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冬天会发病吗 灰霉病冬天会发病吗为什么
问答拓展:冬季大棚蔬菜容易爆发灰霉病,有防治灰霉病的措施吗?
解决办法首先就是检查棚膜密封性,加厚保温被,保温被上加盖一层薄膜。然后可以挖防寒沟,沟内填充稻草等秸秆,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毁猛种好大棚菜,重点是协调好地温、湿度、光照、养分、品种等生长因子。而往往温度和湿度在大棚中是一对矛盾,特别是连续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灰霉病等病害流行。
首先保住温度不低于十度,头阴天不能浇水,适当放风,头阴天之前先打上防真菌或细菌药剂,叶面打上好叶肥保好叶子,连阴天也可以喷上粉剂防霜霉,灰霉药,天好不能直接打药或浇水,霜虚余卜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潜伏期短、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侵染多种作物,一旦发生后侵染迅速会造成叶片大量枯死。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85%时,发病速度最快。
使用化学低毒,微毒杀菌剂交替使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一定要交替使用(如腐霉利,凯泽,健达等)早防胜于治,低温来之前先防这样效果更好,特别提醒的是喷药要喷植株叶子的背面,。生产中大家习惯上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在低温寡照情况下,植物难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来差穗制造营养本身处于饥饿状态,免疫力极低,此时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极易中毒产生药害。
降低棚内湿度,灰霉病菌最喜欢的就是低温潮湿的环境,所以降低大棚的湿度就非常重要了,可以通过降低浇水次数,放风排湿,或者在行间铺设秸秆和稻壳,达到吸湿的目的、温室采光保温大膜,购买PO膜或者EVA膜,确保棚膜不产生雾滴,厚度10丝及以上,扣棚膜时注意购买的膜不能扣反。
问答拓展:一品红病害及防治办法
一品红灰霉病
灰霉病长发生于冬季,也就是花开的季节,一旦遇到阴雨连绵的,潮湿无阳光的纳漏天气灰霉病一发不可收拾。叶片、枝条、花序上都会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蔓延整个植株。
所以尤其是冬季要极强养护管理,提高室内温度,增强透光性,降低湿度。一旦发现发病植株,立即将植株移到通风处,放在阳光下,可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另外发病严重时,可喷洒波尔多液进行治疗。
一品红根腐病
根腐病通常发生在高温季节,但土壤、浇水等原因也会诱发此病。感染病株可见根部淡褐色的斑点,但初期地面部分很难发现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向上蔓延,植株会渐渐枯萎,后期会因为根部无法吸收水分,植株缺水而死亡。
平时加强养护,及时换土,经常松土,保证根部呼吸有充足的氧气。另外养护过程中可每月用消毒药剂灌根一次,抑制真菌生长。
烂根时,将植株脱盆,将烂掉的部分剪除,重新栽种,若烂根严重就直接扔掉吧。
一仔茄链品红叶斑病
主要在春夏季发生较为严重,而病斑多由老叶开始发生。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病斑,抓紧扩大蔓延,导致叶片扭曲、干枯。
发现叶片有病斑及时摘除,丢掉。平时经常念孙清理枯叶,保持盆土表面清洁。
发病严重时喷洒药剂,可选择百菌清1000倍溶液,5~7天喷洒一次,3~5天即可改善。
问答拓展:中药杀菌剂防治灰霉病害
灰霉病是在露天以及设施蔬菜、果树上危害普遍的病害,尤其是在冬季的低温高湿条件下的设施蔬菜上,发病迅速危害严重,极易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目前灰霉病防治指数很高,主要是灰霉病对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各种化学药物交替使用频繁,绝大部分产生抗性,有些药物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用药成本每斤水高达0.5元以上,即使如此防治效果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公司自2024年3月份推向市场的中药杀菌剂《奥力克——霉止》,在全国各地针对多种作物上的灰霉病害进行防治试验示范,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众多的防治经验,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便用户更好的使用公司产品。因为大田作物灰霉病的发作低于设施蔬菜、防治易于设施蔬菜,因此本文以设施蔬菜灰霉病防治经验为主。一、中药杀菌剂(奥力克——霉止)药性介绍《奥力克——霉止》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熬制、复配而成的杀菌剂,其有效成分含有生物碱、紫草素、绿原酸及薄荷酮等,可使病原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直接杀死病菌;同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其他药物相比具有以下特性:1、安全、绿色、无抗药性,按照用药方案使用不会产生任何的药害,而且对作物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是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首选。