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锈病对肉鸭有危害吗 杨树锈病对肉鸭有危害吗
杨树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杨树病害,它会导致杨树的叶片、枝条、树干等部位出现锈斑和溃烂,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和产量。杨树锈病对肉鸭并没有直接的危害。
杨树锈病的病因和症状杨树锈病是由杨树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传播途径为风和雨水。杨树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锈斑,锈斑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变成黑色,叶片也会逐渐枯黄、脱落。如果病情严重,杨树的枝条和树干也会受到感染,出现类似于叶片的症状。
肉鸭与杨树锈病的关系与杨树相比,肉鸭并没有直接受到杨树锈病的危害。如果杨树锈病严重影响了杨树的生长和产量,那么就会对肉鸭的饲料产生影响。因为杨树是肉鸭饲料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如果杨树的产量减少,就会影响到肉鸭饲料的供应。
如何防治杨树锈病防治杨树锈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剪除病树枝条。及时发现杨树锈病的症状,将病树枝条剪除,避免病情继续扩散。
2.喷洒杀菌剂。在杨树生长期间,定期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抑制杨树锈病的传播。
3.加强管理。杨树生长期间要加强管理,保证其健康生长。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都可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
杨树锈病对肉鸭的影响虽然杨树锈病对肉鸭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肉鸭饲料的供应却受到了影响。防治杨树锈病是保障肉鸭饲料供应的重要措施。
相关问题:1.杨树锈病会影响其他农作物吗?
杨树锈病主要影响杨树,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较小。
2.如何判断杨树是否感染了锈病?
杨树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锈斑,锈斑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变成黑色,叶片也会逐渐枯黄、脱落。
3.如何预防杨树锈病的发生?
预防杨树锈病的发生,需要加强杨树的管理,保证其健康生长。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都可以提高杨树的抗病能力。
4.杨树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杨树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风和雨水。
5.如何治疗患有杨树锈病的杨树?
治疗患有杨树锈病的杨树,可以采取剪除病树枝条、喷洒杀菌剂等措施。
相关拓展:
问:2-4年的速生杨107应该怎么施肥,等具体的管理!!
速生杨107,108的栽培管理栽培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杨树在一般的平地、低地、河滩、沟
壑和沙土地上皆能生长,但要营造速生丰产林时,必须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具备排灌条件的地方。缺
乏灌溉条件的山坡地,不适宜营造速生丰产林。
2造林地的规划设计:营造大面积速生丰产林需要进行
规划设计,其中包括道路系统(主、干、支道)及排灌
系统。
3造林密度
3.1纯林:一般55-111株/亩为宜,株行距2-3×3-4
3.2林粮(草)间作:采用宽窄行造林,其密度为60-
74株/亩,其中宽行行距8m,窄行行距3m,株距2m。这
种方式对早期间作有利,但会造成树木偏冠,对树木生
长会有一定影响。
4栽植
4.1栽植季节:以春秋两季为主,秋季栽植映在树木落
叶后至土壤结冻前10天进行。冬季严寒少雪而早春风大
干燥的地区不宜秋季栽培。困手
4.2挖植树坑:坑的大小一般为长宽深均为0.8m为宜。
4.3施底肥、回填和灌水:在坑底施入农家肥20-30cm
厚,或30-50斤亦可。然后回填土,当填至地表30cm时
,停止回填,再灌水使土壤下沉。
4.4苗木处理
4.4.1苗木假植: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要挖沟假
植,不能让其风吹日晒。
4.4.2修剪和浸水:白杨派杨树尤其是三倍体毛白杨在
造林前,要进行修剪,对1年生苗木所有侧枝缩剪2/3,
主干顶稍也要缩剪50-100cm,直到主稍一定饱满侧芽为
止。浸水是指修建好的苗木在造林前,进行全株泡水,
浸水时间1-2天。
4.5植树方法: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法。
5灌溉及排水
5.1灌溉:苗木栽植后,要及时浇水,每隔一周浇一次
,连浇三次,基本上就能保证苗木成活。以后视土壤墒
情适当延长间隔时间。6-8月份进入雨季,可适当减少
浇水次数。秋季树木落叶后,浇一次封冻水。在幼树阶
段,根据降雨量多少和土壤墒情,一般每年浇水4-6次
即可。
5.2排水:在造林地内不能长时间积水,发现积水要及
时排掉。
6松土除草:松土除草一般在灌溉和降雨后进行。从栽
