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发生后如何治疗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及时有效地治疗小麦锈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小麦锈病的治疗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的有条锈病、叶锈病和黑穗锈病。这些病害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及时发现并治疗小麦锈病至关重要。
小麦锈病的治疗方法
小麦锈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两种方法。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目前治疗小麦锈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化学药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药剂
不同的小麦锈病需要不同的药剂进行治疗。在选择药剂时,需要根据病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2.按照正确的浓度使用药剂
使用药剂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浓度进行使用。如果浓度过高,会对小麦造成伤害;如果浓度过低,无法有效地控制病害。
3.注意药剂的使用时间
药剂的使用时间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药剂。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根据小麦生长的阶段进行选择。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它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病害进行控制。与化学治疗相比,生物治疗具有以下优点:
1.对环境污染小
生物治疗使用的是天然的生物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对小麦的伤害小
生物治疗使用的是天然的生物体,对小麦的伤害相对较小。
3.长期效果好
生物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病害的发展,具有持久的效果。
在治疗小麦锈病时,生物治疗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小麦锈病的预防措施
除了治疗小麦锈病,预防小麦锈病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小麦时,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对小麦锈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
2.保持田间卫生
保持田间卫生也是预防小麦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清理秸秆、杂草等杂物,减少病害的传播。
3.注意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对小麦的生长和抗病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种植小麦时,需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及时施肥。
拓展问题
问题一: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是的,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潮湿、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问题二: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锈病?
小麦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小麦的叶片、茎秆、穗子等部位来判断。感染锈病的小麦叶片会出现***或棕色的斑点,穗子和茎秆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问题三:小麦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小麦锈病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一般来说,感染锈病的小麦产量会减少20%以上。
问题四:化学治疗对小麦有哪些副作用?
化学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小麦锈病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化学药剂可能会对小麦造成伤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五:生物治疗有哪些优点?
生物治疗使用的是天然的生物体,对环境污染小,对小麦的伤害小,长期效果好。
相关拓展:
问:麦子出现叶锈病,应该打什么药?
冬小麦一生中会发生多种病虫害。冬季是低温季节,病虫害受温度影响,没有发生的迹象。随着温度升高,小麦疾病和害虫立即发生。冬季应预防某些疾病,例如铁锈和白粉病。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从苗期开始。
小麦黄锈病被气流扩散,是一种可怕的流行病。只要满足条件,乎掘它就可以传播,并可以损害大面积的破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损害整个麦田。它在约20°C的温度和潮湿的环境中非常活跃,并迅速扩散。推进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要综合控制,选择抗病品种,在适当时期播种,合理施肥,并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与治疗小麦锈病通常使用三唑类药物,例如戊丁康唑,二苯并呋喃唑,现在有些药物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因此效果会更好,安全性也会更好。进入引导阶段后,如果土壤不是特别干燥,则尽可能少浇水。
如果小麦已进入开花期并且出现了锈斑,是否仍可以喷洒?如果不可能打架,那是因为这段时间是小麦授粉的时期,而农药会冲走花粉并影响小麦的授粉。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喷洒,因为小麦的授粉时间很短。只要避免喷涂时间,喷涂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一般而言,小麦授粉需要三搭顷芦到四天,并且一块土地中小麦的生长可以快也可以慢。总体而言,开花结束要花一个星期。无论是三种预防喷雾剂还是各种疾病治愈剂,都最好在开知带花前一周喷雾。这段时间不仅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且也不会影响小麦的授粉。例如,三唑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麦锈病。一些农民没有掌握适当的剂量,这将在开花期引起植物毒性并形成空的耳朵。在灌浆过程中,发现黄锈时,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但是喷药时要注意两个方面。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喷洒,其二是使用上述复合药物。
问: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选用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速保利)等拌种,立克秀(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敌力脱(丙环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或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洒。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晚播、消灭田间菌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一、化学防治
1、拌种和包衣
(1)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g,拌种50kg;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种50kg。
(2)选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
2、农药喷洒
(1)秋季和早春,每亩可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若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2)其他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效。
二、农业防治
1、合理选用抗锈病良种
(1)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烟农19、23等系列品种。
(2)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防止品种单一化。
2、播种地块的选择及播种
(1)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以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2)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1500-2000kg有机肥,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cm以上。
(3)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3、适期晚播
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
4、消灭田间菌源
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