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棚韭菜灰霉病防治 大棚韭菜灰霉病防治措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34 次
大棚韭菜灰霉病防治 大棚韭菜灰霉病防治措施

大棚韭菜灰霉病防治

韭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备受人们喜爱。大棚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给韭菜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是当前韭菜种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灰霉病的症状和危害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韭菜的叶片和花序上。病害初期,叶片和花序上会出现水渍样的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变成灰色,感染严重的叶片和花序会干瘪变黑。灰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防治措施

1.清理病残体: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菌在田间的传播。

2.增强通风:大棚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湿度,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3.控制温度:大棚内要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减少病菌的繁殖。

4.喷洒药剂:可以选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

三、相关问题拓展

问题一:大棚韭菜灰霉病是什么?

大棚韭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韭菜的叶片和花序上。病害初期,叶片和花序上会出现水渍样的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变成灰色,感染严重的叶片和花序会干瘪变黑。

问题二:大棚韭菜灰霉病的症状和危害是什么?

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花序上出现水渍样的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并变成灰色,感染严重的叶片和花序会干瘪变黑。灰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韭菜的生长和产量,严重时还会导致韭菜的死亡。

问题三:如何预防大棚韭菜灰霉病?

预防大棚韭菜灰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清理病残体,增强通风,控制温度,喷洒药剂。

问题四:如何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

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可以采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

问题五: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空气湿度、温度、病菌的传播等因素有关。

问答拓展:韭菜灰霉病应怎样防治?

韭菜灰霉病也叫韭菜白点病和腐烂病,是冬季棚室韭菜的主要病害病原为真菌可致叶枯焦,湿度大时软腐,密生灰绿绒毛状霉,伴有土腥味防治方法:

(1)控温降湿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中午打开一定量棚膜通风,降低湿度使棚室内相对温度保持在75摄氏度以下但严禁放底风头刀韭菜颂逗蔽最高温度不应超过23摄氏度,昼夜温差不宜大于10摄氏度

(2)清洁棚室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将病叶病株携出棚室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3)药剂防治①喷雾:在韭菜每次培土前喷药一次,可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次每亩喷洒药液40~50千克重点喷洒新生叶片周围土壤表面,连续喷2次②烟雾:棚室发病初期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如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分放6~8个点,用暗火点燃,关闭棚室,熏蒸3~4小时③粉尘:粉尘法于傍晚指清喷洒10%杀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千克,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野州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问答拓展:冬季大棚种植韭菜时,该如何防治灰霉病等常见病?

韭菜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冬春季冷棚韭菜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多在12月初发病,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丛逗可延续到来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的减产百分之20至30。而且病叶常伴有霉味,使品质下降。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浸染时叶面上产生白色至浅灰褐色小点,正面多于背面,由叶尖向下发展,斑点扩大后呈梭形或椭圆形,在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出稀释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融和成大片,直至半叶或全叶枯焦。有时病叶不产生白点、由收割刀口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多呈半圆形至“V”字形,可向下延伸2至3厘米,病叶黄褐色。湿度大时,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其防治方法为:
一,选用抗病品种如黄苗、克霉1号、中韭2号、雪韭等。
二、降湿采用无滴膜,适时放风,降温、降低空内湿度,防止棚内温度过高。
三、及时清除病叶深埋或烧毁。
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洒百分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百分之50速克灵1500倍液,渗御卖或百分之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分之50多霉灵可湿性拆让粉剂1000倍液,或百分之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涪液,每亩用药液40至50千克,每隔5至7天喷施一次,连喷2至3次。注意交替用药。遇连阴天,最好用百菌清或速克灵烟熏剂进行防治。冬季大棚栽培的韭菜,易受到灰霉病、疫病的危害,致使韭菜生长缓慢而细弱。加强冬季大棚韭菜的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1)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合成斑块,致使全叶或半叶焦枯。(2)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茸毛状物,伴有土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3)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渍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成“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cm,呈黄褐色,湿度大时,表面生灰褐或灰绿色绒毛状霉。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病株上越冬,随气流、灌溉、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一方面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侵染,另一方面由于韭菜生长快,抗病力差,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中午打开一定量棚膜通风,降低湿度,使棚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但严禁放底风。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将病叶、病株携出棚室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2)药剂防治:灰霉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效较好。
再就是大韭菜的疫病疫病防治,这种病害根、茎、叶等均可受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长5-20毫米,有时扩展到叶片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花苔***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假茎受害后,呈水渍状浅褐色软腐,叶鞘易脱落。湿度大时,其上也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鳞茎受害,根基部呈水溃状、浅褐色至暗褐色腐烂。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寄生,借风雨、流水传播。有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发病时可喷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500-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3次。

问答拓展:大棚韭菜灰霉病很常见,大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技术措施

大棚韭菜容易发生灰霉病,严重时减产30%以上,而且韭菜食用性和商品性降低。发病后,叶片由尖端向下逐渐产生淡灰褐色至白色小斑点,正反两面都有,扩大后呈椭圆或梭形病斑,并相互融合成大片枯死斑,棚内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有时割茬切口处往下呈半圆或倒三角形腐烂,病部表面长有霉层。空气湿度在85%以裤告大上,温度在15℃~20℃,温暖潮湿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无公害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宽叶抗病品种如雪韭、791、雪青、寒青、嘉兴白根等;窄叶耐寒抗病品种如铁丝苗、克霉1号、黄苗、中韭2号等。

2.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小水勤胡竖浇有助于提高地温。每次收割后,进行2~3次浅中耕培土,以降低棚内湿度。适时放风排湿。掌握收割时间,在低湿无露的条件下收割,割后先晾根再培土。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增施翠姆水溶肥料,增强韭菜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每亩用10%速克灵烟剂250克熏治,或每亩用10%霉灵粉1000克喷洒,也可以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友雀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于发病初期隔7天防治1次,直到把病害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