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资技巧大盘点:5月小麦病虫害有哪些 怎么防治 啥时候打药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30 次
农资技巧大盘点:5月小麦病虫害有哪些 怎么防治 啥时候打药好

冬小麦在北方的收获时间约为6月。由于温度的原因,从南向北依次收割。对于北方的冬小麦,五月是冬小麦生长的最后阶段树枝基本停止生长,生长中心转向麦穗发育,因此小麦本身的抗逆性和补偿能力下降。

五月份有哪些小麦病虫害?

1.小麦赤霉病

小麦感染赤霉后,会出现白穗、枯穗,严重减产50%以上。病菌无性态属于半知菌亚门禾谷镰刀菌,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于玉米赤霉菌,属于真菌性病害。腐生能力强。病菌可以在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上腐生越冬,来年形成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随气流传播。

典型症状: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以受到伤害,主要导致幼苗枯萎、茎基腐烂、茎腐烂和穗腐,其中穗腐是最严重的伤害。

2.小麦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堪称是小麦的癌症,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防治,后期几乎没救!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多种镰刀菌和根腐离蠕孢菌感染引起的土传性疾病。小麦茎基腐病通常发生在两个时期。一个是2~三月小麦幼苗阶段;另一个是4月下旬~五月中旬,小麦抽穗扬花。

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1、2个叶鞘和茎,呈褐色或深褐色,阻断叶根营养交换,出现弱株或死苗,湿度高或中后期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特别是对于无效的分刍较多的田,分刍消亡为病菌提供了优质载体。

3.小麦白粉病

4~五月是小麦抽穗和成穗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白粉病的高发时期。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引起的真菌性疾病。这种疾病可以侵犯小麦植物地上部的所有器官,但主要是叶片和叶鞘,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颖壳和芒也会受到伤害。

典型症状:

叶片上出现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霉层上出现许多黑点,会严重损害叶片的营养功能,影响小麦灌浆。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有很大关系:

温度在15~20℃相对湿度大于70%有时候,可能会引起疾病的流行。(连阴天气都很适合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大家要多去田里观察,发现病及时用药。

4.小麦锈病

4月中旬至5月中旬,黄淮和华北南部是发病高峰期。小麦锈病是一种气传病,爆发性强,流行速度快。由于今年的气候条件适宜,小麦锈病有加重的趋势。担子菌亚门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穗也可发病。

典型症状:

小麦锈病主要包括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区分这三种锈病的生动判断是,条锈是一个大红斑。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褪绿斑,然后形成鲜黄色粉泡,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埋伏在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5.小麦叶枯病

叶枯病喜欢低温高湿的环境。如果再下一场小雨,传播会很快,更容易发生和流行。多风也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麦田连作或使用未成熟的有机肥,病害会更严重,氮肥施用过多或播种过多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病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

典型症状:

小麦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初期叶片上生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白色至黄褐色斑块。一般从下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晚秋早春,病菌侵入寄主根冠,下叶死亡,导致植物衰弱甚至死亡。

5月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小麦赤霉病防治措施

防治用药:

优先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等药剂及其复合制剂?咪鲜胺和氰烯?戊唑醇等药物

防治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但具体用药不要那么死板,要根据当地天气变化选择好的时机。

如果抽穗期温度高,小麦可以在抽穗期扬花,齐穗期可以喷药

若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适宜在小麦开花期喷洒。

若在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不晚,不要等到天晴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在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

对于已经有少量赤霉病的麦田,也不要放弃治疗,要及时用药,防止继续蔓延,控制病情。

2.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措施

目前对小麦茎基腐病没有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在小麦播种前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混合,苗期发病率可以降低,但灌浆期效果会显著降低,因此后期需要加强预防。可以喷恶霉?苯甲?丙或戊唑?咪鲜胺与芸苔素内酯和氨基酸叶面肥混合适当防治。

3.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三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白粉病,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氟硅唑等。

还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等

4.小麦锈病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锈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

如果喷一次后效果不理想,隔5次-7天,继续喷施,严重地块喷施3次(根据病情判断)。

5.小麦叶枯病防治措施

主要选择三唑酮、氟硅唑、甲基硫菌灵、异菌脲、氟硅唑防治多菌灵等药剂。

6.其他问题

除上述病害外,如蚜虫、吸浆虫、后期干热风等,我们也不能忽视,都会对后期产量产生很大影响。

总而言之,5月份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等各种问题发生的高发时期!农民朋友一定要做好5月份小麦的田间管理。做好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小麦的生长和天气状况同时,根据往年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