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草胺十嗪草酮使用方法 乙草胺的使用说明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242 次
乙草胺十嗪草酮使用方法 乙草胺的使用说明

乙草胺十嗪草酮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能有效控制多种杂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使用乙草胺十嗪草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一、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2.在使用前要确保天气适宜,不能在风力较大、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使用。

3.使用前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并按照规定浓度配制好药液。

4.使用时要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避免接触药剂。

5.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药液喷溅到作物以外的地方,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注意事项

1.乙草胺十嗪草酮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使用时要保持药剂与水源、食物等的距离,避免污染水源和食物。

3.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储存,防止儿童误食或接触。

4.使用后要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防护用品,避免药剂残留。

5.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疗帮助。

三、常见问题


1.乙草胺十嗪草酮对哪些杂草有较好的效果?

乙草胺十嗪草酮对多种杂草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包括一年生草本杂草、多年生草本杂草、灌木杂草等。

2.使用乙草胺十嗪草酮对农作物有影响吗?

乙草胺十嗪草酮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并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

3.使用乙草胺十嗪草酮需要注意哪些环保问题?

使用乙草胺十嗪草酮时要注意环保问题,避免药剂污染水源和土壤,同时要注意药剂的储存和处理。

4.乙草胺十嗪草酮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有什么要求?

乙草胺十嗪草酮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要根据药剂的浓度、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病虫害的情况等因素确定,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5.使用乙草胺十嗪草酮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

乙草胺十嗪草酮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药剂。如果误食或接触,应立即就医。

相关拓展:

问:种植地黄用什么苗前除草剂?

种植地黄用苗前除草剂,可每亩用乙草胺80至100g兑水30至40kg,均匀喷施地面即可(严禁反复喷施)。

地黄苗前不能用二钾戉灵(应为二甲戊灵)。

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中活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并可兼除部分鳄叶草。乙草胺单剂主要用于旱地,其复配制剂则大量而无影响地在水田应用。乙草胺是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的高效早田选择性芽前封闭除草剂,适合在大豆、玉米、花生、马铃薯、向日葵、油菜、芝麻、萝卜、甘蔗等农作物上使用,也可以在果园及其他豆科、茄科、菊科和伞形科作腔宽昌物上使用,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

防治对象

可防除稗、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藜、繁缕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但对成株期杂草无效。

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掉。

使用方法

大豆田:大豆播前或播后芽前,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0.05至0.07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至0.15升(南方地区);90%乙草胺乳油0.083至0.09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5至0.2升(东北、华北、西北有机质含量6%以下地区);90%乙草胺乳油0.11至0.15升或50%乙草胺0.2至0.27升(有机质含量6%以上的东北区),每亩对水30至50千克,干旱可适当加大水量浅混土2至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碑草等效果显著。由于乙草胺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乙草胺可与嗪草酮或豆磺隆等现场桶混或用43%乙·氯乳油每亩186至248克或20%乙·氯可湿性粉剂20至40克。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对大豆无影响。

花生田: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华北、华中地区170至200毫升,华南100至125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75至10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花生无影响。

玉米田:玉米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胶乳油东北地区每亩120至250毫升,其他地区100至150毫升,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至100毫升,喷液量30至50千克。土湿度适宜对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好。对防除阔叶杂草效巧哪果略低,可选用乙草胺与阿特拉津或嗪草酮混用,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

油菜田:油菜移载前或移栽活棵后做土壤处理。每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至100毫升水30千克,对牛繁缕、碎米芥、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对油菜无影响。

水稻田:插秧田(30天以上大田秧)插后3至5天,稗草出土前至1.5叶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至15毫升,拌细沙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至5厘米伍扒,保持5至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神草及某些阔叶草。通常采用乙草胺与磺酰脲类的苄嘧磺隆混剂如苄·乙混剂或苄·乙·甲混剂,除草谱宽,一次性除草。

问:大豆田除草剂产品介绍及其使用方法

大豆田除草剂是大豆田除草必备产品,对于防除各种杂草有非常好的效果。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大豆田常用除草剂产品,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详情如下:


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从防除的意义上可将大豆田杂草分为三大类,即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常见的主要杂草种类有: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黍、马唐、野燕麦等。
一年生阔叶杂草:主要有藜(灰菜)、苍耳、反枝苋、龙葵(黑星星)、风花菜、铁苋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鬼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鸭跖草(兰花菜)、苘麻、繁缕、马齿苋、猪毛菜、菟丝子等。
多年生杂草:主要有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等。
大豆田杂草自播种开始至8月上旬均有发生。从播种至5月末,早春杂草占优势,从6月上旬开始则以一年生晚春杂草占优势。近几年鸭跖草、狼巴草、酸模叶蓼、苍耳、龙葵、风花菜、苘麻、苣荬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已逐渐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小蓟、苣荬菜、鸭跖草被称为“三菜”,成为大豆田杂草防除的难点。


