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 乙草胺药害补救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47 次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 乙草胺药害补救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分析

乙草胺的基本特性

乙草胺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具有广谱、快速、长效等特点。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植物体内的芽孢杆菌,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乙草胺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尤为突出。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

乙草胺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会导致后茬蔬菜产生药害。这是因为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长,即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会残留在土壤中。这就会对后茬蔬菜产生影响,使其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等问题。同时,乙草胺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如何预防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

为了预防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适当的农药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生长期,选择适当的农药。对于后茬蔬菜,应该选择半衰期较短的农药,避免使用半衰期较长的乙草胺等除草剂。

2.合理施药

在施药时,应该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超量使用农药,避免过度浸泡和过度喷洒等不当使用方式。

3.轮作种植

在种植后茬蔬菜时,应该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可以避免土壤中农药的残留,减少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

4.加强土壤管理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加强土壤管理。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耕作等方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从而减少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引发的思考

乙草胺对后茬蔬菜的药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是一个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监管,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关问题

1.乙草胺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

是的,乙草胺存在潜在的危害。乙草胺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2.乙草胺的半衰期是多久?

乙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长,一般为30-60天。

3.除了乙草胺,是否还有其他农药会对后茬蔬菜产生药害?

是的,除了乙草胺,其他一些农药也会对后茬蔬菜产生药害,如杀虫剂等。

4.如何选择适当的农药?

选择适当的农药应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生长期,选择半衰期较短的农药,避免使用半衰期较长的农药。

5.如何加强土壤管理?

加强土壤管理可以通过合理施肥、合理耕作等方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相关拓展:

问:除草剂是否影响后茬西瓜?

西瓜田杂草类型多,造成危害的杂草主要是有牛筋草、稗草、狗尾巴草、稗草、画眉鸟等禾本科杂草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阔叶植物杂草如雀舌茶草、牛繁缕、蜜穗马松子、马齿笕等。这种杂草一般有两个出草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时段是伴随着西瓜瓜苗的发掘出,占西瓜全生育期杂草出芽数量的60%;第二个高峰时段在西瓜蔓长70公分以内时。

下列除草剂对西瓜较为比较敏感,应用要慎重:

1、二氯喹啉酸

水稻田在改种西瓜时,务必调研水稻田前茬使用过什么除草剂。如今水稻田用二氯喹啉酸锄草的日益增加,该除草剂的残存时间长,现阶段未有经济发展合理的办法使土质中的残余二氯喹啉酸迅速溶解,栽种后茬作物西瓜时,对西瓜会造成药害。不但如此,现阶段市场上售卖的一些除草剂如“秋欢1+1”,只需查明它的构成成分,就得知是水稻田前茬应用了这类除草剂,后茬栽种西瓜就应当改成别的安全系数高的除草剂。

以上的“秋欢1+1”,其成分为二氯喹啉酸和氰氟草酯,后面一种在水稻田使用后,因残效期非常短,对后茬作物没有残留药害,而前面一种在土壤环境中残余时间长,非常容易对多种多样后茬如西瓜、哈密瓜、丝瓜、葫芦、豆角等瓜类蔬菜比较敏感作物导致危害,去年即便按常规使用量使用了二氯喹啉酸的田园,来年仍不可以栽种西瓜作物,防止造成药害。

2、干草必净(20%噻磺·乙草胺)

噻酚磺隆为可选择性内吸传递型磺脲类降糖药除草剂,闹悄租销售市场上售卖的干草必净为20%噻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含噻吩磺隆1%、乙草胺19%,噻吩磺隆用以麦地锄草成效不错,药品能快速被生物溶解,在土壤环境中的药物半衰期太阳光下以6-12天,无光时为14天上下,在温度30℃,pH数值8的土质中药物半衰期为12钟头,一般觉得解决后30天就可以栽种后茬作物。

但当中含有的乙草胺,可被绿色植物幼苗消化吸收,单子叶植物根据芽鞘消化吸收,双子叶植物自下胚轴消化吸收,使幼苗、幼根终止生长发育。西瓜等阔叶植物作物对噻吩磺隆等磺脲类降糖药除草剂比较敏感,即便土壤层中仅有少许的这种除草剂残余,也有可能危害西瓜小苗生长发育,应当谨慎使用,但凡使用过干草必净除草剂的田园,最好是不必短时间栽种西瓜等阔叶植物作物。

3、烟嘧磺隆

烟嘧磺隆为磺脲类降糖药除草剂,在土壤环境中残余期较长,对多种多样后茬作物有可能造成残余药害,在其中就包含西瓜。据相关材料详细介绍,前茬作物应用了烟嘧磺隆纯药亩使用量4克之上,栽种西瓜等作物需间距18个月,不然会对西瓜造成比较严重药害,其临床症状为叶子褪绿失绿,生长发育受抑止,比较严重的主要表现为主茎缺水枯萎、枯萎。

