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用什么药治实心虫(桃树生病了用什么药治)
桃树果实生的是桃小食心虫,是果蛀蛾在夜间产的卵孵化出来的,孵化出来的幼虫钻入未成熟的桃子里,蛀食果肉。用药不能杀灭桃子里的食心虫,需要在开花疏果之后打上杀虫药和杀菌药,然后套袋。套袋可以保护桃子不被食心虫产卵,使桃子的外观和品质更好。这应根据果树病虫情况来决定,喷施农药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同时在果树开花前、幼果期、果实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畸形果,使果实着色靓丽、果型美、品味佳。
怎样防治枣树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也叫桃蛀果蛾,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俗称枣蛆、钻心虫等。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是枣树的重要害虫,还为害苹果、梨、桃、杏、李、山楂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入果内为害,虫粪留在果内,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商品果产量。
(1)形态特征①成虫。灰褐色,体长5~8毫米,翅展13~18毫米,前翅灰白色或浅灰色,中央近前缘有一蓝黑色近倒三角形的大斑。雌蛾较雄蛾体型稍大。
②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橙红至深红色,表面有不规则环状刻纹。
③幼虫。体长13~16毫米,幼虫小时为淡黄白色,老熟时桃红色,头、前胸背板及臀板为褐色或黄褐色。
④蛹。长6.5~8.6毫米,黄白色,近羽化时灰褐色。
⑤茧。越冬茧扁圆形,长5毫米左右,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而成,质地紧密,夏茧纺锤形,长13毫米左右,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此种茧称为“蛹化茧”(图18)。
图18桃小食心虫(2)生活简史河北大部分地区、山东西北地区1年发生2代,其他各地区多数1年发生1~2代,南部地区最多可达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或堆放残次果下的土中做“越冬茧”越冬,虫茧多集中分布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10~15厘米土层,以树干北侧最多。越冬幼虫开始出土的日期与温度有关,出土是否整齐与当时的降雨状况或土壤湿度有关。一般在出土前一旬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6.9℃、地温19.7℃时开始出土。5月中、下旬,有适当降雨或田间浇水即可连续出土,集中出土期在6月上、中旬,此间每次降雨都可形成出土高峰。如长期干旱无雨,则推退幼虫大量出土时间。越冬幼虫出土后在背阴处靠近树干的土块下做“蛹化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羽化,第一代卵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初,第二代卵盛期在8月中、下旬,卵期7~8日。第一代幼虫蛀果盛期在7月底至8月上旬,第二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不转果在果内蛀食20天左右老熟,脱果入土结茧。
(3)防治方法①农艺措施。春季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前,在树干下周围1米范围挖虫茧;8~9月份检拾虫果放于养虫箱中,待桃小甲腹茧蜂羽化成蜂后放飞于枣园,未寄生的蛹茧再烧毁。
②生物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成虫,详见前面关于桃小性诱剂部分,保护和利用桃小甲腹茧蜂寄生幼虫防治。
③药物防治。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前和第一代幼虫脱果盛期前,用白僵菌普通粉剂2千克加入48%乐斯本乳油0.15千克或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0.5千克加水150千克喷树盘然后覆草,防效可达90%以上。根据桃小性诱剂测报结果和田间查卵进行防治,当雄蛾高峰出现1周左右,田间卵果率达到0.5%~1%时为防治指标,用1.8%阿维菌素(海正灭虫灵)乳油3000~4000倍液,5%农梦特1000~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500~3000倍液等均可防治,用药间隔15天左右,连续防治2~3次,并与上述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防治,即可控制桃小食心虫的为害。单纯药剂防治效果不佳。防治:
1、挖茧或扬土灭茧:宜在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进行。
2、地膜覆盖:春季对树干周围半径100厘米以内的地面覆盖地膜,能控制幼虫出土、化蛹和成虫羽化。
3、拣拾落果,消灭脱果幼虫。
4、树下培土、阻止幼虫出土,培土约20厘米即可。
5、性诱防治: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进行测报和防治。
6、药剂防治:当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诱到第一头雄蛾时,正值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可在树干周围100厘米范围内或全园撒施25%1605微胶囊或25%辛硫磷胶囊0.5公斤,加5倍水和300倍细土混制成毒土进行撒施或用10%辛拌磷粉喷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
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卷蛾科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用杜邦奥得腾喷雾,效果特佳,杀虫效果达95%。且持效期大40天。无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