植当年起,速生丰产林要连续进行3-5年,每年2-4次,
同时注意不要伤及根部。
7施肥
7.1基肥:有机肥料春施秋施均可,但秋施效果更好。
幼树期每年每亩施有机肥料3000-4000斤,3年后,每年
每亩施有机肥料4000-5000斤。可采用行间开沟施入的
方法。
7.2追肥:以化肥和复合肥为主。每年施肥2-3次,宜
在每年树木生长期前(5月)和生长高峰期(6、7月)
进行。以尿素为例,前三年,每年每株施用量150-400g
,第四年后,每年每株施用500-1000g,施用方法:幼
树时使用环状沟施,即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
状施肥沟,进行施肥。大树多用放射沟施,即以树干为
中心,在树干至树冠垂直投影外围1/2处为起点向外开
挖6-8条放射状沟,沟长超过树冠垂直投影外围,要里
浅外深,尽量避免伤根。还有撒施,因其肥效损
失较大,不宜采用。
8修枝:一般在秋季树木落叶后或翌春树液流动前进行
。幼树郁闭前,一般不进行修枝,但对个别影响主干生
长的过强侧枝可进行适当修枝。林木郁闭后,要进行修
枝。修枝后保留的树冠高度不能低于树高的1/2。
4.9间伐:间伐的年龄,以不影响树木的生长为原则。
间伐强度根据经营目的而定。若培育大径木,间伐后的
最小株行距应在3×4m,密度55株/亩。
三、病虫害防治
1杨树锈病防治方法: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15天喷
一次药。可选用以下农药: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1
:2:200的波尔多液;65%可湿性代森锰锌400-500倍液
。
2蚜虫的防治: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
洒。
3舟蛾的防治:主要是杨扇舟蛾和杨二尾舟蛾,为食叶
害虫。防治方法:1、捕杀幼虫:发生数量不多时可以
摘除虫苞没尺镇和幼虫。2、诱杀幼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
、药剂防治:幼虫大量发生初期,可用白僵菌粉或90%
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枯粗或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喷杀。
问:杨树叶长白面咋回事
一)杨树黑斑病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新疆、江苏等省(区)。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如小叶杨、小青杨、毛白杨、响叶杨、加杨等。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严重发病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经济损失。
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头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
杨树黑斑病症状
发病规律轮亩: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雨水多发病重,雨水少发病轻。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又能促进新的侵染。
防治措施:
1、烟雾机防治。用烟雾机对高大树木集中进行施烟防治,药物可选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时间应掌握在无风的早晨5-7时或傍晚18-20时码桐备。
2、树冠喷雾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树喷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
3、加强营林管理。增施有机肥、土杂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时排除林地积水;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
(二)杨树灰斑病
杨树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害可造成叶片早落、顶梢枯死和干部溃疡,杨树生长量显著降低,严重时可使幼苗死亡,移栽成活率低。
症状: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份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
杨树灰斑病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落叶、病梢和干部病斑上越冬。越冬后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在50%以上,是春季的初侵染来源。一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发生与降雨和空气湿度关系密切,一般每次明显的降雨天气之后就会出现飞散高峰,一周后就会出现叶片的发病高峰。雨季时,叶片发病率增高。
防治措施:
1.栽培管理措施:做好苗圃和造林地的整地和排水工作;适当稀植,增加苗圃和林地的通风透光。
2.药剂防治:病害严重时,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等。
三、杨叶锈病
1.毛白杨锈病