4、乙草胺

西瓜等瓜类蔬菜作物对乙草胺比较敏感。乙草胺是芽前除草剂,药品被绿色植物消化吸收后,在绿色植物身体影响核苷酸新陈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苗、幼根终止生长发育,因而一般觉得乙草胺务必在杂草生发掘出前应用,液兆对早已发掘出的主茎防效较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瓜栽种后应用乙草胺不容易对西瓜造成危害。实际上,西瓜、丝瓜、哈密瓜、冬瓜等对乙草胺都非常比较敏感,这种作物田不可以应用乙草胺,有实验说明,对处于伸蔓期的西瓜喷洒乙草胺,一周后观察,瓜蔓苗条,蔓顶无生点,叶子浅绿色,新传出的叶片发皱,小而卷。

现阶段,已发觉很多在西瓜田周边因应用乙草胺发生改变药害的例子。西瓜因受乙草胺改变药害而发生新生儿机构遭受控制的状况。尤其是对处在结果实期的西瓜田,假如遭受乙草胺的改变药害,被害会更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西瓜嫩梢叶子发枯,一般在打药后20钟头便会发生药害病症。据观察,药滴顺丰快运改变导致药害的间距可以达到80-100米。

5、金都尔(96%精异丙甲草胺)

金都尔(96%精异丙甲草胺),一般运信可用以西瓜田的有机化学除草,但在气温过高时使用,药品活力强,小量的药品就能具有较好的锄草功效。可是,使用量稍大即非常容易对西瓜导致药害,应需注意。

西瓜受金都尔药害的缘故,可能是喷药后发生超低温连阴雨及陡然晴梅雨天气,拱棚自然通风不立即,蒸发出来的药品对西瓜造成了药害。其临床症状体现为西瓜苗叶子变黄、歪曲,主茎不长,有的枯萎,不枯萎的主茎不坐瓜或结的瓜小。

因而,地膜覆盖种植的西瓜,应在盖膜前1-2天喷药。用小塑料大棚遮盖种植的西瓜,应用金都尔及其仲丁灵、氟乐录、二甲戊灵等可用的除草剂,易造成“流回药害”,即在拱棚温度较高时,喷在土壤层表层的药品容易挥发,接着融入大棚膜上建立的水珠中,含除草剂的水珠滴到西瓜苗上,会造成芽眼萎缩或在瓜叶上产生药斑。应用无滴农用地膜,拱棚环境湿度高时立即解开塑料大棚两边自然通风,将挥传出的药品立即散去,能防止对西瓜造成的药害。

问:乙草胺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都有哪些?

乙草胺是播后苗前除举余草剂,对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乙草胺除草剂的要害症状主要出现在作物芽期和幼苗期,导致幼芽矮化、畸形、死亡。

乙草胺药害的六大原因:

一、用药量过大。在实际生产中,乙草胺的用量逐年加大,从开始的50%乳油111毫升/亩提高到167毫升/亩,到后来的90%乳油167毫升/亩,到现在的400~450毫升/亩。随着用药剂量的加大,药害的发生也逐渐增加。

二、对水量过小。乙草胺每亩用药的对水量为30~45公斤,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都喜欢加大药量,而不是加大用水量。说到底还是老磨药量过大,导致乙草胺药害出现。

三、打药时期不对。很多种植户在玉米播种后都是等雨打药,此时玉米种子正在或已经发芽,极易出现药害。进行苗前除草最好在玉米播种后尽快喷药

四、没有因地施药。一般土壤状况较好的地块可以药量稍大,土壤状况不好的地块可以减少一点用药量。如果土壤贫瘠的地块施药量过大,就很容易出现药害。常见的地块里一片一片的药害就是这种情况。

五、打药后降雨过多。乙草胺施后土壤的墒情不好,而且又不降雨或者降水量很少,那除草效果一定不好。如果降水量充足,就会形成很好的封闭层,除草效果很好。如果降水量过大,就会出现药害,因为药液会随着降水下沉,导致玉米种吸收过量的除草剂,产生中毒症状。

六、产品伪劣。正规厂家的乙草胺产品工艺先正含滚进,助剂选择好,成膜效果好,持效期也较长,而且很容易被土壤降解,对农作物没有影响,如果是假冒伪劣的产品,则非常容易出现药害。

