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尿素叶面肥浓度 尿素叶面肥浓度多少合适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033 次
尿素叶面肥浓度 尿素叶面肥浓度多少合适 什么是**素叶面肥浓度

**素叶面肥浓度是指在一定面积内,**素溶液中**素的含量。一般来说,**素叶面肥浓度的标准为2%至3%。

**素叶面肥浓度的优势

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素叶面肥浓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 提高肥效:**素溶液中的养分直接通过叶面吸收,能够迅速补充作物的养分需求,提高肥效。
  • 节约成本:叶面肥的使用量相对较少,能够节约成本。
  • 减少污染:叶面肥不会像土壤施肥一样对土壤造成污染,还能够减少水分蒸发。
**素叶面肥浓度的应用

**素叶面肥浓度的应用一般分为两种方式:

  • 定量喷施: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定量的喷施。
  • 定期喷施: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喷施。
**素叶面肥浓度的注意事项

**素叶面肥浓度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浓度不宜过高:**素叶面肥浓度过高会烧伤作物叶片,影响作物生长。
  • 喷施时间:一般在早上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喷施,以避免高温烧伤叶片。
  • 保持均匀:喷施时需要保持喷洒均匀,避免出现浓度不均的情况。
拓展百科知识

**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除了叶面肥外,**素还可以用于土壤施肥、草坪养护、水处理等领域。

参考资料:
1.《农业肥料应用技术》
2.《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3.《**素的应用与发展》

**素(niàosuān):一种含有大量氮元素的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叶面肥(yèmiànféi):直接喷洒在作物叶面的肥料。氮元素(dànyuánsù):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问答拓展:

1、一千斤水加多少**素?

**素作为含氮量最高的氮肥,通常即可作为基肥,也可作为追肥使用,尤其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施使用目前也是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你说的0.2度或者0.3度的**素,个人理解就是目前生产上经常使用喷施的**素的浓度,即0.2%或者0.3%**素溶液。对于**素配比使用的浓度问题,其实还是比较容易计算的。

0.2%或者0.3%**素溶液,简单说就是每100斤水中加入二两或三两**素完全溶解后就是0.2%或者0.3%的**素溶液。你也可以理解为每1000斤水中加入2斤或者3斤**素溶解后也就是0.2%或者0.3%的**素溶液。所以对于你装30斤水的喷雾器来说,如果配备使用0.2%浓度**素溶液。那么30斤水中加入**素的量就等于30×0.2÷100=0.06斤,由于1斤等于500克,所以0.06斤也就等于0.06×500=30克,即一桶水加入30克(不到1两)**素溶解即可。如果是配备0.3%浓度的**素溶液,则一桶水加入45克**素即可。

同样,如果你有一定量的**素,想配比0.2%或者0.3%的**素溶液。也可以去推算需要的用水量。比如用半斤**素配比0.2%的**素溶液,则需要的用水量=0.5×100÷0.2=250斤,若用6两**素配备0.3%的**素溶液,则需要加水0.6×100÷0.3=200斤。其他浓度使用计算可以以此类推。

总之**素的配比浓度一定准确,不能随意加大**素的用量或者减少用水量,防止**素容易浓度偏大而造成叶片灼烧,或者引起死苗影响生长。同时对于叶面喷施的**素,一定要选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素,以避免作物缩二脲中毒而影响生长。

2、叶面喷施**素浓度过大怎么办?

**素还属于速效肥料的一种,通过施用之后作用快,特别是作为叶面肥使用,通过叶面喷洒很快就能被吸收利用。

如果是喷洒的浓度过高,很容易会造成叶片受害,出现烧叶的现象,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样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一旦出现喷洒的**素水溶液浓度过高,就应马上喷洒清水,冲淡叶片上面的**素水溶液浓度,然后喷洒芸苔素内酯水溶液,用来减轻叶面喷洒**素水溶液造成的伤害。

**素水溶液一般应在清晨8:00以前,或者下午5:00之后,注意避开强光高温的中午,喷洒在叶片上的**素水溶液,温度越高,越容易出现受害。

3、**素灌树根使用浓度?

浇含有**素的营养液到树根,需要稀释85%,即100ML水放15%**素。太浓会烧根

1、禾谷类作物,喷施浓度为1.5-2%,即兑水量为100公斤的清水中加入1.5公斤-2公斤的**素颗粒。花期喷施时,**素的浓度还要再低一些,肥液可喷施5亩...

4、**素兑水标准?

**素加水使用的比例是0.1%-0.3%。

**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素产品有两种。结晶**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素快12倍。

粒状**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硫酸铜和缩二脲反应呈紫色,可用来鉴定**素。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5、十五公斤水兑多少**素可作叶面肥直接喷洒玉米?

用**素叶面喷肥,使用浓度是1%,也就是十五公斤水兑150克**素可作叶面肥直接喷洒玉米

拓展好文:**素叶面喷施,见效非常快!浓度用多少?一定要明白!

  **素是一种速效性的肥料,不仅可用来追肥,还可作为叶面肥使用,用作叶面肥时可以很快被植株吸收,尤其是绿叶植物,最慢七天就可见效!不过叶面喷施时要注意浓度,若是浓度过大,容易出现烧叶现象,影响生长。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素叶面喷施时需要注意的四大要点。

  一、根据作物种类,确定合适浓度。

  种植不同作物时,叶面喷施**素溶液的浓度不同。一般蔬菜类作物,喷施浓度在1-1.5%之间;果树类作物如苹果、梨、葡萄等,一般喷施浓度控制在0.5%为宜;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耐肥性较好,喷施浓度可适当加大,以1.5-2%浓度喷施,增产效果较好。

  二、加入辅助剂,喷施效果事半功倍。

  有些作物叶面比较光滑,叶面喷施的雾滴,不易附着在叶片表面,常因“张力作用”多数形成球形大粒水滴,随着叶片晃动从叶片上滚落,据统计大约有40%的药液从这个途径损失。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入辅助剂,比如有机硅等**剂,还可以加入洗衣粉、洗洁精、白糖等日常生活必须品,目的都是增加药剂在叶片表面的附着力,从而提高药效。

  三、严防**素中缩二脲的危害。

  有很多朋友反应,使用**素叶面喷施后出现肥害,抱怨是浓度过大的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缩二脲含量过高导致的。特别是作为叶面喷施的**素,缩二脲含量绝不可超过0.5%。

  **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据了解,当肥料中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作根外追肥施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均有毒害作用,浓度过高会产生盐害,造成“烧根、烂根”。

  在瓜果蔬菜上长期、单独、连续施用**素,容易造成缩二脲中毒。因此**素应与硫酸铵、碳铵交替使用,配合多元素肥料,协调作物养分。**素使用浓度不可过高,浇根浓度1%-2%,叶片喷施0.3-0.5%为宜。

  四、选择正确的喷施时间。

  在高温、干旱的天气或者炎热的中午均不易叶面喷施**素,以免防止“烧苗、伤叶”。叶面喷施**素要选择清晨或下午4点以后进行,适宜的喷施频率为间隔7-10天后复喷,可快速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缓解作物因根系老化或吸收不足造成的长势弱、长势差等现象。:地生金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