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如何认识韭菜灰霉病 如何认识韭菜灰霉病的症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27 次
如何认识韭菜灰霉病 如何认识韭菜灰霉病的症状

认识韭菜灰霉病

一、韭菜灰霉病的危害

韭菜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主要侵害韭菜的根部和叶片,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枯死、甚至死亡。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不仅会减少韭菜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二、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枯叶,控制密植和过量施肥,保持通风透气,避免过湿和过干的环境。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的韭菜品种种植,能有效减少韭菜灰霉病的发生。

3.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剂喷雾、土壤处理等方式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韭菜灰霉病的诊断和鉴别

1.病株的症状。韭菜灰霉病的病株叶片上会出现灰色或深褐色的霉层,叶片变黄、枯死,根部出现腐烂。

2.病原菌的鉴定。从病株中分离出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

3.与其他病害的鉴别。韭菜灰霉病的症状与其他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等相似,需要通过病原菌鉴定等方法进行鉴别。

四、韭菜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针对韭菜灰霉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抗病机制、防治措施等方面。近年来,一些新型防治策略如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防治等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五、如何预防韭菜灰霉病

1.加强韭菜的管理,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选择抗病性强的韭菜品种。

3.注意韭菜的轮作,避免长期种植同一作物。

4.采用生物防治和植物提取物防治等新型防治策略。

六、韭菜灰霉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识别韭菜灰霉病的症状?

韭菜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灰色或深褐色的霉层,叶片变黄、枯死,根部出现腐烂。

问题二: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有哪些?

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灰霉菌、炭疽菌、根腐菌等。

问题三:如何选择抗病性强的韭菜品种?

可以从农业部门或者专业种子公司购买经过鉴定认证的抗病性强的韭菜品种。

问题四:除了化学防治,还有哪些新型防治策略?

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防治等新型防治策略目前正在逐步发展和应用。

问题五:如何减少韭菜灰霉病的发生?

加强韭菜的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韭菜品种,注意轮作,采用新型防治策略等都可以有效减少韭菜灰霉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韭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韭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灰霉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商品性。
那么,韭菜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韭菜灰霉病发病原因1、品种选择不当。
一些韭菜品种比较容易感染灰霉病,所以在种植之前要提前了解好这方面的知识,做好选种。
2、菌源丰富。
种植韭菜时间长,品种单一,加上农户轮作意识淡薄,土壤中残留的灰霉病病菌多,病菌繁殖快,这是发病的原因之一。
3、施肥不当。
施肥氮磷钾肥不足,特别是磷、钾肥料用量不足,降低了韭菜的抗病能力。
4.栽培管理不当。
灰霉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地势低洼、开沟浅、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或板结缺氧,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过分密植的植株,叶片旺长,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植株徒长,有利于发病;连作田块,尤其是与豆类连作的田块,发病重;若遇十旱。
又采取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湿度过大,易发病;如遇降温,可加重病害的发生。
5.软化物件带菌。
由于种植时间长,农户生产韭黄的软化物件使用次数多,且未经过消毒杀菌再次使用,直接带菌侵染,引起发病。
韭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侵染引起。
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葱等葱蒜类蔬菜。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鳞茎表面越冬。
但在气候温暖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反溅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深埋土下15厘米的菌核,经21个月,成活率仍达79%。
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21℃,相对湿度80%以上。
韭菜灰霉病防治方法药剂防治韭菜灰霉病在冬春季节头刀韭菜株高4-7厘米时,二刀韭菜在头刀韭菜收割后6-8d时,应及时采用药剂防治。
在阴雨天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分放6-8个点,用暗火点燃,关闭棚室,熏蒸3-4h。
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杀霉灵粉尘剂,或6.5%多菌。
霉威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000克;在晴天可用40%二甲嘧啶胺悬浮剂1200倍液。
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新生叶片和周围土壤,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喷药后晴天应通风散湿。
7d喷1次,连续与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农业防治韭菜灰霉病适时通风降低湿度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为控制湿度扣棚前浇足水,扣棚后控水,特别在每次收割后不能浇水;棚室内严禁放底风;中耕培土要细致,避免损伤叶片,要及时收割韭菜,其后彻底病、残叶,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形成叶片柔嫩易感病;夏季韭菜要除草、追肥、浇水养好根。

