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白粉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145 次
小麦锈病白粉病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小麦锈病和白粉病。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主要分为条锈病、黑锈病和褐锈病三种类型。锈病在小麦生长期间会对叶片、茎秆和穗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主要在小麦生长初期出现。白粉病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方法

针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用抗病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排水和光照条件
  • 定期喷洒杀菌剂
  • 采用轮作和间作等措施,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相关拓展:

问:小麦的白粉病和锈病用什么药最好

播前用25%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

(1)症状与侵染循环
  小麦锈病分条锈、叶锈、秆锈三种类型。三种锈病的简单识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褐斑。条锈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孢子堆呈鲜***、较小、排列整齐成长条状。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很少发生,孢子堆呈桔***至赤褐色,散生于叶片上。秆锈病主要危害麦秆、叶鞘,叶片、麦穗也有发生,孢子堆大、呈褐色、椭圆形,周围有破裂翻起的麦皮。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麦穗也可发生,病斑梭形、隆起,表面覆有灰白色霉层。
  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茎秆基部,茎基部1—3节的叶鞘上形成椭圆形云纹状灰褐色病斑,抽穗时叶鞘上形成萝卜籽状的菌核,病重时主茎枯死,产生白穗,遇风雨时易倒伏。
  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发生与品种抗性、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弱抗病品种发病重,温度适宜,降水量多,空气湿度高时病害易流行,氮肥施用多,植株旺长,密度高,叶面积系数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2)防治方法:
  (A)选用高抗病品种。
  (B)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控制氮肥使用量;科学灌水,减少无效分蘖,防止植株旺长、田间郁闭,改善田间小气候。
  (C)药剂拌种: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克+“天达种宝”25克,兑水375克,拌麦种10公斤。促进根系发达,幼苗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D)小麦3叶期喷洒600倍“天达壮苗灵”促进根系发育;返青、拔节期,用3000倍96%恶霉灵+600倍“天达粮宝”(粮食专用型“天达—2116”)喷雾,既可增强小麦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能,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产量10—15%,又可防止并减少病害发生。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用井岗霉素+“天达粮宝”或多抗霉素+“天达粮宝”防止有特效。

问: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最特效的药是?啥时候打最好?

小麦锈病、白粉病在小麦返青拔节期防治,使用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或烯唑醇,或氟环唑,或己唑醇,或戊唑.咪鲜胺,或氟硅.多菌灵,或苯甲.丙环唑,或氟硅唑,或腈菌唑,或苯甲.嘧菌酯,或56%嘧菌酯.百菌清等+氨基酸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