症状:春天毛白杨展叶期,受侵染的冬芽,早于健康芽2-3日萌动,形成***绣球花状的病叶。严重受害的病叶经过3周左右即干枯。正常芽展出的叶片受侵后,在叶背面产生散生的***粉堆,即病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夏孢子堆可以联合成大块,且病叶背部隆起。受侵叶片提早落叶,严重时形成大型枯斑,甚至枯死。
嫩梢受害后,其上产生溃疡斑。在较冷的地区,早春在病落叶上可见到褐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的疱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
杨叶锈病症状杨叶锈病夏孢子堆放大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受侵冬芽不能正常展开,形成满覆夏孢子的畸形叶,成为初侵染来源。5-6月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秋季又形成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病害潜育期的长短与温度和叶龄有密切关系。
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
(2)清初侵染源,摘除病芽,清除病叶。
(3)化学防治:50%代森氨1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抑制夏孢子萌发。
(4)生物防治:交链孢、木霉菌等真菌抑制夏迟毁孢子的萌发。
2.青杨叶锈病菌(落叶松-杨锈病)
落叶松-杨叶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出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用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该病从小苗到成年大树都能发病,但以小苗和幼树受害较为严重,是苗圃和幼林中的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在落叶松上,起初针叶上出现短段淡绿斑,用放大镜在此淡绿色斑的上表面可看到橘***小疮疹,其上有黑褐色小点,此为病菌的性孢子器。病斑逐渐变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叶斑下表面长出***粉堆,严重时针叶死亡。
在杨树叶片背面初生淡绿色小斑点,很快便出现橘***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此为夏孢子堆。秋初于叶正面出现多角形的锈红色斑,有时锈斑连结成片,即病菌的冬孢子堆。
病害一般由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
发展规律:早春,先年杨树病落叶上的冬孢子遇水或潮气萌发,产生担孢子,并由气流传播到落叶松上,芽管由气孔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在叶背面产生***锈孢子堆。锈孢子不侵染落叶松,由气流传播到转主寄主杨树叶上萌发,由气孔侵入叶内,经7-14天潜育后在叶正面产生黄绿色斑点,然后在叶背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复多次侵染杨树,7、8月份锈病往往非常猖獗。到8月末以后,杨树病叶上便形成冬孢子堆,随病叶落地越冬,夏孢子过冬后,只有0.3%的萌发率,故在侵染中并无实际作用。
树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都可发病,但不严重;中东杨、小青杨、大青杨感病重;马氏杨、合作杨、北京杨等中等感病;加杨、健杨、新生杨等有一定抗病能力;山杨、新疆杨、格尔黑杨等最抗病。幼树比大树感病,幼嫩叶片易发病。
防治措施
1.苗圃管理:不要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至少不要营造同龄的混交林。
2.药剂防治:苗圃内于4月末用波尔多液喷洒在落叶松幼苗,夏季用波尔多液喷洒杨树。常用的喷洒药剂有: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70%甲基多布津10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粉锈宁1500倍液、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敌锈钠200倍液等,喷雾时喷头由下朝上,是叶片两面受药。国外用2-碘苯酰替苯胺防治此病,效果良好。
3.防止苗木生长过密或徒长,及时间苗,叶子过密时,打底叶通风降湿,控制氮肥,提高抗病力。
4.选育抗锈病树种。
问:杨树对人有什么危害?
出来杨树的花絮对过敏体质的人有影响,对正常的人是没有危害的其它没危害的。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卖钱。
问:急盼知道:草甘膦对杨树苗有危害吗?谢谢啦!敬请详解?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危害的。
杨树(拉丁语学名:Populus),包括了胡杨、白杨、棉白杨等,通称"杨树"。,在落叶前叶子变黄。与柳属植物相同,杨属植物的根部有着较强的侵略性,所以它们不能被种植在房屋和水管附近。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共有100多类品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非林场)、亚洲及北美洲,其中中国有50多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