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对玉米苗枯病 丙环唑对玉米苗枯病有用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4 次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探究丙环唑在防治玉米苗枯病中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选用玉米品种为“中华玉米”,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在发病前进行丙环唑处理。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 将玉米种子浸泡在含有0.1%丙环唑的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
- 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播种,每个处理组各设置5个重复。
- 在发病后,对两组玉米进行病情观察和病株计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丙环唑处理组的玉米苗枯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丙环唑处理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健康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丙环唑处理对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丙环唑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苗枯病,减少病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建议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选择使用丙环唑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关拓展:
问:玉米得了黄叶病怎么治
回答玉米黄叶可能是患有褐斑病防治时可选用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种植前深翻土壤,清理田间的病残体组织,发郑薯耐病后可在初期喷施25%丙环唑乳剂5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手耐,若喷药后在6小时内遇到降雨,则雨后可以补喷。
农业防治
(1)选择喊春抗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
(2)种植前、收获后,将田间的病残体组织清理干净,并深翻土壤。
问:玉米生长不正常,叶片斑点焦枯怎么办?
玉米褐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陵巧。玉米比较慧汪改高,喷施药剂一般前判很难打透,加入有机硅是为了增加药剂在玉米叶片的铺展能力,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加防治效果。
上一篇:果树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下一篇:史上最全面的葡萄的成熟期是什么时候 该注意什么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