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枫杨白粉病病状类型 枫树 白粉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726 次
枫杨白粉病病状类型 枫树 白粉病

枫杨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主要影响枫杨树的生长和发展。该病的病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叶片出现白粉

枫杨白粉病最常见的病状就是叶片表面出现白粉。这种白粉是由真菌孢子形成的,会导致叶片失去光泽,变得***或褐色。叶片的表面也会变得粗糙,影响枫杨树的美观度。

2.叶片卷曲变形

枫杨白粉病也会导致叶片卷曲变形。叶片的边缘会向上卷曲,中间部分会***,形成一个弓形。这种变形会影响叶片的功能,导致枫杨树的生长受到限制。

3.叶片早落

枫杨白粉病还会导致叶片早落。病叶会变得***或褐色,然后逐渐干枯掉落。这种现象会影响枫杨树的光合作用,导致其生长速度变慢。

4.枝干和树皮受损

枫杨白粉病也会导致枝干和树皮受损。病菌会侵入枝干和树皮,导致其腐烂和变形。这种现象会影响枫杨树的生长和稳定性。

5.枫杨树整体生长缓慢

如果枫杨树长期受到白粉病的影响,其整体生长速度会变得缓慢。叶片的功能受损,光合作用不足,导致枫杨树无法充分利用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展。

枫杨白粉病的病状类型主要有叶片出现白粉、叶片卷曲变形、叶片早落、枝干和树皮受损以及枫杨树整体生长缓慢等。预防和治疗该病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包括定期清理落叶、加强施肥和喷洒药剂等。

相关拓展:

问:白粉病主要危害哪些树木?

阔叶树白粉病症状与危害白粉病是阔叶树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菌丝及粉孢子),后期于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最后为黑色的大小不等的小点(病菌的闭囊壳),叶片严重受害时卷曲枯焦,枝条严重受害时扭曲变形,甚至死亡。

影响树木生长及观赏效果。白粉病主要为害枫杨、梧桐、梓树、香椿、板栗、桦木、榆、梨、李、樱桃、苹果、橡胶、臭椿、白蜡、柿、杨、朴树、月季、锥栗、黄栌、桑树、三角枫等。引起白粉病的真菌属于子囊菌纲白粉菌目,它们是一种专性寄生的真菌,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榛球针白粉菌。

防治方法①加强培育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抗病性。②剪除病枝,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③春季于子囊孢子飞散期每10d喷一次波美0.3°的石硫合剂,生长期喷50%的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每隔10~15d喷一次,连续3~5次。也可用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10~15d喷药一次,连续3~4次。

问:白粉病主要危害哪些树木?


阔叶树白粉病症状与危害白粉病是阔叶树中一种常见的病害,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在叶面或叶背及嫩枝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菌丝及粉孢子),后期于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最后为黑色的大小不等的小点(病菌的闭囊壳),叶片严重受害时卷曲枯焦,枝条严重受害时扭曲变形,甚至死亡。

影响树木生长及观赏效果。白粉病主要为害枫杨、梧桐、梓树、香椿、板栗、桦木、榆、梨、李、樱桃、苹果、橡胶、臭椿、白蜡、柿、杨、朴树、月季、锥栗、黄栌、桑树、三角枫等。引起白粉病的真菌属于子囊菌纲白粉菌目,它们是一种专性寄生的真菌,最常见的病原菌是榛球针白粉菌。

防治方法①加强培育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抗病性。②剪除病枝,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③春季于子囊孢子飞散期每10d喷一次波美0.3°的石硫合剂,生长期喷50%的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每隔10~15d喷一次,连续3~5次。也可用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在发病初期每隔10~15d喷药一次,连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