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的转主寄主6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是哪种植物
梨锈病是梨树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会影响梨树的生长和产量,并且会对果实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梨农来说,控制梨锈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一、梨锈病病原和传播途径
梨锈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名为锈属菌。该菌通过风、水、工具和昆虫等途径传播,可以在梨树上越冬,并在春季再次传染到梨树上。
二、梨锈病的症状
梨锈病的症状包括梨叶上出现***或橙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褐色。梨叶表面也会出现***或橙色的粉末状物质。叶子逐渐枯萎并掉落,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果实的减产和质量下降。
三、控制梨锈病的方法
对于控制梨锈病,最重要的是采取综合措施。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
1.消毒工具和设备,避免病菌的传播。
2.剪除患病的枝条和叶子,避免病菌的扩散。
3.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防止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4.选择抗病性强的梨树品种进行种植。
5.定期给梨树施肥和浇水,保证梨树的健康生长。
四、梨锈病的防治注意事项
1.在梨树生长季节中,要定期检查梨树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2.在梨树周围清理落叶和其他植物残余物,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3.使用杀菌剂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梨树造成伤害。
4.在梨树的繁殖过程中,要选择健康的梨树进行繁殖,避免病害的传播。
五、梨锈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梨锈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一些研究还探讨了梨锈病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等问题。
六、梨锈病的转主寄主6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6是指梨锈病在不同寄主间的传播和转化。该现象使得梨锈病具有了更广泛的危害范围,对于梨树的种植和生产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七、梨锈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
梨锈病对果实的质量有哪些影响?
答案:
梨锈病会导致果实的减产和质量下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口感。
问题二:
梨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答案:
梨锈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名为锈属菌。
问题三:
如何避免梨锈病的传播?
答案:
可以消毒工具和设备,剪除患病的枝条和叶子,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选择抗病性强的梨树品种进行种植,定期给梨树施肥和浇水等方法来避免梨锈病的传播。
问题四:
梨锈病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案:
梨锈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一些研究还探讨了梨锈病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等问题。
问题五:
梨锈病的防治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在梨树生长季节中,要定期检查梨树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在梨树周围清理落叶和其他植物残余物,使用杀菌剂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梨树造成伤害;在梨树的繁殖过程中,要选择健康的梨树进行繁殖,避免病害的传播等。
问题六:
什么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6?
答案: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6是指梨锈病在不同寄主间的传播和转化,使得梨锈病具有了更广泛的危害范围。
释义拓展:梨锈病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
问答拓展:哪些树木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
梨锈病又孝碰侍称赤星病,俗名“羊毛疔”、“羊胡子”。各地梨区均有发生,果园附近栽有桧柏、欧洲刺柏、新疆圆柏、翠柏、龙柏、球柏、柱柏等松柏科树木较多的地区,锈病发生比较严重。这些松柏科树木是梨锈病的转主寄主,在病菌的生命周期里,离开上述树木,病菌就不吵野能生存。梨锈病除为害梨外,也为害山楂、木瓜等。(1)病症及发生规律,梨锈病危害幼叶、嫩梢和幼果。幼叶正面开始出现橙***或橙红色的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斑,斑中部长出橙***小粒点(病菌的性孢子器),粒点渐变黑色。病斑在叶正面是凹陷的,而在叶背面是隆起的,在隆起部位丛生出很多由淡***变为黄褐色的毛状物(病菌的锈孢子器,器内含有锈孢子)。后期病斑变黑色。幼果上病斑稍凹陷,致使幼果畸形。叶柄、果柄、嫩梢上病斑与叶上病斑相似,引起早落叶落果。嫩梢病斑龟裂,易折断。松柏科树木受害时,在针叶、嫩梢上出现***的稍隆起的斑点,病菌就在这斑点内越冬。
第二年3~4月份,松柏科树上越冬的病斑,表皮破裂,露出红褐色的圆锥形或楔形物体(病菌的冬孢子角)。遇雨水,冬孢子角吸水膨胀成舌状胶体,胶体内产生大量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到梨树上,梨树开始受侵染,但不侵染松柏科树木。梨树花期前后直到幼果期,正是梨树受侵染期。展叶20天内的叶子极易被侵染,25天以上的叶子就不易侵染。侵染后10天左右就出现病斑,新病斑不久就出现性孢子器(橙***小粒点)。新病斑20天就出现锈孢子器(叶背病斑上丛生的毛状物)。产生的锈孢子借风传播到松柏科树木上,使其受侵染,在针叶和嫩梢上产生小病斑(***隆起斑),病菌就在这小病斑上越夏越冬。但锈孢子不侵染梨树。梨园附近,栽植松柏科树木数量多,则梨锈病发生严重,距梨巧吵园愈近,受害愈重。中国梨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2)防治方法:①果园四周5千米范围内,没有松柏科树木最为理想,如果有,应砍除。如果不能砍除,每年春季应对松柏科树木进行喷药防治。春季梨树发芽前,对松柏科树木喷1~2次药,消灭越冬病菌。常用药:4~5度石硫合剂,或100~300倍五氯酚钠。②梨树上喷药,展叶期至花后幼果期,连续喷2~3次,相隔10天喷一次药。用药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为提高药效,要加展着剂(如1000倍的6501,400~1000倍的大豆浆)。
问答拓展:梨锈病是具有转主寄生的病害,搞好田园卫生是农业防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利用该基本原理防治梨锈病?
许多病原物可以在田间的病锋谨残体上越冬、越夏,搞好田园卫生可减少多种病害的初侵染源,从而降棚基扒低病害的发生。梨锈病由担子菌胶锈菌属真菌引起。梨胶锈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病菌侵入桧柏后,10~12月出现症状,呈***小斑。至第二年的2月、3月,症状表现明显,冬孢子角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3月链昌下旬以后冬孢子逐渐成熟。气温在5℃以上时,冬孢子角遇雨即胶化,冬孢子萌发黄粉状的担孢子,后者不能危害桧柏,只能危害梨树.而在转主寄主(梨树)上形成的性孢子和锈孢子不能再危害梨树,转而侵害桧柏的嫩叶或新梢,形成新的侵染循环。梨胶锈菌的0、Ⅰ阶段侵染梨树等蔷薇科植物,而锈孢子侵害圆柏属植物。由于缺少夏孢子阶段,所引起的病害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由此说明,梨胶锈菌必须有两种寄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缺少一种寄主就不会发病。防治梨锈病应该首先铲除梨园附近的桧柏,消灭桧柏病组织中的越冬菌丝,从而减少侵染梨树的担孢子数量,达到防治梨锈病的目的。
问答拓展:以梨锈病为例解释什么是转主寄生现象?其病原多型性、其发病特点是什么?拟定防治的关键措施?
梨锈病(pearrust)转主寄生是指病原菌侵染循环的整个生活史要在两种亲缘关系完全不同的寄主上完成。梨锈病在原寄主梨上产生性子器、性孢子、锈子器、锈孢子,然后在转主寄主桧柏上产生冬孢子。梨锈病病害循环的特点存森枝在转主寄主(柏属植物),在田间无再次侵染现象。燃李
防治方法。①避免在梨园附近10km内栽种柏属植物。②针对梨只受一次侵染的特点,注重梨幼叶初展后的喷药保护。③对转主寄主柏属植物喷药,阻止其皮春迟上的冬孢子萌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