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药作用机理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40 次
农药作用机理

农药作用机理

农药的分类

农药按照其作用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调节剂等几类。其中,杀虫剂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类农药,因此我们以杀虫剂为例来讲解农药的作用机理。

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杀虫剂通过多种方式杀死害虫,主要有以下几种机理:

神经毒剂作用机理

神经毒剂是杀虫剂的一种,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害虫死亡。神经毒剂主要分为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两类。

消化道毒剂作用机理

消化道毒剂主要是通过害虫口服后进入消化道,影响害虫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害虫死亡。消化道毒剂主要有有机氟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几种。

呼吸道毒剂作用机理

呼吸道毒剂主要是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影响害虫的呼吸和代谢,从而导致害虫死亡。呼吸道毒剂主要有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几种。

接触毒剂作用机理

接触毒剂主要是通过杀虫剂对害虫的外壳、足和触角等部位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导致害虫死亡。接触毒剂主要有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几种。

作用机理的选择

在农药的使用和选择过程中,作用机理的选择非常重要。不同的害虫对不同的农药作用机理有着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害虫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总结

农药的作用机理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农药作用机理有着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杀虫效果。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不同的害虫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百科知识

有机磷农药(yǒujīlínnóngyào):有机磷农药是一类以磷酸酯为主要成分的农药,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常用于杀虫剂、杀鼠剂等方面。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ānjīnɡmǎsuānzhǐlèinónɡyào):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含有氨基甲酸酯结构的农药,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从而导致害虫死亡。

参考来源:

1.徐永骏等.农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贾宝玉等.农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相关拓展:

农药(化学药剂)释义:

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它们能大量消灭害虫。但它们的稳定性好,能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在动植物及人体中不断积累,为此被淘汰。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替代最初的农药。由于它们的毒性太大,对人畜的危害大。近年来,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出现,具有专一性,即激素类农药。农药有利也有弊,对植物好,可是误食会引发安全隐患,望广大使用农药者小心谨慎。

问:农药硫磷酰胺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硫虫酰胺是由青岛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邻甲酰氨基硫代苯甲酰胺结构的化合物,作用机理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同,均为鱼尼丁受体调节剂。该类杀虫剂通过与鱼尼丁受体结合,打开钙离子通道,使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到肌浆中。钙离子与肌浆中的基质蛋白相结合,引起肌肉持续收缩,靶标害虫因此表现处抽搐、麻痹和拒食等症状,最终死亡。
防治范围: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黏虫、棉铃虫和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或田间防效多优于氯虫苯甲酰胺或与之相当。在低浓度时,硫虫酰胺对甜菜夜蛾,仍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近两年开展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结果证明,10%硫虫酰胺悬浮剂于甘蓝小菜蛾低龄幼虫期兑水喷雾使用,在有效成分30~60g/hm2剂量下,药后10d防效为85%~95%。雷启阳[1]采用浸叶法测定硫虫酰胺对美国白蛾的室内生物活性并进行田间伏派孝小区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标明:硫虫酰胺药后72h对美国白蛾的LC50值为0.2623mg/L,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活性相羡衡当;田缺稿间试验结果表明:10%硫虫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66.7mg/L对美国白蛾药后3、7、14d的防效分别为87.94%~92.46%、91.59%~94.47%、88.82%~94.11%,与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mg/L防效相当。证明了硫虫酰胺对美国白蛾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防治美国白蛾。