大豆田除草剂产品介绍
大豆田苗前常用除草剂
乙草胺(50%乙草胺、90%乙草胺、90%圣农施、90%禾耐斯)
乙草胺一般用做土壤处理,可在播前或播后苗前使用。播后苗前最好在播种后出苗前3—5天施药。需要注意的是在大豆拱土期施药会造成药害,特别是在同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混用的情况下,大豆拱土期施药,可能会造成减产。土壤封闭除草剂用药量应根据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而调整。
氯嘧磺隆(豆黄隆、豆草隆)
氯嘧磺隆在大豆苗前、苗后均蔽掘可使宏绝核用,但苗后使用易产生药害,一般不提倡使用。通常用于大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3—5天每公顷用20%氯嘧磺隆60—75克。氯嘧磺隆主要用于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可防除苍耳、狼巴草、鼬瓣花、香薷、苘麻、蓼、藜等杂草,对大蓟、问荆、卷茎蓼及禾本科杂草有抑制作用,对繁缕、鸭跖草、龙葵药效差。


嗪草酮(赛克、甲草嗪)
嗪草酮一般在大豆播后出苗前3—5天做土壤处理。嗪草酮主要防除苋、狼巴草、藜、蓼、繁缕、苍耳等多种阔叶杂草。
异恶草松(广灭灵、田得济、豆草灵)
异恶草松可用于大豆播种前、播后苗前封闭除草,也可用于苗后早期茎叶处理。可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金狗尾草、龙葵、香薷、水棘针、马齿苋、苘麻、野西瓜苗、藜、蓼、苍耳、狼巴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小蓟、大蓟、苣荬菜、问荆有一定抑制作用。
草甘膦(农达、可灵达、好立达、农民乐)
适用新开荒地以及其它多年生杂草多的地块防除早春杂草。待杂草出齐后大豆出苗前2—3天喷施草甘膦,可防除已出土的多年生杂草,不仅能达到有效防除杂草的目的,而且草甘膦内吸传导作用强,能杀死植物的地下部分,从而减轻第二年的危害。
大豆田苗后常用除草剂
虎威(氟磺胺草醚)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施药后大豆叶片上会有触杀性药害斑,是正常现象,对大豆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新生的叶片就没有药害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使用了虎威的大豆田后茬种植玉米时出现了较严重的残留药害,在使用虎威时一定不要超量,严格控制在推荐剂量范围内。需要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
苯达松(灭草松)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对苍耳有特效,对大豆安全。需要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
杂草焚(三氟羧草醚)防除阔叶杂草的除宏衡草剂,杀草谱较广,施药后大豆叶片上会有触杀性药害斑,药害比虎威稍严重,是正常现象,对大豆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新生的叶片就没有药害了。需要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
克阔乐(乳氟禾草灵)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杀草谱较广,施药后大豆叶片上会有触杀性药害斑,药害比杂草焚稍严重,是正常现象,对大豆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新生的叶片就没有药害了。需要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
拿捕净(烯禾啶)、收乐通(烯草酮)、精稳杀得(精吡复禾草灵)、高效盖草能(高效氟吡甲禾灵)、精禾草克(精喹禾灵)这五种都是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除草效果相近,防除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时,需要用高剂量或加倍量。


