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二甲戊灵和乙草胺谁更好 二甲戊灵与乙草胺使用范围的区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51 次
二甲戊灵和乙草胺谁更好 二甲戊灵与乙草胺使用范围的区别 一、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区别

二甲戊灵是一种微生物源性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葡萄、苹果等作物上的病害。而乙草胺则是一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田间杂草,以增加作物的产量。从用途上来看,二甲戊灵和乙草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药。

二、二甲戊灵的优点

二甲戊灵有着较长的有效期,可以在作物中持续存在较长时间,从而提高病害的防治效果。二甲戊灵的毒性较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符合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二甲戊灵对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作物上的多种病害。

三、乙草胺的缺点

乙草胺的主要缺点在于会对作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的作物,使用乙草胺可能会导致作物的减产或者死亡。乙草胺的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使用建议

在使用二甲戊灵和乙草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哪一种药剂。如果是为了防治作物上的病害,建议使用二甲戊灵;如果是为了防治田间杂草,建议使用乙草胺。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五、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相关问题

问题1: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使用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二甲戊灵主要是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使用,而乙草胺则可以通过灌溉、撒播、喷洒等多种方式进行使用。

问题2: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使用时机应该如何选择?

答案:二甲戊灵的使用时机一般在作物生长期的中后期,而乙草胺则一般在作物生长期的前期进行使用。

问题3: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价格相差大吗?

答案: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价格差异不大,一般在市场上的售价相差不超过10%。

问题4: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答案: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一般需要根据药剂的浓度、作物的生长情况、病害或杂草的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问题5:二甲戊灵和乙草胺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答案:二甲戊灵和乙草胺的毒性较小,但如果使用不当,仍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问答拓展:丁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理化性质不同、防除对象不同、毒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理化性质不同
1、丁草胺
丁草胺为琥珀色液体,沸点为196℃(66.7Pa)。难溶于水,可与丙酮、苯、乙醇、乙酸乙酯、己烷混溶。275℃分解,在pH7~10稳定,对紫外光稳定。
2、乙草胺
乙草胺纯品为淡***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大于0℃,蒸汽压大于133.***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23mg/l。
3、二甲戊灵
二甲戊灵(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属于苯胺类除草剂,纯品为桔***结晶固体,熔点54-58℃,溶解度25℃,水中0.275mg/L,易溶于丙酮、甲醇、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二、防除对象不同
1、丁草胺
在旱田应用需在土壤润湿的条件下施药。可防除稗草、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双子叶杂草。适用于白菜类、豆菜、萝卜类、甘蓝类、茄果类、菠菜等菜田除草。
2、乙草胺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麦娘、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画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牛繁缕、莬丝子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对禾本科杂草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3、二甲戊灵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部分阔叶杂草和莎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三、毒性不同
1、丁草胺
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000mg/kg。
2、乙草胺
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有危害。
3、二甲戊灵
对人畜低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050-1250毫克/公斤,兔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鸟类、蜜蜂低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丁草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草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甲戊灵

问答拓展:玉米地里种上柴胡后可用除草剂

柴胡属伞形科双子叶药材,化学除草可以分苗前和苗后,苗前封地可以用乙草胺最好,二甲戊灵也可以,苗后的话用精喹禾灵或者伞形科中药材专用除草剂更好(一般当地正规的农资店都有)。但药材对品质的要求较高,而使用化学除草剂后对药材的品质及产量都有影响,且容易产生药害,建议在打除草剂的时候加入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一起打,可以预防除草剂对柴胡产生药害,如果不小心已经发生药害的话也可以用它解除药害的。你也可以试试。

问答拓展:麦冬用什么除草剂封闭好?

麦冬封闭除草剂,选择乙草胺、二甲戊灵等,最好在麦冬草栽植后,浇水之后土壤湿润的情况下立即使用,这样会更有利于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层药膜,阻止那些靠种子萌发的杂草穿透地面。

麦冬栽培技术

繁殖

麦冬多采用分株。于4至5月收获麦冬时,挖出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抖掉泥土,切下块根做商品。然后切去根茎下部的茎节,留0.5厘米长的茎基,以断面呈白色、叶片不散开为好,根茎不宜留得太长,否则栽后多数产生两重茎节,俗称高脚苗。高脚苗块根结得少,产量低。敲松基部,分成单株,用稻草捆成小把,切去叶尖,以减少水分蒸发。立即栽种。栽不完的苗子,将茎基部先放入清水浸泡片刻,使其吸足水分,再埋入阴凉处的松土内假植,每日或隔日浇1次水,但时间不得超过5天,否则影响成活率。

栽种

栽前须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肥或厩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栽种前再浅耕1次,整平耙细,做宽1.3米的平畦,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

结合收获麦冬随收随种。选晴天傍晚或阴天栽种,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至20厘米横向开沟,深5厘米左右,按株距8至10厘米栽苗3株。不能栽得过深或过浅。过深,难于发苗,且易产生高脚苗,产量低;过浅,根露在外面,易晒死或倒伏,影响成活率。将种苗垂直紧靠沟壁栽下,使根部垂直,不得弯曲,否则靠沟壁处不易发根。栽后覆土、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密接,再用双脚夹苗踩实,使苗株直立稳固。栽后立即浇1次定根水,以利早发新根。

管护

麦冬栽后约15天返青,发现死苗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傍晚补种。栽后15天须松土除草1次,以后选晴天每隔1个月或半个月除草1次,促进幼苗早分蘖,多发根。10月以后,宜浅松土,勿伤须根。麦冬植株矮小,应做到田间无杂握明亏草,避免草荒。

麦冬喜肥,合理追肥氮、磷、钾是麦冬增产的关键。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入腐熟饼肥50公斤;第2次在8月上旬,每亩追施入腐熟饼肥80公斤、灶灰150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追施入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以促进块根生长肥大。

麦冬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立夏后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应及时灌水。冬春若遇干旱天气,立春前灌水1至2次,以促进块根生长。

麦冬喜阴湿环境,种植时可实行间作。夏、秋季以间作玉米为好,可减少强烈目光的直射,有利于麦冬生长;冬春季有些地方间作大蒜,但此时正值麦冬段神地下茎膨大生长期,一般不间作。

采收

麦冬于栽后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收获。选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麦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搓淘净泥沙。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暴晒,干后再用手轻轻揉搓,再出晒,如此反复几槐游次,直至搓掉须根,用筛子筛去杂质即成。若遇阴雨天,可用40℃至50℃文火烘10至20小时,取出放几天,再烘至全干,筛去杂质即成商品。一般可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高产时达250公斤。麦冬以粒大而长、形似棱状、肉实色黄白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