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苗技术有哪些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苗技术对于后期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育苗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本文将就水稻育苗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1.水稻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稻育苗之前,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破损、发霉、虫蛀等不良的种子,保留健康的种子。需要对育苗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需要充分准备好育苗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育苗盘、育苗土、育苗箱等。
2.水稻育苗的方法
水稻育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包括直播育苗、穴盘育苗和浸种育苗。
直播育苗是将种子直接撒在田地里,然后覆盖一层土,适当浇水,等待发芽。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种子直接暴露在土壤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穴盘育苗是将种子放在育苗盘中的穴洞内,然后覆盖一层育苗土,适当浇水,等待发芽。这种方法可以控制种子的密度和深度,避免病虫害的侵袭,但需要较多的育苗盘和育苗土。
浸种育苗是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育苗。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提高成活率,但需要控制好浸泡时间,避免过度吸水导致种子腐烂。
3.水稻育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水稻育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育苗土壤的选择:育苗土壤应为松散、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以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2)浇水的控制:育苗过程中需要适量浇水,但不能过多,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3)温度的控制:水稻育苗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一般为20℃-30℃之间。
(4)光照的控制:水稻育苗需要一定的光照,但不能暴晒在阳光下,以免烤死幼苗。
拓展百科知识:
1.水稻: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2.育苗盘:育苗盘是进行育苗的一种设备,通常为塑料制成,可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
3.育苗土:育苗土是进行育苗的一种土壤,需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参考来源:《农业技术手册》、《现代农业技术》相关问答拓展:
稻苗的正确育苗方法?
一、品种选择
1.选择大穗、少蘖、高产、抗倒、抗病、熟期适中的水稻品种。
2.种子量:平盘育苗机插秧,密度9×6寸每公顷60-70斤,密度9×4寸每公顷80-100斤。
二、播种前准备
1.做发芽试验。水稻种子浸种前必须要做发芽试验。
简易发芽试验方法为,将一定数量的水稻种子浸泡在30℃左右的水温中3-4小时,捞出后用塑料布包好,放在家中10℃左右的地方,每天打开一次,两天后查看出芽粒数。
2.扣棚。至少在播种前15日扣大棚,早扣棚有利于促进苗床化冻,提高地温。
3.晒种。将浸种前的种子在阳光下晒种2-3天,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杀菌,同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4.选种。推荐在比重1.13(50斤水中溶化10斤粗盐)的盐水中选种。淘汰成熟不好的种子。盐水选种后一定要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盐水选种可以将出穗期提前3-5天,出苗率提高10%以上。
5.浸种消毒。主要目的一是让种子吸饱水分,二是杀菌消毒。浸种时间根据浸种温度确定,每天浸种水温相加后等于100℃,是最佳的浸种时间。例如:浸种水温为10℃,浸泡10天;20℃,浸泡5天。浸种期间每天将浸泡的种子上下翻动一次。浸种结束后,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播种,一定要将种子捞出随即催芽,切记不可将种子一直浸泡。
6.催芽。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当出芽率达到80%以上时,马上捞出置于冷凉的地方用塑料布包裹好,芽长以不超过1毫米为宜。
