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云天化国际 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597 次
云天化国际 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

云天化国际是一家专注于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的企业,致力于为农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业科技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云天化国际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研发,为农业产业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云天化国际的发展历程

云天化国际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公司的前身是云天化工厂,主要从事化肥生产和**业务。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云天化国际开始向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领域转型,并逐渐形成了以植物营养、植物保护和生物制品为主要业务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云天化国际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建立了一支由博士、硕士等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并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云天化国际还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在美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

云天化国际的产品与服务

云天化国际的主要产品包括植物营养、植物保护和生物制品三大类。其中,植物营养产品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多种营养元素,能够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植物保护产品则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能够有效防治作物病虫害和杂草,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生物制品则包括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是一种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除了产品之外,云天化国际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

云天化国际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专注于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的企业,云天化国际一直致力于为农业产业做出贡献。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捐赠物资等活动频繁开展。同时,云天化国际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企业自律等方式,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

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是指通过预防、监测和治理等手段,防止和减轻病虫害、杂草、有害动物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一种由生物技术制造的产品,可以包括生物制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与传统的化学制品相比,生物制品具有环保、低毒、高效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

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包括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企业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来源:《云天化国际有限公司2024年度报告》

相关问答拓展:

1、撒可富二铵100斤多少钱一袋?

邢台市零售价240元一袋100,差距中间商,出厂一总经销一县级商一农户,

2、二胺化肥价格行情?

 近日磷酸二铵市场**陆续结束,由于市场没有需求,经销商停止甩货。出厂价格进一步下滑,目前64%磷酸二铵主流出厂报价在2700-2800元/吨左右,低端出厂价格已经到2600-2650元/吨。但目前报价似乎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大部分企业价格“一单一议”。虽然价格下调,但企业库存压力仍然在增加,停产、限产企业越来越多。部分企业产品集港,等待出口。从今年的市场行情来看,去年年底大款拿货的经销商应该几乎没有盈利,甚至有可能亏空。部分经销商打算同企业洽谈补贴或结算价格事宜,但大部分企业表示由于当时是签订的**价格,可商议的空间不大。 市场总是围绕着供需关系进行,目前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国内市场需求、出口形势、行业开工率变化及硫磺行情。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因气候异常导致的用肥需求减少之影响明显扩大,供大于求矛盾已经激化,因此短期内好转的可能性则非常小;国际市场交投良好,但是现行出口政策制约下,出口只能缓解、而不能改变国内颓势,现在只能希望6、7月份国际市场能持续目前的良好态势。

3、云天化二铵50公斤每袋价格?

每袋180元左右

云天化集团现共拥有总资产88.9亿元,净资产37.4亿元,2024年**收入已达26.2亿元。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30多家,已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云天化国际分别由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等七家股东单位投资组建。

4、六国二铵多少钱一袋?

六国二铵是属于N-苯基脲64-10-8,苯基**素苯基碳酰二铵苯基脲98%。现在市场上一百斤**价在150元左右。

产品性质是化学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盐酸。

产品用途用作化工,医药中间体等领域。

截至目前,国际二铵价格已连续11周上涨,出口市场价格拉涨,企业出口积极性较强。而国内外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价差和市场需求,国内企业手中待发订单比较充裕,市场供货持续偏紧,预计后期随着需求的大规模启动,厂家挺价意愿强烈,不排除后续报价仍维持高位运行的可能。

5、双贏生态二铵出厂价多少錢一吨?

流厂价64%二铵报价还是维持4100元/吨,57%二铵出厂报价至4000-4200元不等。64含量出厂成交价4300-4400元/吨左右,57含量二铵出厂成交价4100-4200元/吨。西南地区64含量二铵出厂成交价4200-4300元/吨

拓展好文:云天化集团:1-7月实现营业收入533.25亿元

  转自:新华财经

  今年以来,集团把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贯穿于集团战略、“三大主业”和落实“四个定位”各项工作中,实现了发展规模、效益、质量再上新台阶。今年1-7月,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实现营业收入533.25亿元、利润总额42.93亿元,上交税费25.82亿元,全面跑赢了市场和大盘,企业价值贡献不断增强,核心功能不断提升。

  统筹谋划顶层规划设计,把稳战略“方向盘”。聚焦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按照“做稳基础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发展思路,系统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基于行业变化统筹好转型升级顶层规划。一是在上位规划中找准定位,为转型布局提供基本遵循。以国家战略、云南发展大局等为根本,充分发挥自身在扩大内需、粮食安全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找准发展定位,高效利用国家、云南发展动力、势能,与上位规划耦合发展,科学精准定位转型方向,为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提供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原则,明确各板块战略主题和管理要点,构建业务增长阶梯。按照“资源有保障、成本有优势、技术上领先”原则,优化重组内部资源,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实施“稳肥增化”,做稳肥料基础优势产业,做精玻纤、精细化工、聚甲醛等快速增长产业,做优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新兴培育产业,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三是统筹推动转型战略落地。构建“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复盘—战略绩效”闭环管理体系,完善制度流程,确保战略规划高效落地。围绕战略构建核心能力体系,尤其是研发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精益生产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以有效支撑和保障转型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集团“三大主业”资产规模和利润占比均超90%,主要化肥产品毛利率增长12.93%。2024年非肥营收占比提高到35%,非肥利润总额占比超41%,集团转型升级正沿着战略规划方向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周期能力大幅提升。

  致力创新驱动精准提质,搭建转型“加油站”。“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集团高质量发展、实现先进制造的关键。一是实施新产品、新市场、新模式的“三新”战略,深化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差异化新产品,延伸产品链、产业链,努力摆脱“价格战”“铺渠道”等低层次竞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努力在产品、市场、商业模式等方面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目前新型肥占比提升至26%,研发出水溶肥、花卉肥等系列绿色专用肥料,开辟了澳新、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柬埔寨等新市场;研发了风电、汽车及轨道交通、5G电子等玻纤产业细分领域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力,跻身全球玻纤前三,玻纤板块新产品占比达20%。二是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研发管理体系,支撑转型升级。搭平台、建机制、促转化,持续提高研发强度,以科技创新蓄积新能量。近年,深化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云天化“两院一中心”、22个创新联合体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024年6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陆续实施了一批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项目,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坚守绿色持续发展道路,扎紧发展“安全带”。提升本质安全环保水平,筑牢稳健发展“防护栏”,是成功转型的根本。近年集团累计创建绿色矿山8座、绿色工厂19个、绿色产品109个;累计投入安全环保资金超13亿元、复垦植被超5万亩,可复垦土地植被率≥95%,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一是资源扩容增值“做加法”。坚持“资源挖潜扩容”和“采后复垦增值”双轮驱动,推动“绿色矿山”颜值与价值双赢。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盘活云南省中低品位磷矿,带动增加磷矿可用量,为转型升级拓展了资源空间。二是生产减碳降耗“做减法”。全面分析节能减碳路径,从短、中、长期统筹,研究推进集团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全程安全、低碳、降耗、超净生产制造,厚植“百日红”精神和“安稳长满优”长周期文化,挖掘“绿色工厂”新潜力。三是产品标准辐射“做乘法”。建立“绿色产品”“绿色标准”体系,牵头或参与制定工信部等发布的行业标准超5项,形成绿色标准乘数效应,推动产品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质量。四是生态修复源头“做除法”。持续发挥高标准设施农业源头治污的杠杆效应,探索可**、可示范、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新途径、新模式,拓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链、产品群,着力推动破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性问题。(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