麦抗条锈病晓燕3号: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一:
答:晓燕3号的抗病机理主要是通过抗病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条锈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小麦对条锈病的抵抗能力。
问题二:
答:晓燕3号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土壤,合理施肥、浇水和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问题三:
答:晓燕3号相比其他小麦品种,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对条锈病的高度抗性,以及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
问题四:
答:晓燕3号的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以有效地解决小麦条锈病的问题,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
问题五:
答:晓燕3号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推广种植,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