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阿维菌素在玉米上用量(1.8阿维菌素的用量)
玉米在世界作物排行第一,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与工业原料。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清河县玉米栽培进行调査分析,主要从玉米种植的选茬整地、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收贮等环节分析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技术要点,从而有效提升当地玉米产值。
1播前准备
1.1选地和培肥地力
玉米种植中对土壤有一定要求,要选择耕层厚且肥沃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并具备良好的排水体系,另外注意玉米不耐盐碱。地块中有机质15g/kg以上,碱解氮60mg/kg以上,速效磷15mg/kg以上、速效钾200mg/kg以上、土壤总盐量2.5g/kg以下、pH值8以下,且前茬作物以苜蓿、油葵、豆类为佳。1.2品种的选择
我区热量较少,无霜期较短,应该选择早熟和中熟的优质、高产且抗性较强的杂交品种。通常选择户单2000、新玉9号、KWS3376等。
1.3播前土壤准备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土壤的温度与湿度要适宜,要合理灌水,要保持耕层水分含量,达到以手捏土成团,自然落地时散成碎块为最佳。然后依据“六字标准”进行整地。
施有机肥2~3t/666.7m\磷酸二铉15kg/666.7m2、尿素20kg/666.7m2<硫酸锌lkg/666.7m2,主要采用五铢犁机进行耕地,耕深23~25cm,然后再用旋耕机旋耕1遍,达到整地质量要求。1.4种子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包衣种子可以有效提升作物产值与降低病虫害,因此要大力推广应用。但如果种子未包衣,必须要提前晒种、拌种。提前2~3天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发芽;然后拌种,每100kg玉米种子用30%帅苗种衣剂200ml/667m\40%卫福悬浮剂400ml/667m2,加适量水拌匀,可以有效降低地下病虫害对种子的为害,主要防地老虎、瘤黑粉病等。
2播种期和播种技术
2.1适期播种
最适宜玉米种子播种4月末~5月初,此时地下5~10cm处土壤温度为10弋~12T,有助于种子的萌发。今年,我县播期为4月28日~5月10日。
2.2播种方法和播量
釆用行距60cm、播种株距30cm点播。深度5~6cm。亩播量2~2.5kg/667m2,亩保苗6500~6800株。
3田间管理
3.1中耕松土除草
中耕松土应掌握好时间、次数和深度。在玉米种植中,从出面止拔节,这期间要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出苗后;第二次幼苗长出3~4叶时;第三次拔节前,同时要合理施肥。通常中耕深度分别是5~7cm、10~12cm和13~15cm。
3.2间苗定苗
当秧苗长出3~4片真叶时,开始定苗,依照去假留真、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黄留黑及缺苗处两头留双苗的原则合理定苗。间苗,主要在把节前进行,去弱留强,去病留壮,但要保证每穴只留单株苗,亩保苗6500~6800株。
3.3蹲苗
蹲苗可以有效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量,形成壮苗的措施之一。时间不能晚于8~9展开叶,注意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3.4追月巴
全生育期中耕2~3次,结合第三次深中耕应进行深施肥,应将尿素20~25kg/666.7m\磷酸二铉15kg/666.7m2、硫酸15kg/666.7m2一次施入,施肥、开沟同时进行,要将肥料均匀撒入土壤,3d后再实施浇水,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玉米灌浆期,再随水追施尿素15kg/666.7m2,以保证玉米生长后期不脱肥。
3.5浇水
玉米作物的需水量相对较大,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4~6次水。第一次是开沟追肥后,要灌足、灌透;抽穗开花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要求田间持水量达80%;拔节至抽雄需水剧增;抽雄至灌浆需水达到高峰,要保证水量的充足。
3.6去麋(打叉)
部分玉米发生分蔡的,应尽早打除,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4病虫害防治
4.1防治地老虎
撒施毒饵将嫩苜蓿切碎,拌上炒香的彖皮或油渣再喷上2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拌匀,于下午17:00时以后顺着玉米行撒入。喷药防治在地老虎幼虫三龄以前,田间幼苗叶片有孔率达10%时,用2.5%的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2早防红蜘蛛
在玉米大喇叭口之前,对玉米植株下部喷施20%双甲膨(蟠克)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氤菊酯1500倍液,喷施2次,间隔5d~7d,利用双甲朦、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氧菊酯较长的药效期和双甲腺高温药效好的特点,预防中后期红蜘蛛。4.3玉米螟的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当虫株率达到10%时,用25%敌杀死40g/667m2兑水50kg喷心叶或用3%咲喃丹2kg/667m2加5kg/667m2细砂拌匀后进行灌心,也可用甲拌磷2~3kg/666.7m2进行灌心。
4.4丝黑穗病的防治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5%粉锈宁150~200g,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或在玉米抽雄前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1~2次,可减轻丝黑穗病的发生。但如果区域患病严重,要适当增加其他药剂,提升防治效果。
5适期收获
成熟期,玉米的籽粒开始变硬,并呈现本品种该有的色泽时,即可人工收获;当苞叶变黄、干枯,且玉米籽粒的基部形成黑层时,达到最佳采收期。收获后,要及时晾晒、脱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