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南方锈病危害小麦吗 南方锈病在北方能越冬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97 次
南方锈病危害小麦吗 南方锈病在北方能越冬吗

南方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防治南方锈病对于保障小麦生产至关重要。

南方锈病的危害

南方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南方锈病的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上面有一层棕色锈粉,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脱落,穗部受损则会导致小麦花粉减少、结实率降低,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

防治南方锈病的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南方锈病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降低南方锈病的发生率。

2.合理施肥。南方锈病多发生在氮肥过量的小麦上,因此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养分平衡,可以有效预防南方锈病的发生。

3.喷洒药剂。在南方锈病高发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南方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南方锈病相关问题


1.南方锈病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多大的影响?

南方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降低。

2.有哪些小麦品种对南方锈病有抗性?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对南方锈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小麦品种,如华麦21、华麦22、华麦23等。

3.南方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什么有关?

南方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小麦品种、病菌的侵染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4.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南方锈病?

感染南方锈病的小麦叶片上会出现棕色的锈粉,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脱落。

5.喷洒药剂对小麦有影响吗?

喷洒药剂对小麦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喷洒药剂时,应该选用对小麦影响小的杀菌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问答拓展:今年玉米锈病严重,会对冬小麦有影响吗,会通过土传病害传播吗?

锈病是由4000种以上真菌引致的几千种重要经济植物和杂草的病害。锈病病菌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孢子可以顺气流传播,锈病病菌是伍燃可以附着在定残体上越冬的,已经发生锈病的玉米田,通过秸秆还田之后,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会对下一年的玉米再次感腔李虚染锈病,埋下了隐患。玉米、小麦是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种作物,由于今年阴雨天气多,降雨时间长,造成夏播玉米锈病发生非常严重,成为玉米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
大量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病菌量非常大,很多农民朋友担心玉米锈病会影响下茬的小麦,来年的小麦锈病会不会也很严重?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秸秆还田之后,玉米柄锈菌以冬孢子随着残留的病株遗留在田间越冬。玉米锈病的病菌可以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冬的,所以北方地区如果玉米病残体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下茬小麦病害产生,南方气温会比较高,病菌以东孢子越冬,成为来年的感染源。所以对于锈病严重的玉米田,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所以我们就需要做好锈病的预防工作。也就是说,今年的玉米锈病,很可能会影响扰仿到小麦以及来年的玉米。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玉米锈病不会传染小麦,而小麦锈病也不会传染玉米。不排除交叉感染的可能,也就是说理论是理论,但实际是实际。锈病病菌是可以附着在定残体上越冬的,已经发生锈病的玉米田,通过秸秆还田之后,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会增加,会对下一年的玉米再次感染锈病,埋下了隐患。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是一种怎样的病害?

全世界凡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几乎都有一种或几种锈病的发生。在我国,小麦条锈病[Wheatstriperust(yellowrust)]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和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春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以西南麦区发生普遍,近年来华北、西北和东北各麦区渐趋严重。在我国,条锈病的发生比册清叶锈及秆锈病更为普遍,对生产的威胁也最大。在华北、黄淮平原、西北和西南等地经常发生危害。

小麦锈病在我国常造成大面积流行,特别是条锈病曾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州基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锋锋大流行年份减产高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瘪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应该如何在播种时规避呢?

小麦秆锈病,真菌性病害,是小麦锈病中的一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分布广泛,基本在小麦种植区域或多或少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华东沿尘搏态海以及南方的一些区域,发生相对会重一些。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茎杆和叶鞘,严重的情况下,叶片和穗部也会受害,如果遇到秆锈病流行的年份,不及时防治,能减产一半左右,所以,正确认识小麦秆锈病,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对于最终的增产很有必要。

小麦秆锈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大红斑,在小麦锈病中,有一句话,为了分清条绣和秆锈而说的,这句话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可以看出,分辨秆锈就看茎杆是否有红斑,红斑外翻如唇状,而这些病斑是有孢子所组成的,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许多隆起呈椭圆形的夏孢子堆,破裂后,会散出锈褐色的粉末,从远处看,和生锈差不多,到了后期,夏孢子堆(或者周围)会出现黑色的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的是黑色的粉末状物。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夏孢子进行传播危害的,一般情况下,从南到北进行危害,当冬季寒冷来临时,病菌主要在南方区域进行越冬,温度相对高,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临之后,这些病菌会进行北移,从南方危害至中部,再到北方,周而复始。

小麦秆锈病主要是靠气流进行远距离的传播,所以传播速度很快,有农户会认为南方到北方距离远,不用过于担心,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小麦秆锈病要越冬以外,还会在一些自生麦苗上面越夏,比如华东、华中的一些小麦种植区域,田间可能会长出自生麦苗,给了秆锈病病菌生存繁殖的场所,等到下一次种植小麦,遇到合适的天气气候条件,开始进行危害。

1、品种问题

一些小麦品种,对于病害的抵抗力较弱,抗病性不强,或者是常年种植某一个品种,特别是已发生秆锈病的小麦进行自留种,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小麦播种后感染秆锈病。

2、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主要是高湿)对于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占比很大,遇到连阴雨天气较多时,发生会加重,据观察,当小麦处于抽穗期前后时,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更容易导致秆锈病的发生,另外,田间有露水时,也会加大秆锈病的发生。

3、田间管理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小麦出现苗弱、苗黄时,容易感染秆锈病,因为这种情况下,小麦的抵抗力相对是弱的,更容易被病害所侵袭,比如播种过密、播种过早或过晚、田间过于干旱、施肥不合理等等因素,都会出现上述情况。

4、菌源数量

菌源数量越多的地块,发生秆锈病的情况就越严重,这点相信大家都明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预防,降低菌源的数量,越少越好。

1、选择抗病品种

购买小麦种子时,以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为主,特别是上年秆锈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及时更换品种来进行预防,这点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效果不错,由于不同区域种植的品种有差异,本篇内容就不一一介绍具体品种,大家到当地农资店询问购买即可。

2、注意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小麦能够正常生长,苗齐苗壮,不要出现苗弱苗黄的情况,从播种的时间分析,不要过早过晚,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决定,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即可,同时播种量不要过多,每亩25-30斤即可,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其次是水肥管理,如果田间过于干旱,要么播种前进行浇水,要么在分蘖后,浇一次越冬水,以及年后返青时,浇一次返青水,根据墒情来决定。肥料方面,底肥+追肥+叶面肥综合使用,保证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营养。

3、清除病残体

针对已发生秆锈病的麦田,尤其是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等到小麦收获后,田间的麦秸以及杂草等病残体,要及时清理出田外,避免给病菌留下生存的场所,同时在第二年小麦播种时,深耕土地,进一步消灭病菌的生存空间,达到预防的目的。

4、药剂防治

如果田间已发生秆锈病,建议越早防治越好(或者还未发生,想打药预防也可以),防治秆锈病,以唑派源类的杀菌剂为主,比如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除了秆锈病以外,上述药剂对于其他病害也起到预防和防治效果。

针对喷施杀菌剂预防和防治银宴秆锈病时,要注意以下3点:

1、针对发生严重的地块,一次防效不好,中间间隔7-10天,可多次使用,具体根据病害的危害程度以及小麦的生长情况来决定。

2、打药时一定要打透,用水量不要过少,不仅要喷施小麦上部,下部也要喷到。

3、打药过程中,不要漏喷,以免出现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