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锈病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小麦生长中的锈病却给小麦产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小麦锈病的危害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的叶片、茎、穗等部位形成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锈斑,导致小麦的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减少小麦锈病的危害,农业专家们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2.合理施肥
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但过量的施肥会使小麦易感染锈病。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
3.做好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叶、秸秆等杂物,保持田间环境的干燥通风,可以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影响问题拓展
1.小麦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小麦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
2.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是的,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容易造成小麦锈病的大面积发生。
3.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做好田间管理等。
4.小麦锈病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有多大?
小麦锈病会使小麦的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据统计,小麦锈病每发生一次,产量损失可达10%~50%。
5.小麦锈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缺点?
小麦锈病的化学防治虽然可以迅速控制病情,但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防治效果降低。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对小麦的影响,最佳防治时期是什么时候
回答1、播种前,使用20%粉锈宁进行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或使用2%立克秀进行包衣,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5%。2、大田病叶率达到0.5-1%的时候,每亩地使用30-35g的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或8-9g的25%丙环唑乳油兑水稀释喷雾。
一、小麦锈病用什么药
1、播种之前,使用20%粉锈宁进行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或者是使用2%立克秀进行包衣,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5%。需注意,使用粉锈宁拌种后,需要在拌种结束的6-8小时左右进行播种。
2、当大田内病叶率达到0.5-1%的时候,每亩地使用30-35g的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或8-9g的25%丙环唑乳油,或45-60ml的20%粉锈宁乳油兑水知并稀释喷雾,如果是病情较为严重的地块,需要喷洒2次。
3、当大田病叶率达到1%以上,严重度在10%以下的时候,每亩地使用50g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40ml的20%粉锈宁乳油,或15-30g的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兑水50-75kg稀释喷雾。如果大田病叶率达到15%以上,严重度在10%以上,同样可以使用上述药物进行防镇陵治,但是使用浓度需要提高至2-4倍。
二、小麦锈病对小麦的影响,最佳防治时期是什么时候
1、影响
(1)症状:小麦锈病分为秆锈病、叶锈病、条锈病,均会导致小麦的叶秆、叶鞘、叶片等处出现大片黄斑,后续随着时间推移,黄斑连搭旅迹接成片,形成铁锈色的粉疮(夏孢子聚集),病害进入后期后,会出现黑色的斑疮(冬孢子聚集)。
(2)具体影响:小麦锈病会引起叶片早衰,降低小麦的光合作用,并且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降低籽粒的饱满度,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以及品质。
2、最佳防治时期
(1)小麦锈病在播种前,以及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时候进行防治为宜。
(2)如果是控制小麦锈病大流行,最佳防治时期应当是中心病团开始出现的时候。
问:小麦锈病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小麦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它的叫法也不一样,如叶锈病和薯猛秆锈病等,但性质是一样的。发病时受害部位出现***或褐色的孢子顷搭堆,这些孢子通过空气不断传播,传播速度快,受害面积极广,到后期孢子堆颜色逐渐变为黑色。它对小麦的影响极大,影雀手拿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使麦粒秕瘦,影响产量和品种。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可以喷施高收增产套餐,可以防病治虫,还可以促苗壮苗。
问:小麦锈病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怎样使用生物杀菌剂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为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成与叶脉平等的虚线条状,鲜***,孢子堆小,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孢子堆大,长椭圆形,不规则,深褐色。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正反面都可出现,背面较正面的大,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全国各地均发现过此病。小麦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近圆形,夏孢子堆一般不穿透叶片,个别穿透叶片的,叶片反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小。叶锈多在小麦生育后期发生,对产量影响不大。条锈发生早、为害重,甚至麦叶过早枯死,不能正常抽穗而严重减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能够随气流(风)远距离传播的病害。春季3~4月间温度在10~20℃,雨水早而次数多,在感病品种存在的前提下,条锈病就有可能大流行。偏施氮肥,小麦贪青徒长,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麦田也易发病。防治小麦锈病的生物杀菌剂主要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600~800倍液喷雾;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300~5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在发病初期喷药,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