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扬花期是什么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管理要点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856 次
小麦扬花期是什么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管理要点

小麦扬花期是指小麦花穗在茎顶抽出并展开的时间段,一般在春季4月上旬至下旬之间。在这个时期,小麦需要特别注意以下管理要点:

土壤保水保肥

在小麦扬花期,土壤的保水保肥非常重要。因为小麦花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如果土壤缺水缺肥,就会导致小麦花穗生长不良。要及时施肥补水,保证土壤湿润肥沃。

控制病虫害

小麦在扬花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赤霉病、叶锈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导致小麦叶片枯黄、花穗变小,甚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喷洒农药。

合理修剪

在小麦扬花期,要合理修剪小麦的枝条和叶片,保持小麦的通风透气和光照充足。同时,要注意保护小麦花穗,避免花穗受到损伤。

防止倒伏

小麦在扬花期生长迅速,茎秆变得比较长,容易发生倒伏现象。倒伏会导致小麦花穗受损,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强支撑、减轻茎秆重量等,防止小麦倒伏。

小麦扬花期后如何施肥?

小麦扬花期后,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一般可以选择在小麦抽穗后15-20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追肥。追肥应以磷、钾为主,适量施氮肥。同时,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小麦扬花期可以喷什么农药?

小麦在扬花期可以喷洒一些针对常见病虫害的农药,如敌百虫、苯酚醚等。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避免对小麦和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同时,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保证施药效果和安全性。

小麦扬花期需要注意哪些天气因素?

小麦在扬花期需要注意天气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一般来说,小麦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25℃,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风速不宜过大。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强风等极端天气,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小麦花穗和茎秆,避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百科知识:

小麦: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种类繁多,根据生育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小麦扬花期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农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化学药剂。农药的种类繁多,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几大类。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应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安全操作。

参考来源:《小麦栽培技术》、《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通知》

问答拓展:小麦扬花期有几天?

扬花一般两三天,开花先从中部开始,然后是上部,最后是下部,第一天全部是黄花,第二天是黄白相间,第三天全是白色。如果全是白色的花,则说明传粉已经结束了,才可以喷药。

小麦水溶肥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份到5月份一般在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
每个地区时间不一样,就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观察了。

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由营养生长完全转化为生殖生长的标志,也是决定麦穗籽粒多少的关键期。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份到5月份。科学管理可以确保小麦穗大粒多,明显提高小麦产量。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管理

1、叶面补充营养,促进小麦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小麦抽穗扬花期是小麦需水、肥的高峰期,水肥供应充足,有利于大穗形成。可通过喷施海餐沃叶面肥,调节小麦生长,促进小麦籽粒形成。

2、麦田杂草。由于各种原因,今年麦田除草剂效果普遍较差,目前我县部分麦田杂草丛生,危害严重。对麦田荠菜、野拉菜、**蒿,要采取人工拔除方式进行除草;对猪殃殃发生严重的,可采取喷施“麦喜”进行化除。

3、老滑郑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扬花期主要是注意吸浆虫、穗蚜、赤霉病的预防。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条件是小麦抽穗时麦田墒情充足,赤霉病的发生条件是小麦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只要条件适合,就要注意病虫害的预防。防治吸浆虫、穗蚜可在小麦穗抽出三分之二时喷施“狂纵或叫停”防治一次,间隔5-7天再进行第二次用药,防治赤霉病要在雨前或雨后及时喷施“甲基硫菌灵”,每亩用量75-100克。

注意:扬花期尽量不要打药和浇水,会影响到产量。

问答拓展:小麦抽穗扬花期管理技术与措施(扬花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抽穗后,营养分配产生变化,大部分营养流向生殖生长,这时候茎、叶生长逐渐停止。倒春寒是我们春季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大。发生倒春寒影响小麦的籽粒发育,使小麦秃尖、半截穗、哑巴穗和白穗等比例增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加上雨水滋润,小麦很快将由拔节期进入到抽穗扬花期。
这个时期,不仅要防治小麦病害,还要抓好水肥管理,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因为,这个时期是小麦籽粒形成最关键的时期,不仅影响结籽数量,还会影响小麦最终产量。
那么如何管理,才能确保高产呢?简单和农民朋友交流一下,仅作为参考!
一、小麦抽穗扬花期需肥的特点
小麦抽穗后,营养分配产生变化,大部分营养流向生殖生长,这时候茎、叶生长逐渐停止。我们到田间也能够明显看到,籽粒开始发育。
这个时期的管理对水肥的需求也是很大,我们在打药防病的同时也需要叶面喷施肥料来促进生长。
小麦这个这个时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硼、钼、锌、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用量非常少,有的一亩地只需要几克就够了,所以,我们撒施在地里肯定是不行的。升枯耐
又不能不补充,因为这些微量元素对小麦籽粒的发育非常重要,结籽率降低,减产就避免不了了。所以,我们这个时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来补充。
二、小麦抽穗扬花期补充哪些肥料
经过这些年的种植经验,补充氨基酸叶面肥,是有利于这个时期生长需求的。不仅能够补充磷钾和微量元素,还能增强光合作用,促进酶的活性。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可被作物轻易吸收,能够增强小麦的抗病性,提高品质和产量。
它能够**和调节小麦快速生长、健壮,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使用方法
建议在小麦抽穗后扬花前,每亩选用(氨基酸≥10%,微量元素≥20%含氨基酸)水溶肥50毫升+水15~20公斤喷施即可,10天再喷施一遍,就能显著每提高结籽率,从而提高品质和产量。
据相关实验数据显示,每亩增产百斤是能够达到的。其实目前很多麦农在打药的同时,要不加入磷酸二氢钾,要不加入氨基酸叶面肥,效果都是比不加要好很多。并且用量少也没有什么成本负担,还是比较实用的。
四、防治病害和倒春寒
每年四月份小麦赤霉病就会来势汹汹,往年高发地区,更应该提前防治。另外,还要同时防治条锈病和倒春寒天气。孕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生病虫害和冻害对小麦产量影响是很大的。
小麦一旦侵染条锈病,叶片上会出现很多锈红色的小凸起,当这些凸起破烂,就会暴露出很多锈红色粉末,随气流扩散,侵染整个地块。所以,要及时去防治。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抽穗扬花期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引起小穗干枯。严重时可使发病部位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倒春寒是我们春季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小麦的生长影响较大。发生倒春寒影响小麦的籽粒发育,使小麦秃尖、半截穗、哑巴穗和白穗等比例增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防治方法:
建议在小麦抽穗前,选择下列方案的一种喷施预防:
方案一、每亩选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酯水剂败伍10毫升+水20~30公斤;
方案二、每亩选用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水吵春20~30公斤;
方案三、每亩选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克+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水20~30公斤。
以上三种方案可任意选一种,每隔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即可。
五、预防倒春寒
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春天的温度并不稳定,忽高忽低,易发倒春寒天气。
我们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可在低温来临之前3~7天,每亩选用磷酸二氢钾200克+0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30%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30~50毫升+水20~30公斤喷施。
不仅能够增强小麦本身的抗冻能力,还能给小麦补充营养,提高品质和产量。
以上这些只是这些年用的比较好的一些方案,并不是全都一块用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应用。

问答拓展:小麦花期应该做好哪些管理?

1、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为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态唤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2、叶面追肥,小麦扬花后灌浆期间,选择晴天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2%**素+0.3%磷酸二氢钾,间隔7-10天连喷2遍,不但能增产,还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

扩展资料

小麦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帆迹凯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州举之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