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 小麦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小麦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也可由小麦条锈菌和小麦黑锈菌引起。这些真菌感染小麦植株后,会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或红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合并成大片的锈斑,最终导致叶片凋谢,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对于小麦叶锈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叶锈病的首要方法。抗病品种可以通过选择、育种等手段获得,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可以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
2.做好田间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留茬等病原菌的生长基础,保持田间通风透气,避免湿度过大,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使用农药防治
在小麦叶锈病发生高峰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目前,常用的小麦叶锈病防治药剂有三唑酮、敌草快、甲基硫菌灵等。
4.做好病害监测
及时发现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可以通过田间巡查、病害调查等方式进行病害监测。
小麦叶锈病对小麦的影响有哪些?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红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合并成大片的锈斑,最终导致叶片凋谢。病害严重时,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代谢,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死亡。
小麦叶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空气传播,二是种子传播。病原菌通过风力传播到周围的小麦植株上,或者通过种子传播到下一季小麦生长的田地上,从而引起病害的扩散。
小麦叶锈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小麦叶锈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如果小麦叶锈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粮食供应。
参考文献:
[1]陈瑞元,马明,等.小麦叶锈病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4,29(33):1-7.
[2]黄晓娟,李华,等.小麦叶锈病的病原鉴定及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植物病理学报,2024,43(1):1-8.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叶锈病的预测预警与防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小麦叶锈病的农药防治知识
1.三唑酮
三唑酮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可用于小麦叶锈病、赤霉病、条锈病等的防治。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物质的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使用时应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2.敌草快
敌草快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可用于小麦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的防治。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物质的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使用时应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3.甲基硫菌灵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可用于小麦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的防治。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物质的生长,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使用时应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参考文献:
[1]李亚楠,王春香,等.敌草快、三唑酮和甲基硫菌灵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24,48(3):114-117.
[2]马明,刘立新,等.三唑酮在小麦叶锈病防治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24,40(1):1-4.
[3]王小芹,王华,等.甲基硫菌灵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24,46(2):52-54.
问答拓展:小麦叶锈病是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发病原因包括:越冬的叶锈病病菌量过多、入春后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多、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比较低等。该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病原菌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锈菌属真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萌发侵入适温为15-20℃,发育适温为17-22℃,湿度不低于80%,小麦隐匿柄锈菌可多次重复侵染叶面。
一、小麦叶锈病是什么引起的
1、小麦叶锈病由小麦隐匿柄锈菌侵染所引起。小麦隐匿柄锈菌属真菌界、担子菌(亚)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锈菌属,为转主寄生的长环生活史型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单胞,球形至近球形,黄褐色,表面具细刺,有散生发芽孔6-8个。冬孢子双胞,棒状,顶平,柄短暗褐色,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2、小麦隐匿柄锈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备衡猜入,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萌发侵入适温为15-20℃,发育适温为17-22℃,湿度不低于80%。发病原因包括:越冬的叶锈病病菌量过多;入春之后气温回升快;降水量多;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比较低等。
二、小麦叶锈病的流行规律
1、冬小麦播种早、出拦侍苗早、发病重,一般9月上、中旬播种的易发病。冬季气温仿型高,雪层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发病重。毒性强的小种多,能使小麦抗病性“丧失”,造成大面积发病。
2、越冬菌源多、春季气温高、雨水多,尤其是小麦抽穗前后降雨多,或田间小气候湿度高,叶锈病往往容易流行。
3、中国北方春麦区,小麦叶锈病病原菌不能在当地越冬,因此病菌从外地传来,引起发病。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的发生有哪些规律?
小麦锈病的发生规律:小麦三种锈病均为真菌***害,病害为柄锈菌属的三种不同锈菌侵染而致。小麦叶锈搏袜病以休眠菌丝体在受侵染的冬小麦上越冬,而小麦条锈菌和秆锈菌因不耐低温在承德地区不能越冬,而由外地迁来。
第二年春季,冬麦返青后,越冬的叶锈菌也随之萌动侵染;以后随着温行唤度的提高和春麦的播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及西北地区越冬越夏基地和华北冬麦区通过气流传来的条锈菌和秆锈菌也相继侵染冬麦、春麦引起发病。夏季麦收后,锈菌的夏孢子再经气流传到西南及西北地区的越夏基地的小麦上侵染、越夏。
秋季冬麦出苗后,叶锈菌又可随气流传回本地侵染并在麦苗上越冬。在整个生长季,三种锈病都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的。三种锈病档银凯的发病轻重主要与夏、秋季和春季的雨水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来说,秋季和春、夏季雨水多,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发生就重;反之则轻。
问答拓展: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小麦锈病的病原属于真菌,有条锈菌、叶锈菌、杆锈菌三类,每一类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生理小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