问:打了乙草胺可以种植下年可以种植香瓜吗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禾本科杂草通过幼芽吸收,阔叶草由根、幼芽吸收,干扰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杂草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乙草胺施药后10-20天开始发挥作用,施药后30-60天除草效果达到高峰,持效期约70-80天,90天后防效显著下降,这一药效期既保证杂草和作物主要竞争时期田间无杂草,又不致于对后茬产生不良影响。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cm的土层中。适用作物乙草胺可以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田。花生、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芝麻、萝卜、水稻、蔬菜、烟草、果树、豇豆、甘蓝、辣椒、茄子、番茄、冬瓜、西瓜、大白菜、蚕豆、薯类、大蒜。试验表明,对乙草胺耐性较强的作物有大豆、花生、玉米、烟草、菜豆、豌豆、芸豆、向日葵、蓖麻等,即使超过常用量的二倍量也无药害发生。对乙草胺中等耐药性的有棉花、小豆、芝麻及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伞形花科蔬菜。对乙草胺耐药性差的有水稻、高粱、黄瓜、菠菜等。试验表明,乙草胺以有效成分25-75g/亩,对十字花科(白菜、萝卜、花椰菜、甘蓝)、豆科(大豆、豇豆、菜豆)、茄科(番茄、辣椒、茄子)和烟草、菠菜是安全的;葱的田间用量以有效成分50g/亩为宜;胡萝卜、芹菜、洋葱以有效成分25g/亩为宜;葫芦科(西瓜、甜瓜、黄瓜、籽瓜)、高粱、水稻、菠菜对药剂敏感,出苗后生长受到抑制,大部分逐渐枯死,不宜施用。
防治对象
乙草胺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在常用剂量下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在推荐剂量下对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效果达90%以上;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菟丝子等阔叶杂草效果明显;且对马齿苋、铁苋、牛繁缕等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应用方法一般作物,播前土壤处理,用50%乳油100-160ml/亩,加水35-50kg/亩喷雾土表,干旱时可浅混土2-3cm,或加大喷药液量。玉米田,在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以防治单子叶杂草为主时,以50%乙草胺乳油75-100ml/亩为宜,于玉米播后第三天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水50kg/亩;对玉米幼苗安全,并表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如果是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亩用量应适当增加。剂量太高对玉米前期生长有药害,表现为叶片老化,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从而影响产量。大豆田,播前土壤处理、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50%乳油100-150ml/亩,对水50kg/亩喷施。一般施药应在大豆播后1-2天内进行,不宜将药液喷到发芽的大豆种子上。花生田,50%乙草胺防治花生地杂草以100ml/亩效果最佳,75ml/亩次之,125ml/亩除草效果也很好,但对花生前期有药害,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亩用75-100ml,对花生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除草效果突出。棉田,可以在直播棉田播后苗前,或在棉花移栽前,也可以在棉花移栽后,雨季到来前、杂草萌发前的一段时期内施药。可以用有效成分40-60g/亩。施药时要均匀施药,施药方法宜采用定向喷雾,保证足够的水量(一般用水35-40kg/亩)。据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地膜覆盖棉田内用50%乙草胺乳油50-60ml/亩,在棉籽播种后对水喷洒药剂,而后覆膜,在推荐剂量下对棉花生长安全,除草效果好。在棉花育苗床播后苗前用药,出苗率不受影响,施药不当棉苗生长速度缓慢,到移栽后才能逐步恢复。小麦田,50%乙草胺乳油防治麦田硬草等禾本科杂草的亩适宜用量为100-125ml/亩。于小麦播后芽前、立针期、一叶一心期喷施对硬草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播后6天喷药对小麦安全。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用药最佳适期在小麦播种后杂草出苗前即对未出土杂草有效。据试验结果表明,播后1-7天用药,对硬草、看麦娘除草效果均在93%以上,播后9天用药,效果降为88.1%,播后13天用药仅有73%的防效。药后15天调查,50%乙草胺乳油30-200ml/亩对小麦出苗未有任何影响。土壤墒情对乙草胺除草效果影响较小,但特别干旱年份,适当增加用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油菜田,在油菜播前、播后苗前和苗期均可施药,用50%乙草胺乳油50-70ml/亩,对水均匀喷雾土表。在推荐剂量下对油菜生长安全。移栽田宜在栽前或栽后3天内喷雾处理。覆膜烟地,移栽烟苗浇透水后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边喷药边盖膜。蒜田,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亩,对水50kg/亩,春季一次性喷雾施药,可达到控制全生育期杂草危害、安全、增产的目的。番茄田,在移栽前,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对水喷土表。直播小白菜田,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对水喷土表。以播种前3天施药,而后撒播种子并轻轻覆土为好,对白菜安全;也可以在播后芽前施药,但一般于播种后24-72h间施药易产生严重的药害。稻田,在水稻移栽本田,水稻移栽后4-7天,用50%乙草胺乳油15-20ml/亩,配成药土撒施,施药期田间水层3-4cm,保水5-7天。可以有效防治稗草、鸭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牛毛毡,对矮慈姑也有一点防效。乙草胺在水田施用除草效果优于旱田,但对水稻易产生药害,只适宜于在移栽田使用,而弱苗、小苗不宜施用,不能在秧田、直播田施用。在施药时期方面,宜在秧苗返青期和稗草1.5叶期前施用,提前施药易发生药害;推后施用,降低对杂草的除草效果。乙草胺对水稻造成药害的特征是稻苗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少分蘖、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抽穗迟而不整齐,成熟期推迟1-5天,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在生产上可以考虑乙草胺与农得时、稻无草等混用。
注意事项
1.杂草对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对已出土杂草无效,以50%乙草胺乳油60ml/亩防治看麦娘在播后苗前处理防治效果为98.2%,一叶一心期处理效果下降至81.6%,二叶一心期处理效果下降至59.4%,乙草胺必须掌握在杂草一叶期之前施药。
2.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效的影响较大,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药剂活性大大增强。乙草胺在地膜栽培条件下,只需乙草胺有效成分15-30g/亩,而在露地则需50-100g/亩。在土壤湿度适宜的地膜栽培田及夏季作物,使用乙草胺30g/亩,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当剂量提高到常用量1-2倍时对作物仍很安全。乙草胺在东北露地中应用则需75-100ml/亩。
3.乙草胺的使用剂量还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砂质土壤上使用,应用低剂量。在大豆田使用时,如遇雨水多、持续低温、且为砂壤土时易产生药害,生产上不宜使用。
4.黄瓜、菠菜、韭菜、谷子、高粱、西瓜、甜瓜对乙草胺敏感,不宜应用;水稻秧田绝对不能用,移栽稻田单独的用量为50%乳油10-20ml/亩。
5.高温、高湿下使用或在药后遇雨水种子接触药剂易产生药害,出苗后叶片会出现皱缩、发黄,但一般会在10-15天后恢复正常生长。
6.乙草胺对移栽油菜高度安全,以移栽前用药为好。有时对叶色略有影响,但几天后马上恢复;直播油菜田苗后施药,易对油菜秧苗造成伤害,如推迟使用,则效果不佳,不宜使用。

