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草胺降解需多长时间 乙草胺降解需多长时间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785 次
乙草胺降解需多长时间 乙草胺降解需多长时间 乙草胺的降解过程

乙草胺的降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pH值、温度、湿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一般情况下,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0-90天。半衰期是指物质降解到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乙草胺完全降解需要约120-360天。

影响乙草胺降解的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乙草胺的降解过程。比如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土壤通气性、降雨量等。乙草胺的降解速率也会受到不同植物的影响。有些植物可以促进乙草胺的降解,而有些植物则会抑制其降解。

乙草胺降解对环境的影响

乙草胺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降解产物,如乙草酸、氨、二氧化碳等。这些降解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但如果乙草胺残留过多,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如何加速乙草胺的降解

为了加速乙草胺的降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在施用乙草胺前,可加入一些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以促进乙草胺的降解。
  • 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使其处于适宜的降解条件下。
  • 选择一些能够促进乙草胺降解的植物作为绿肥,如大豆、甜菜、黄豆等。
  • 通过轮作和混作等农业措施,减少乙草胺的使用量。
相关问题
Q1:乙草胺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A1:乙草胺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长期接触乙草胺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骨髓抑制、肝脏损害等疾病。

Q2:乙草胺残留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吗?

A2:乙草胺残留过多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微生物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

Q3:乙草胺残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吗?

A3:乙草胺残留过多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下降等问题。

Q4:乙草胺的替代品有哪些?

A4:目前,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被认为是乙草胺的替代品,具体的有:苦参碱、苦杏仁甙、木酚、脲醛等。

Q5:乙草胺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降解速率是否一样?

A5:不同土壤类型中乙草胺的降解速率不同。比如,在酸性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速率较慢,而在碱性土壤中,降解速率较快。

相关拓展:

问:乙草胺打后几小时下雨没事,在土壤中多久失效

乙草胺在喷洒过后2小时以内没下雨,则不会对药效产生太大的影响。使用注意事项:1、土壤为砂质土,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降低,土壤为粘质土,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提高。2、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3、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一、乙草胺打后几小时下雨没事

乙草胺在喷洒过后2小时以内如果没下雨,则不会对药效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它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土壤的墒情会对乙草胺的药效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乙草胺的活性大大的增强,因此当土壤的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适当提高;当土壤的含水量较高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适当降低。

2、当土壤为砂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时候,将使用剂量降低,当土壤为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时候,将使用剂量提高。

3、水稻、小麦、甜菜、西瓜、菠菜、小米、韭菜、籽瓜、黄瓜、葫芦科作物和高粱等作物对乙草胺较为敏感,应当谨慎使用。

4、该药物不能够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5、该药物一般在播种之前或者是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6、该药物在高温、高湿,药后持续低温、高湿,或药后遇雨水,种子接触药剂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药害。

二、乙草胺在土壤中多久失效

1、乙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持效期约为8-10个星期左右,并且主要保持在0-3cm的土层中,通过微生物进行降解。

2、当土壤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时候(土壤为偏碱性,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乙草胺的持效期明显会缩短,尤其是细菌对于乙草胺的降解作用要明显大于真菌。

3、乙草胺的残留时间约为25天左右。

问:除草剂的残留时间到底有多长?除草剂除草的原理

回答
1、乙草胺:持效期一般为56-70天左右。2、异丙甲草胺:消解半衰期一般为26天左右(会因土壤质地、当地气候等因素而产生差异),持效期一般为56-84天左右。3、异丙草胺:持效期通常为60-80天左右。4、丁草胺:消解半衰期通常为30天左右,持效期通常为42天左右。
一、除草剂的残留时间到底有多长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和它本身的类型有关,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具有不同的持效期。
1、乙草胺
一般可在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做封闭处理,持效期为8-10周左右。
2、异丙甲草胺
消解半衰期通常为26天左右,持效期通常为8-12周左右,消解半衰期会因土壤质地、当地气候等因素而产生差异,比如在山东使用时,该药物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一般为10-12天左右,在吉林使用时,该药物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一般为16-17天左右。
3、异丙草胺
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一般为60-80天左右。
4、丁草胺
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一般为30天左右,持效期一般为42天左右。
5、敌稗
在稻株和土壤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一般为1.2天左右、1.3天左右。
6、二甲戊灵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一般为14.7-19.5天左右,残效期一般为42-63天左右。
7、烯禾啶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一般为12-26天左右。
8、扑草净
持效期一般为20-70天左右。
9、吡嘧磺隆
在田水、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29-6.42天左右、4.99-6.42天左右,持效期一般为25-35天左右。
10、敌草隆
该药物的水溶性较低,在土壤中的淋溶性较小,持效期一般为8-16个月左右,若使用剂量较低,则持效期一般为2-3个月左右。
二、除草剂除草的原理
1、抑制光合作用
施药后,杂草无法制造出新养分,只能不停消耗贮存的养分,最终会因“饥饿”而死亡。
2、破坏呼吸作用
药物中的成分可抑制杂草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移,使呼吸作用成为无用的消耗,最后导致杂草因缺乏能量、无法进行各种生理生化过程而死亡。
3、干扰杂草激素
施药后可打破原有杂草体内的激素的平衡,阻碍杂草的生长发育,使其发生扭曲、畸形的现象。由于杂草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受到干扰,之后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症状,严重时杂草会全株枯死。
4、干扰核酸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
施药后可阻碍杂草体内对于酶的合成,使其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导致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产生变异,最后因生长停滞、发育畸形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