大豆田如何科学使用除草剂
(一)针对作物田间杂草种类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任何品种除草剂都有其一定的杀草谱,有防阔叶的,有防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也有部分窄叶、阔叶草兼防的,但一种除草剂即使再好也不可能有效地防治田间所有杂草,所以,使用除草剂之前要弄清楚田间有些什么杂草,要分清哪些是主要杂草哪些是次要杂草,要根据主防田间
主要杂草兼防次要杂草的原则来选择除草剂。如用杂草焚、普施特防治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藜、苋、蓼、苍耳、香薷、苘麻、龙葵等效果很好,但田中苣荬菜,刺儿菜等多年生阔叶杂草也同时多时,选用杂草焚、普施特防治阔叶杂草就不行了,就应选择阔草清、耕田易、广灭灵、金镰刀等防治田中阔叶杂草,才能控制住田中的苣荬莱、刺儿菜。在使用除草剂前,必须调查了解田间杂草种类,有针对性用药,不要看人家打什么药,你就打什么药。
(二)土壤特性决定土壤处理除草剂的用量和药效。土壤特性主要是指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四方面。粘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胶体(胶粒是土壤中含有的有机无机微细颗粒)的吸附能力强,除草剂被吸附的比较多,应酌情使用推荐药量范围内的高量,以保证除草效果;而砂性土壤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其吸附能力较弱而易产生淋溶,应酌情使用推荐剂量中的低量,以避免产生药害。
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被土胶体吸附的除草剂进行解吸附而释放于土壤溶液中被杂草吸收;土壤墒情不好,被土壤胶体牢固吸附的除草剂不能释放到土壤溶液中被杂草吸收,除草效果就差。如果土壤墒情不好且没有灌溉条件时,不要强行进行土壤封闭灭草,而应改为苗后茎叶处理。
土壤封闭处理时整地质量一定要好,要整平耙细不要有大土坷垃,这样喷药后才能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等到杂草出土后接触药膜而死。如果整地质量不好就会影响药膜的形成,从而影响除草效果。
(三)喷药时期的正确选择。化学除草时,适宜土壤处理时就土壤处理,不适宜土壤处理时就等苗后茎叶处理。用药一定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大多对杂草幼芽有效,施用过晚有些杂草已出土,除草效果就不会很好,一般说播后3--5天内必须施完药。施药时土表干燥,除草剂易被土壤颗粒紧密吸附,需用灌水、降雨使除草剂淋溶到0--5cm土中发挥药效,或用机械混土到达2--5cm土中发挥药效。苗后茎叶除草剂施用应适当偏晚些,但也不可过晚,一般说在大豆苗后2--3叶期,杂草2--4叶期施药,施药过早杂草出苗不齐,后出苗杂草还需再次施药或采取其它灭草措施(当然象普施特、异恶草酮这样既可用于土壤处理又可进行茎叶处理的药剂除外);施药过晚,杂草大,抗性就强,药效会明显降低,且某些除草剂施药过晚,药量就得相应适当增加,这样对作物也不安全。
另外,有时为了抢农时,喷药时赶上下雨也是常遇到的事,尤其是在大面积生产中,不同的除草剂由于其理化性质与加工剂型不同,喷药后至降雨所需间隔期存在着差异,喷药前应密切注意当地的气象预报,力争雨前一天喷完药。这样杂草既可以充分吸收药剂,吸收药剂后又可以加快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且雨后杂草生长发育快抗药性也差,除草效果也好。一般情况下克阔乐喷药后0.5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扑净、收乐通、金豆、普施特喷药后1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虎威、苯达松(排草丹)、宝成喷药后4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阔草清杂草焚喷药后6小时遇雨不影响药效。
(四)兼顾前后茬作物选择适当的除草剂,避免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伤害。近年来,由于忽视除草剂土壤残留毒害而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涉及水稻、蔬菜、瓜类等多种作物。目前大豆田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普施特、氯嘧磺隆、广灭灵、阔草清等,在使用中应特别关注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后茬不同作物的安全性问题。
种植玉米要选上年没有过氯嘧磺隆的地。种植水稻(包括苗床土)要选上年没用过咪草烟、氯嘧磺隆的地。种植小麦要选上茬用异恶草酮每亩有效成分不超过50g的地。种植甜菜要选前4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咪草烟,前2年没用过唑嘧磺草胺、咪草烟,上年没用过高渗氟磺胺草醚的地。种植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白菜、萝卜)要选前3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咪草烟的地。种植马铃薯要选3年没用过咪草烟、氯嘧磺隆的地。种植南瓜、西瓜、西葫芦、黄瓜要选前3年没用过氯嘧磺隆及咪草烟的地。
另外,也要相对地看待长残留性除草剂的使用,有些除草剂防效很好,可以通过改变施用方法避免长残效的危害。如:普施特为长残留性除草剂,我们只用它进行茎叶处理,并且茎叶处理时与杀草谱相近的其它除草剂减半药量混合使用,也可通过添加喷雾助剂的方法来减少原药的用量或采用茎叶苗带施药的方法尽量减少除草剂进入土壤,就不会产生长残效问题。
(五)除草剂的科学混用及喷液量问题。为了扩大杀草谱,除草剂要经常混合使用。混用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混用的几种除草剂不应有拮抗作用,如果有拮抗作用而降低药效应,最好不要混用,如25%金镰刀水剂防治鸭跖草、苣荚菜、问荆、刺儿菜等效果好、但不能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氯嘧磺隆、宝成、宝收等)混用;混用的药剂如果有显著增效作用的应酌情适当降低用药量;如果混用既没有拮抗作用也没有增效作用,杀草谱不同的药剂按正常用药量用药,杀草谱相同的除草剂可酌情减半用药。
喷液量在目前生产上主要存在问题是在干旱条件下误认为应加大喷液量,喷液量由传统的150--200L/公顷提高到300--400L/公顷,其实,喷液量不是越大越好,苗前施药200L/公顷左右为宜,如每公顷喷1000L,仅相当于降雨0.1mm,既不经济又无助于药效发挥;苗后茎叶处理喷液量同样也不宜过大,因为喷液量大,雾滴就易大,雾滴过大药液就易从杂草叶面滚落而失去药效,喷液量在100--130L/公顷左右为宜,喷药时如土壤严重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苗后茎叶施药要加入喷液量,0.5%--1.0%的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笑宝或信得宝,不仅可降低30%用药量,还可获得稳定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