问:种玉米施用仲灵乙草胺可以吗

种玉米施用仲灵乙草胺可以,玉米田除草剂依使用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苗前除草剂,另一种是苗后除草剂。当前推广的玉米苗前封闭除草剂主要是阿乙合剂,即阿特拉津和乙草胺的合剂,尽量不要用2.4D丁酯,因为2.4D丁酯喷洒时易飘移,会对周边蔬菜、果树及其他阔叶作物产生药害。苗后除草剂主要是烟嘧磺隆或烟嘧磺隆加阿特拉津或硝磺草酮加阿特拉津、苞卫等。除草剂喷施效果受土壤温湿度、土壤质地、气候条件、人为操作等诸多因素影响,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喷药前要将喷雾器冲洗干净,以免产生残留药害。
2、采用“二次稀释法”,用温水调制成母液后兑水喷雾。即药剂使用前应先用30—40℃的温水将除草剂原药搅拌均匀调成母液后,再倒入喷药器具里兑水(常温水)以提高除草剂药效,尽量不要用冷水直接兑药剂,否则药效会降低。
3、用药时期:封闭除草剂应在玉米播种后,大部分杂草尚未出土之前,最好在播种后7天以内把药喷完,玉米刚拱土露锥儿时,或露锥前后不能再使用苗前封闭药,尤其是不可以喷施2.4D丁酯,容易出现药害。喷药时温度低,药效发挥不好,最好是日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不要在大雨前进行,以免药剂随雨水下渗到种芽产生药害,影响正常出苗。可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施药,避免产生漂移药害。喷药时间可以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喷药时要匀速慢行,不重喷、不漏喷;微风天气喷药时要把喷头调低,喷头前最好装一个防护罩,使药液定向喷雾。如天气干旱或土壤墒情较差时,也要按时施药,不要等雨,这种情况下适当加大兑水量,对提高除草效果也有一定作用。
4、掌握适宜药量:有些农民在用药时为了追求除草效果,不按规定使用除草剂,擅自加大使用剂量,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导致用药量过大,浓度过高造成药害。农户应按产品说明或技术人员指导用药,一般沙土地相应减量,黑土地、肥沃地块相应增量,如果温度低、土壤湿度大,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根据地块情况酌情减量,如过量使用会造成药害。
5、如玉米苗已出土,错过了施用封闭药的时机,千万不要用苗前封闭除草剂,可在玉米苗3-5叶期,杂草2叶期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如不考虑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可用烟嘧磺隆和阿特拉津合剂。为了提高除草剂效果,施药时在药量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兑水量,每667平方米不能少于50公斤,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下,施药前须喷清水,使药物能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这样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6、针对有些恶性杂草的封闭。如苘麻、刺菜、抓根草等恶性杂草难以封闭时建议使用苗后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