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用什么杀菌剂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选择与应用
小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它能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治疗小麦锈病时,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重点讨论小麦锈病杀菌剂的选择与应用。
小麦锈病的症状及其危害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它主要通过风、水和昆虫传播。小麦锈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红色或棕色锈斑,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凋萎,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选择
在选择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有效成分
有效成分是杀菌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杀菌剂的杀菌效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小麦锈病杀菌剂有三唑酮、咪鲜胺、多菌灵等,这些杀菌剂均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2.技术指标
3.安全性
杀菌剂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在选择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选择安全性能好、无毒无害的杀菌剂。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应用
在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剂型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剂型有粉剂、水剂、悬浮剂等,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在选择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选择适合当前情况的剂型。
2.合理控制用药量
控制用药量是防止小麦锈病杀菌剂过量使用的关键。在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量来使用,不要过量使用。
3.注意使用时机
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的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在小麦生长期的病害高发期使用效果最佳。在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拓展问题
1.小麦锈病杀菌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要过量使用;
2)不要在小麦开花期使用;
3)不要与其他农药混用;
4)使用后及时清洗喷雾器等器具。
2.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使用次数有没有限制?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使用次数应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病情来确定。一般来说,不要超过3次。
3.小麦锈病杀菌剂对环境有影响吗?
小麦锈病杀菌剂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和水源。在使用小麦锈病杀菌剂时,应该注意环保问题。
4.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价格和效果有关系吗?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价格和效果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来说,价格较高的杀菌剂效果更好。
5.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使用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吗?
小麦锈病杀菌剂的使用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可以降低小麦的病害发生率,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怎样使用生物杀菌剂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为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成与叶脉平等的虚线条状,鲜***,孢子堆小,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孢子堆大,长椭圆形,不规则,深褐色。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正反面都可出现,背面较正面的大,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全国各地均发现过此病。小麦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近圆形,夏孢子堆一般不穿透叶片,个别穿透叶片的,叶片反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小。叶锈多在小麦生育后期发生,对产量影响不大。条锈发生早、为害重,甚至麦叶过早枯死,不能正常抽穗而严重减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能够随气流(风)远距离传播的病害。春季3~4月间温度在10~20℃,雨水早而次数多,在感病品种存在的前提下,条锈病就有可能大流行。偏施氮肥,小麦贪青徒长,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麦田也易发病。防治小麦锈病的生物杀菌剂主要为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用600~800倍液喷雾;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300~5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在发病初期喷药,隔7~10天喷雾1次,连喷2~3次。
问:防止小麦锈病的危害,要选择哪种杀菌剂()。
D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