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十四星瓢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345 次
十四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有益昆虫,它们在农业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十四星瓢虫的相关知识。

一、十四星瓢虫的基本介绍

十四星瓢虫是一种小型昆虫,其身体呈半球形,有黑色斑点、**或橙色背景。它们是食草性昆虫,主要以蚜虫为食,也会捕食其它小昆虫。十四星瓢虫的寿命大约为1年左右。

二、十四星瓢虫在农业上的作用

十四星瓢虫是一种天敌昆虫,它们在农业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它们能够大量捕食蚜虫等害虫,因此可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度,同时也可保护生态环境。十四星瓢虫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

三、十四星瓢虫的繁殖与发展

十四星瓢虫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以进行多次繁殖。它们的卵孵化后,经过四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虫。在发育过程中,十四星瓢虫需要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同时也需要避免受到天敌和环境的干扰。

四、十四星瓢虫的保护

十四星瓢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需要得到保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护它们:

  •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十四星瓢虫等天敌昆虫的伤害。
  •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十四星瓢虫等有益昆虫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十四星瓢虫的生态特性和生命历程,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五、

十四星瓢虫是农业上一种重要的有益昆虫,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保护和利用,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

  • 《农业昆虫学》
  • 《昆虫学概论》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相关拓展:

十四星瓢虫释义:

目别:鞘翅目科别:瓢虫科体长4.8-5.8毫米,体宽3.8-4.5毫米。十四星瓢虫斑纹的变化很多,也很大。典型的十四星瓢虫,鞘翅为棕**,每一个鞘翅上有7个**白色的斑点。背面黑色,而有光泽,各上翅沿会合线有纵列三个及沿外缘并列四个的淡**纹,前胸背面前侧缘与两侧、胫节、胕节、触角等都是黄褐色,体长2.8mm左右。

问:14星瓢虫有什么气味

14星瓢虫和七星瓢虫的味气味答租是一样的,是没有味道的,十友改四星瓢虫是一种益虫,瓢虫中的大多数是蚜虫,但十四星瓢虫却是蚧虫、粉虱和螨类等害虫的重要天敌,在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好举判中,对于保持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问:七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的区别

七陆御罩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的区别在于斑点数量。
七星瓢虫是一种瓢虫科昆虫,身体呈半球形,颜色为鲜红色或橙色,有七个黑色斑点。而十四星瓢虫也是一种瓢虫科昆虫,身体呈半球形,颜色为**或橙色,有七对黑色斑点,即总共有14个斑点。这两种瓢虫在生态环境拆让、生活习性等方面没有明显区别。
七星瓢虫和十四星瓢虫都是天敌昆虫,可以帮助控制农田害虫的数量,因此在农业早闹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问:十四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全球瓢虫有5000多种,中国记述的有400多种.按斑点分有两星,四星,六星,双七星,九星,十星,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星,二十八星等.瓢虫亚科大部分主要以蚜虫为食.食植物亚科的瓢虫占1/6,取食于茄科,菊科,葫芦科植物.这就是害虫.

问:十四星瓢虫如何不冬眠,上加热垫可以吗

朋友这个想法有创意。

当寒冷的季节来临,瓢虫们将会依靠集体的力量抵抗严寒。他们在树桩或岩石下一些干燥安全的地方**起来,一同渡过漫漫的严冬。

十四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体宽3.8-4.5毫米,一个鞘翅上有7个**白色的斑点,背面黑色有光泽。

科别:

瓢虫科

体长

4.8-5.8毫米

,体宽3.8-4.5毫米。

又名大十四星**瓢虫(Calviaquatuordecimguttata(Linnaeus,1758))。十四星瓢虫斑纹的变化很多,也很大。典型的十四星瓢虫,鞘翅为棕**,每一个鞘翅上有7个**白色的斑点。背面黑色,而有光泽,各上翅沿会合线有纵列三个及沿外缘并列四个的淡**纹,前胸背面前侧缘与两侧、胫节、胕节、触角等都是黄褐色,体长2.8mm左右。

常发现于阔叶树上,捕食蚜虫,也可见于针叶树。

分布:北京、吉林、甘肃、陕西、湖北、四川、**;**,俄罗斯至欧洲,北美。


问:14星瓢虫是不是害虫

14星瓢虫,属于捕食性瓢虫橘弯;是益虫。主要捕食对圆薯闷象为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

瓢虫,按食性分有捕食性和植食性两大类。捕食性瓢虫(益虫)上颚有基齿,表面光滑**;口器均为咀嚼式。判断瓢虫的食性必须根据它的口器的构造,不能单单从外表就是背上(鞘翅)有几颗星判断。

植食性瓢虫(害虫)上颚手槐无基齿,表面无光泽,有细毛。如: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瓢虫、波氏裂臀瓢虫等为害虫。菌食性瓢虫(益虫)以真菌(白粉病的菌丝及孢子)为食。如:柯氏素菌瓢虫、十二斑褐菌瓢虫等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