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有多大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61 次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有多大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的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来达到除草的目的。随着乙草胺的广泛使用,人们逐渐发现它对土壤环境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乙草胺的土壤毒性

乙草胺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残留性,会长期存在于土壤中,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产生不良影响,使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乙草胺还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乙草胺的环境风险

除了对土壤产生影响外,乙草胺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风险。乙草胺的残留会随着降雨、水流等因素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同时,乙草胺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乙草胺使用的合理性

尽管乙草胺存在一定的土壤毒性和环境风险,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乙草胺还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合理使用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我们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乙草胺,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乙草胺对土壤的破坏性相关问题

1.乙草胺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乙草胺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2.乙草胺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什么?

乙草胺的残留会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如何减少乙草胺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乙草胺、选择适宜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加强土壤养护、合理施肥等措施都可以减少乙草胺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4.乙草胺的替代品有哪些?

乙草胺的替代品主要包括手工除草、覆盖栽培、化学除草剂的混用等方法。

5.乙草胺的使用安全性如何?

乙草胺的使用安全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建议在使用前了解相关安全知识,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相关拓展:

问:除草剂对土壤的危害有哪些方面,除草剂的残留期有多长

污染土地:喷药后,未被杂草吸收的成分会存在于土壤中,导致土地被污染,部分除草剂的残贺弯汪留期可达到36个月以上。

土质下降:长时间大量使用除草剂会导致土地变为“***田”,在此类田块内种植作物难以改茬,且产量较低。

影响生产:残留的除草剂会污染地下水,且容易引发药害,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

一、除草剂对土壤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1、污染土地

使用除草剂后,未被杂草吸收的成分会游离存在于土壤内,导致土地被污染,部分除草剂的残留期甚至能超过36个月。

2、土质下降

(1)长期过量使用除草闹拦剂会导致土地“癌化”,即变为“***田”,在此类田块内种植作物难以改茬,且产量较低。

(2)目前我国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地区等地方具有大面积的“***田”。

3、影响生产

在农业生产期间,常被使用的除草剂大约有20-70%会长期残留于土壤中,而残留成分会污染地下水,产生药害时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是绝收。

二、除草剂的残留期有多长

1、异丙草胺

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60-80天左右。

2、敌稗

在稻株、土壤内的平均消解半衰期为2天左右。

3、烯禾啶

半衰期为12-26天左右。

4、二甲戊灵

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7-19.5天左右,残效期为42-63天左右。

5、乙草胺

播种后出苗前可用于封闭处理,持效期为8-10周。

6、敌草隆

持效期为8-16个月左右,用量较少时为2-3个月左右。

7、扑草净

持效期为20-70天左右。

8、丁草胺

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0天左右,持效期为42天左右。

9、异丙甲草胺

消解半衰期为26天左右,持效期为8-12周左右。

10、吡嘧磺隆

在土壤内的消解半衰期为4.99-6.42天左右,在田水中的消解禅仔半衰期为5.29-6.42天左右,持效期为25-35天左右。

问:乙草胺污染

该药对一些植物毒害性也很大,药害的补救措施1开滚坦沟降渍,施用乙草胺遇降雨的田块要及时开沟排水,不要让田间长时间积水,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中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强抗药性,减轻药害程度。2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要增施有机肥,如牛、马粪、人粪、尿、腐熟秸秆、土杂肥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预防药害的发生。3喷施叶面肥药害出现后,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如腐殖酸、多元微肥、磷酸二氢钾等,也可增加适量尿素进行叶面喷施,一般5~7d喷1次,连喷2次即可恢复正常生长。4相信科学,严把用量关乙草胺在各种作物上的使用量,是各级科技人员经过多次试验、友备销示范、筛选后,经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的准确用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便增加用量,要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除草增产的目的。
有一些专家专门对此做过实验,研究发现:
小麦播后苗前施用,90%乙草胺乳油在土壤潮湿或遇较强的降水时,施用量60mL/亩对小麦的出苗及幼苗生长造成明显的药害。药害症状为:小麦胚芽生长及出苗迟缓、出苗率下降,第一叶片扭曲、畸形生长,小麦矮化。药害随乙草胺施用剂量增加而加重,在喷施相同剂量情况下,药害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加重。除草剂安全剂在不影响除草剂对靶标杂草活性的前提下能有选择地保护作物免遭除草剂的药害。在除草剂中加入安全剂,是人为赋予除草剂以选择性的一种手段,以提高作物的耐药性,其作用也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增效剂,以扩大除草剂的杀草谱而不增加对作物的药害。本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剂二氯丙烯胺和苯叉酰胺对小麦上乙草胺都有解毒效应。二氯丙烯胺对乙草胺的最佳解毒浓度组合为10.0μg/mL+5.0μg/mL,在此浓度组合下,对小麦芽解毒作用达到18.75%,苯叉酰胺的解毒效果表现为20.0μg/mL对0.5μg/mL乙草胺的解毒效果最好,对小麦芽解毒作用达到13.07%.但这两种安全剂不能完全解除乙草胺对小麦幼芽与幼根的毒害作用,建议乙草胺不在小麦田使用。安全剂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毒害的作用机制迄今尚无定论。但有人提出了4种假说来解释其作用的模式:①安全剂可能干扰除草剂的吸收和输导;②安全剂可能与除草剂受体和靶标位点竞争;③安全剂加强除草剂在作物中的除解;④以上几种作用模式的结合。供试安全剂在小麦上的解毒机制,尚不好游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