问:农药增效剂的作用机理

农药增效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或弱化靶标(害虫、杂草、病菌等)对农药活性的解毒防药害作用,延缓药剂在防治对象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生物防效。增效剂本身并无活性,但与相应的农药混用时,能明显改善其润湿、展布、分散、滞留和渗透性能,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气流)漂移,防止或减轻对邻近敏感作物等的损害,利于药液在叶面铺展及黏附、减少紫外线对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达到延长药效有效期,提高其生物活性,减少用量,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好的增效剂不仅能数倍、数十倍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还可延缓抗性产生,延长来之不易的农药品种的生命期。
农药增效剂基本组成为有机硅聚氧乙烯醚化合物,具有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展着性、渗透性及乳化分散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农药助剂。易溶于甲醇、异丙醇、丙酮、二甲苯和二氯甲烷等,可分散于水,能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
一、产品特点:
1、迅速提高药效: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使农药增效剂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在油性表面可以很好的铺展。最突出的特点是超级扩展能力能显著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药效30-50%(减少原药使用量30-50%)。增强药液在植物体表或害虫体表的湿润、黏附及展着能力,抗雨水冲皮数伏刷,从而提高药效。
见图一,0.1%本增效剂的悬滴和在石蜡基表面接触角情况。
(a)0.1%增效剂与石蜡基接触角
(b)水与石蜡基接触角
2、优良耐水解性:农药增效剂具有极强的耐雨水冲刷及水解性能,避免因为水解产生不良成份造成对原药性能的影响。
3、迅速润湿作物:农药增效剂减少液滴与叶面之间的接触角,可轻易湿润几乎所有种类的叶面,使药液到达难以润湿的地方,促进药液快速吸收。增加农药覆盖面积,突出的作用是极强的铺展和润湿能力。植物的茎、叶大都含有蜡质成分,药液中添加少量本品可大大增加了药液与植物叶、茎的接触面,是药液迅速扩展,药液可由植物叶片气孔快速渗入快速吸收,见图二。
(a)未添加增效剂药液在植物叶表面的状态
(b)添加增效剂药液在植物叶表面的状态
3、节水省力省钱:在喷雾过程中添加农药增效剂,可减少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和用水量,减少劳动量,降低人工成本。
4、安全与环保:具有比普通的脂肪胺、乙氧基醇类等表面活性剂更低的植物毒性和环境危害,极大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毒性小,对环境友好。
二、使用范围:
可以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生物毕差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喷雾混合液中,特别适合内吸型药剂。
三、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直至浅**透明液体
比重:g/cm31.010
粘度25℃(mpa.s):20~40
浊点(0.1%水溶液):<10℃
接触角(石蜡基表面):0°
表面张力25℃0.1%水溶液(mN/m):<22.0
有效成分(%):100
离子类型:非离子型
四、化学性能:
农药燃携增效剂对原药不分解
农药增效剂残留农药检测合格
农药增效剂对环境无明显影响
五、使用范围:
可以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生物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喷雾混合液中,特别适合内吸型药剂。
六:使用方法:
1、桶混喷雾使用
通常每20公斤喷雾液中添加5克本产品(4000倍),混匀即用。如需促进内吸型农药的吸收,应适当增加产品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
杀虫剂:每5克可配药液5~20公斤
杀菌剂:每5克可配药液10~35公斤
除草剂:每5克可配药液3.5~20公斤
植物生长调节剂:每5克可配药液10~20公斤
肥料与微量元素:每5克可配药液5~35公斤
使用时,先将农药溶解,加80%水混匀后加入本产品,再加至100%水量混匀即可。建议使用农药增效剂时,用水量减为常规量的1/2(推荐)或2/3,单位面积用药量可减为常规剂量的70-80%,建议采用细喷头低流量高压喷雾器。
2、农药原液使用
加入农药原液中,建议按0.5~5%的量加入。调节农药配方的PH值为6-8。为达到最佳经济效果应在使用前根据不同的农药品种做相容性试验。
七、注意事项:
由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极低,在使用农药增效剂时,应保护好眼睛,喷药作业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问:农药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除草剂一般分为二种:灭生性和选择性除草剂。对于灭生性除草剂来说它的除草原理是农药被植物吸收后破坏它的生长点细胞而死亡。对于选择性除草剂来说则因为: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生长素(或农药)溶液的敏感性不同来除草,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作用敏感,而杂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

问:各种农药的作用机理?


农药的内吸性,一般指药物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例如三环唑,有良好的内吸性,施药后很快被水稻吸收(1-2小时内就能吸收,所以能在雨隙施药),并在体内传导,进入稻叶表层,阻止稻瘟病孢子的萌发和浸入,而该药对离体稻瘟病病菌的抑杀作用很弱。除草剂的内吸性是主要针对防治对象杂草而说的。如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有良好的内吸性,有利于将杂草连根杀死。具有内吸性的氯氟吡氧乙酸、2-甲基-4-氯苯氧乙酸等药物同样也能进入农作物体内,只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稻、麦等农作物能使进入其体内的这些药物不发挥作用或发挥的作用较小,因而对作物本身相对安全。

问:生物农药作用机理是什么?


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基于不同的生物农药种类是不同的,有一些主要的生物源农药,杀虫机理和化学农药一样,是毒死害虫,以毒杀为主。只要跟生物有关的,用来防治植物虫害、病害,都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物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