2、作物机理独特:本品含20余种中草药提取成分,使其具有触杀、内吸、传导、保护多方位作用,能广泛使用,做到持续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派誉,而化学药物针对某种病害或者病原菌时,具备作用机理高度专一性,对单一病害或者病原菌高效,但是也限制了使用的范围,这意味着中药杀菌剂在单一性能上(如内吸性)不能与化学药物相比;3、具有保健作用:在杀菌治病的同时,有效成分(如木质素、壳聚糖、植物活性苷肽等)被作物吸收后,可改善株体的微循环,提高株体的免疫力,在露天状态下,多年生非速生植物上效果特别明显(如叶片肥厚、落叶晚、真细菌病害明显减少);4、广谱杀菌,以一抵多:使用中药杀菌剂防治灰霉病时,不但对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能够对其他真细菌病原菌起到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尘磨段用(详细作用机理见公司网站);5、性价比高:中药杀菌剂对灰霉病可防可治,对其他病害具有广谱性,包括真细菌混发的病害,可以说性能广泛。在预防状态下,每斤水成本在0.1元左右,在灰霉病轻度中度情况下,每桶水成本不超过0.2元,在严重状态下,与性能强的高端化学药复配,每斤水成本不超过0.3元左右,而同等效果化学药剂复配高达0.5元以上,性价比明显。二、灰霉病发病规律介绍灰霉病病菌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游明存活。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穗上。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设施蔬菜灰霉病在冬季发病严重,当棚室内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时,灰霉病普遍发生,并且发展迅速,如果遇上连阴天,棚室防风不及时,最容易诱发灰霉病的流行,常造成大量花穗腐烂脱落。排水不良、土壤黏重、肥力不足、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能导致植株生长弱势,为灰霉病菌(弱寄主病菌)侵染植株创造条件;管理粗放、机械伤和虫伤多的棚室为侵染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三、综合植保管理及中药杀菌剂防治经验1、灰霉病为弱寄主病害,在植株生长弱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果实膨大时、植株生长后期,株体各器官易于被病菌侵染,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因此应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2、病原菌分布广泛(棚膜、立柱、病残体)但不一定大量存在,一般条件下做不到绝菌状态,一旦条件具备繁殖速度特别快,病害容易爆发,因此应采取烟熏、及时摘除病花病果、使用药物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杜绝病菌大量繁殖,预防病害发生或加重;3、开花坐果时期是关键预防时期之一,因为花期花粉腐烂是病菌繁殖的最适宜条件,一旦与发病条件(温湿度条件)相叠加,病害快速爆发;植株生长后期也是预防关键时期,衰败老叶,一旦腐烂,与发病条件(温湿度条件)叠加,病菌繁殖特别快,因此应及时摘除残花及落败叶。在上述综合植保的基础上,杀菌剂具体用药方案如下:一是预防用药:在花期、坐果初期开始预防,用药方法为:霉止30ml+有机硅10g或500ml牛奶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一次。添加有机硅或牛奶是为了增加粘着力和渗透力,提高药效,此时期是病菌繁殖的关键时期,一旦侵染花器,然后向果实扩展,在适宜条件下必然发展成灰霉病果,病害高发时期,虽然用药后病情得到控制,但是有些果实依然发病,就是因为前期病菌侵染花器造成。二是发病初期或病害爆发条件具备前:摘除病残体后马上熏棚杀灭棚室内的病原体(药物喷施时,只能喷施在株体表面,不能杀灭棚膜、立柱上的病原菌),次日使用霉止50ml+金贝40ml+有机硅10g或牛奶500ml兑水15公斤,3天用药2次,控制病情并有所巩固后改为预防方案。3天用药2次是因为喷施药物不可能做到一次性正反面全覆盖,中药杀菌剂虽然也有内吸功能,但是相对缓慢,在病原菌快速繁殖时期,一旦杀菌有遗漏,也会遗留病菌繁殖的空间,隔天再次用药,就是为了解决“全覆盖”问题,最好是第二次施药方向与第一次相反。三是病害严重或预期高发前:本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底线”,产品中未添加任何助剂,为使杀菌迅速、持效期长、安全性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四是前期采用各种化学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灰霉病,已产生抗药性的药物不应作为复配对象,进入防治方案,中药杀菌剂经过长期、连续使用,不会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