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二次侵染严重 条锈病二次侵染严重怎么办
条锈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水稻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条锈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地区,条锈病的二次侵染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二次侵染是如何发生的?
条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般在秋季和冬季发生。在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条锈病的发生时间可能会提前或者延迟。在一些地区,尤其是气候湿润的地区,条锈病的二次侵染非常严重。这是因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病菌容易在水稻田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二次侵染的发生。
如何预防和控制二次侵染?
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二次侵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要加强对水稻田的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灌溉和过度施肥。要加强对病菌的防治,及时喷洒杀菌剂,清除病残体和病菌的栖息地。还可以采用抗病品种和优质种子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发生。
二次侵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什么?
二次侵染会导致水稻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方面,二次侵染会造成水稻叶片的凋萎和死亡,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另一方面,二次侵染还会导致水稻的质量下降,降低水稻的商业价值。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二次侵染,对于水稻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有哪些其他病害也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
除了条锈病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病害也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比如,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瘿蚊等病虫害都会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选择抗病品种时,需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
如何识别条锈病?
条锈病的主要症状是叶面上出现黄白色条状病斑,病斑上会生长出黑色的菌丝和孢子,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和死亡。在识别条锈病时,可以结合病斑的形态、大小、颜色和分布等特征,以及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如何利用生物防治控制条锈病?
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条锈病的发生。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一些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比如,可以利用寄生菌、拮抗菌和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来控制条锈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等优点,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水稻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条锈病的二次侵染对于水稻生产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二次侵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菌、选择抗病品种和利用生物防治等方法。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条锈病的病理机制和防治方法,为水稻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问答拓展:警惕!小麦条锈病大面积发生,怎么防治效果好?
对于这种现象,提前防治不错的种植户安然在家、没有担忧,而田间小麦发病重的,则在忙着喷施农药。其实,这个时候,只要田间发生病害,小麦产量或多或少都已经受到了影响。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也是冬小麦区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除此之外,小麦锈病还有秆锈病和叶锈病,但只是在局部区域发生。
小麦条锈病侵染发病特点相比白粉病而言,小麦条锈病的预防和治疗难度都不大,只要在发病初期及时用对杀菌剂,效果都是不错的。小麦条锈病通常会在田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发病中心,远远望去:有一片圆形的小麦区域叶子发黄,上面分布有孢子堆。
温度、湿度一旦适宜,该病害会迅速以此发病中心向四周传播扩散,侵染未感病的小麦。如此循环,会出现更多的发病中心,再次向四周传播。照此速度下去,5天~7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整个小麦田块发病。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小麦条锈病可以危害叶片和茎秆,一旦发病,叶子会迅速发黄,那么这个叶片会逐渐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无法为小麦后期生长积累有机物(造成减产)。
如果仅仅是危害中下部叶片还好,最上部的旗叶一旦受到感染,这一株的小麦基本就没有产量了。因为小麦麦穗90%的营养物质都是由旗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所以在小麦植保策略当中,挽救旗叶是重中之重。
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治方案当前市场上,小麦条锈病的防治药剂以三唑类化合物为主,包括己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丙硫菌唑等等。
提前预防的话,每一个三唑类化合物都可以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预防用药时间节点是小麦拔节后,可以混配叶面肥、吡虫啉一起使用;
发病初期治疗的话,使用三唑类化合物要适当增加50%的用药量,分别在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用药一次,每次喷施都需加入叶面肥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对小麦做一个全面的、稳产丰产的植保防护。
小麦条锈病的认知误区对于小麦条锈病,很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抽穗扬花前才是最佳的防治时机。其实不然,拔节后部分田间就存在有锈病病原菌,只是在抽穗扬花期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才会发病。
所以,广大种植户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八字植保方针,明年在拔节后就要及时把药剂用下去,做到有备无患。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应该如何防治?
今春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对此农业专家建议在3月底前,应对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普遍防治1-2次,控制大流行。在4月根据情况进行防治,因为此时为灌浆乳熟期,要保证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功能叶剑叶感条锈病,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防治药物一般用三唑酮(粉锈宁)粉剂或乳油,亩用量150-200克。也可用敌力脱(25%乳油)或富力脱(12.5%乳油)亩用量敌力脱20~30毫升,富力脱30-40毫升,打1次可持效30天左右。
施药方法: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片为主,为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液时加少量洗衣粉,与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
供参考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严重,往年烧秸秆可以烧死虫卵,现在不让烧,怎么办?
现在为了减少火灾和保护环境,各地农村都不让烧秸秆,并且大力宣传烧秸秆的害处。但是总有一些农民不接受,总感觉烧了最省事最方便,并且给出一些理由,比如,本题的题主说往年烧秸秆可以烧死条锈病的虫卵,现在不让烧了,肯定会使条锈病更加严重!
这里,晏子想问一下,题主家的小麦条锈病,难道不是病害而是虫害?还烧秸秆能烧死虫卵?你知道小麦条锈病的病因是什么,是靠什么传播呢?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找出这么个理由来抵制禁止焚烧秸秆的政策,是不是太搞笑了呢?这里,晏子不妨给你简单科普一下。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小麦锈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小麦生产中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而其中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中发生最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锈病。也就是说,小麦条锈病,它是小麦病害,不是小麦虫害,和虫卵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怎么还弄出个烧秸秆能烧死虫卵呢?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其病害类型为真菌感染。这种真菌的菌丝是丝状,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中,在病部产生孢子堆。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扩展,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成为小麦条锈病主要为害时期。所以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下发病较为严重。
小麦条锈病是气传病害,防治办法是采取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麦收后焚烧不焚烧秸秆,这条锈病防治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想烧秸秆,实在没有找出这么一个理由。其实,焚烧作物秸秆,有百害而无一利,刨去危害环境和影响交通安全以及容易引发火灾不说,仅仅其焚烧对土壤和水分的影响,就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严重过火的土地,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土壤的性状,这个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
所以,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要根据病害和虫害发生的机理及传播渠道,采取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对于国家的政策,没有必要采取抵制情理,不要抱什么侥幸心里,“小火三千,大火三年”,孰轻孰重,我想大家应该好好想一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