问答拓展:韭菜的灰霉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韭菜灰霉病的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片正游此冲反面产生淡灰褐色或白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蔓延,扩大后呈梭形或椭圆形,后期多个病斑汇合成大斑,病叶全部干枯呈灰褐色。

韭菜还可从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为水渍状扒悉,淡绿色,常具褐色轮纹,神歼病斑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向下延伸达2~3厘米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均易生灰色至灰褐色绒毛状霉。

问答拓展:温棚韭菜灰霉病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

韭菜,以其特有的刺鼻气味衫团,成为城乡人民喜爱的蔬菜。韭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抗寒蔬菜。是日光温室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各地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由于连作,灰霉病频发,已成为温室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介绍了韭菜灰霉病的症状、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韭菜灰霉病症状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可分为白斑型、干尖型和湿腐型。
1、白斑型和干尖型在叶的前后有白色或灰褐色的小斑点,从叶尖向下发育。一般叶前大于叶后,病斑呈梭形或椭圆形。在疾病的后期,它们合并成斑块,导致半片或整片叶子枯萎。干尖型从残茬的切割边缘向下腐烂,最初处于浸水状态,然后变成浅绿色,有棕色的环线。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形,可向下延伸2~3厘米,呈黄褐色,表面有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菌。
2、湿腐型在湿度较高时发生,枯叶表面覆盖灰色凳塌袜至绿色长柔毛霉菌,并伴有发霉味,叶上无白斑。韭菜在储运过程中,病叶出现湿腐症状,全湿软腐,表面出现灰霉病。
病原菌属于半乳酵母菌亚科,葡萄孢属苞叶葡萄孢属。
韭菜灰霉病产生原因
韭菜灰霉病主要通过分生孢子传播;每次收割韭菜时,病菌都会散落在土壤表面,造成新叶受到水流和农业作业的侵染。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至21℃。湿度是引起灰霉病的主要因素。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灰霉病发病率较高;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灰霉病发病率较低或无灰霉病发生。韭菜夜间冷冻、白天高温、湿度大的同时,灰霉病的发生也比较严重。
病害防治方法
1、选择抗枣激病品种进行农业防治(汉青九霸F1、汉绿王F1等品种对灰霉病抗性较高,其次是791和平九4号,汉中韭菜对灰霉病不抗性。
打扫棚子。韭菜收获后,应及时取出病体,掩埋或焚烧,防止病菌传播。
把田里的麦茬翻过来晾干。对行间土壤进行翻晒,有利于土壤成熟,有利于杀死一些地下害虫。
通风和除湿。防治该病的关键是及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根据天气变化,中午前后将棚膜拉开一个缝隙进行通风除湿,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至70%以下。通风量视韭菜生长情况而定,严禁使用底气。
培育壮苗,留好茬。通过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浇水、除草、留茬等措施,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种植前,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0-7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植物灰分50公斤,翻深入土,用水浇灌;种植后应及时灌溉;霜前追肥2次,每亩施尿素15公斤,追肥后及时灌溉。
在两行之间铺草以减少湿度。在一排韭菜之间铺上干稻草,以吸收水分,降低湿度,保持地面温度。
2、化学粉尘控制方法。在韭菜病害发生的傍晚,用70%灭克粉或5%百菌清粉喷洒,每亩1公斤,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或与其它防治方法交替使用。
烟雾法。在发病初期,用10%苏可林200~250克/亩,或用5%百菌清250克/亩。烟雾被放置在6-8点,并在晚上点燃。每10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对照方法交替2~3次。
喷雾法。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次,必要时可选用50%苏可林或50%洗必泰和50%农力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次,交替使用,每7天一次,连续控制2~3次。注:喷药时,将药喷在新叶、刀刃及周围土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