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苯隆棉花亩用量(噻苯隆在苗期棉花上的应用)
机采棉栽培技术
1、机采棉合理密植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平均行距38cm、株距9cm、膜间距63cm,亩收获1.2-1.5万株。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2000kg的基础上,按照绿色生产技术要求,每亩化肥最高限量指标为,尿素40kg、磷酸铵25kg、钾肥8kg、同时有针对性的补施锌肥和叶面喷施硼肥。
3、棉田植株的综合调控技术。依据气候、土壤质地、植株长势、品种进行综合调控,以水控、肥控为主,化控为辅。苗期促下控上,蹲苗长根为主,苗期尽量减少滴水。蕾期以稳健生长为主,促控结合,缩节胺化控2-3次,用量由少到多,缩节胺控制在1-3g。花铃期促早开花、早结铃,适时打顶,打顶后化控1-2次,缩节胺用量8-10g。4、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棉花需肥、需水规律,全生育期滴水7-10次,从6月中下旬开始滴水、滴肥,7月中旬重施三次花铃肥,每次尿素6-8kg、钾肥1-2kg;其它滴肥保持尿素3-5kg,钾肥0.5-1kg。
5、有害生物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针对棉花枯黄萎病等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包衣、中耕等措施;针对棉花蚜虫、叶螨等虫害采用农业(秋翻冬灌、清洁棉田、室内花卉灭蚜)、生物(保护利用天敌草蛉、瓢虫,捕食螨)、物理机械(黄板诱蚜、黑光灯诱虫、)等综合防治措施为主,当棉蚜等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对症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化学防治为补充。
6、脱叶剂催熟技术。在棉桃自然吐絮率达到30%~40%时或顶部铃期达到45天时(博州一般在9月10日前后),选择噻苯隆、脱吐隆、乙烯利、增效助剂等药剂脱叶催熟,根据实际需求配制不同用量的的乙烯利进行催熟。不同厂家的脱叶剂因配方不同、含量不同,在使用时按照说明书使用,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量。同时要求施药前停水在7天以上,光照充足,日平均气温16℃以上。在复配时一定要进行二次稀释,注意要现配现用。棉花花铃后期管理要点
博州棉花经过5、6月份的低温影响及7、8月份的高温考验,目前已进入花铃后期,虽然5、6月份的低温造成棉花生长缓慢,但7、8月份的气候条件总体上对棉花生长有利。8月9日、10日,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州棉花伏桃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没有伏前桃的情况下,伏桃平均达到每株5.9个,好于前两年,长势喜人。但也不能盲目乐观,由于前期低温天气棉花生长缓慢,化控工作相对滞后,目前旺长棉田较多,易造成贪青晚熟,当前田管重点需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适时停水
长势稳健的棉田,应在8月25日之前停水,最后一水每亩滴施2公斤尿素,旺长棉田可在8月20日前停水,每亩滴施2公斤尿素,防止后期因缺肥而影响棉铃生长。二、去除无效花蕾,及时整枝
8月20日以桃为界,摘除无效花蕾;8月下旬,人工顺行推株,打去下部老叶、开通风道以增加棉田通风透光,促进早熟。
三、适时喷施脱叶剂
博州地区,应在9月15日前,最低气温在13度以上时及时喷施脱叶剂,否则影响脱叶效果;旺长棉田可加喷乙烯利50克∕亩。四、防治病虫害
秋桃生长期病虫害主要有盲蝽象、棉铃虫、棉叶螨、黄萎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等,应及时调查,及时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