7.育苗土配制。选择无药、无碱、有机质含量高、较为肥沃的山皮土、旱田土、淤泥土、水田埂土等都可以用来育苗,加入腐熟农家肥或草炭土的肥土比不可超过4:6,按照说明书要求的量兑入调理剂,将育苗土的PH值调整到4.5-5.5之间。盖土不兑调理剂,也不要加入草炭。
三、播种
1.做床。苗床地每年要耕翻,深度10厘米以上,具备条件的施入有机肥,提倡秋做床,床高5-10厘米,在高床上摆盘育苗。床面宽度建议1.7米或2.0米,做床后耙平,用石磙子压实,两个床之间留0.3米的步道。
2.播种时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是基础,建议根据预计插秧时间确定播种时间。如果播种过早无法及时插秧,秧苗将变成“小老苗”、弱苗、病苗,插秧后“大缓苗”,极大的影响产量。一般平盘机插秧在计划插秧前30天播种。种田大户若5天内无法完成插秧,必须每隔5天进行***播种。
3.浇水。播种前1天要将苗床浇透水,以保证出苗所需水分。
4.播种量。减少播种量是培育壮苗的基础,省农科院水稻专家推荐以下播种量,平盘育苗推荐播种量是:抓14穴的插秧机每盘用催芽湿种子1.6-2.0两、抓16穴的插秧机每盘用催芽湿种子2.0-2.4两。
5.摆床。苗盘底土厚度1.5cm左右,覆土厚度应在0.7-1.0cm左右,过厚影响出苗,过薄容易产生要害。摆盘时最好站在步道上尽量不踩踏苗床,踩踏后要将脚窝填平,盘边土埋好,不要透气。杜绝使用无底孔的秧盘。摆床后先浇透水,如有露籽及时补土。
6.打药及铺地膜。必须先浇水后打药,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施用除草剂,切记随意加大用量,以防要害。打药结束后覆盖无纺布或地膜保湿保温。
四、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棚外温度超过20℃时,必须通风降温,出苗后要及时揭掉平铺地膜,稻苗叶龄“二叶一心”之前,棚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二叶一心”后,温度控制在25℃以下。温度控制原则是“宁冷勿热”。
2.水分管理。原则是“宁干勿湿”,“二叶一心”之前,必须要控制浇水次数,在秧苗不旱死的前提下尽量少浇水。在每天早晨太阳直射苗棚前进棚观察秧苗,如果叶尖有露水(吐水)则不浇水,如果叶尖没有露水则浇水,浇水就要浇透,浇水时间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以后进行。
3.追肥。根据苗情追肥,不脱肥就不追肥。苗期追肥只能用硫酸铵。施用量是每盘3-5克(大约每平方米0.5两),追肥后浇水洗苗。插秧前3天要追施同样量的“送嫁肥”,插秧前1天喷施预防潜叶蝇的杀虫剂。
五、病害防治
立枯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立枯病发生的主因是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甚至会影响水稻产量,所以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
育水稻苗方法?按灌溉水的管理方式不同,水稻育苗可分为三种方式,即水育苗、湿润育苗和旱育苗。
水育苗:水整地水作床,带水播种,育苗全过程除防治绵腐病、坏种烂秧及露田扎根外,一直都建立水层。
湿润育苗:水整地水作床湿播种,出苗后根据秧田缺水程度,间歇灌水,以湿为主。
旱育苗:旱整地旱作床旱播种,人工浇水补水,整个育苗过程不建立水层,秧田后期可以沟灌润水或视情况灌跑马水。
水稻机插秧育苗方法有几种?机插秧的育方式有四种即泥浆双膜育秧、双膜细土育秧、软盘细土育秧和硬盘基质育秧,目前我们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主要有两种,软盘细土育秧和双膜细土育秧。1、软盘细土育秧:就是用专用育秧软盘整齐排放在秧苗板上,再铺放2-2.5公分的床土,直接播种、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
特点:秧块标准,成秧率利用率高,但购置秧稻盘成本较高
2.、双膜细土育秧:指在秧板上铺有孔地膜代替塑盘,再铺放2-2.5公分的床土,播种后盖土覆膜保温保湿的育苗方式。
特点:双膜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节本简单。缺点是用种量较大,利用率低,秧板规格难以保证。水稻机插秧育秧的技术要点?
一、育秧方式
目前,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方式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等几种方式,最常用的是软盘育秧方式。
二、秧池田的准备
选择排、灌、运输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秧池与大田按1:100(1:80)的比例留足秧池田。
在播种前10天,上水耙平,开沟做板。板宽1.3米,沟宽0.2米,沟深0.15米。四周开好,围沟,沟宽0.3米,沟深0.2米。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田面沉实。
播前2天对秧板垫高补低,填平裂缝,充分拍实,板面要“实,平,光,直”,铺放软盘时板面确保不发白、不陷脚。
三、播期的确定
确定播期的依据有:
1、茬口安排,主要是大田的前茬何时收获,何时能耕整好。
2、秧龄5—20天,育秧时要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
3、机插面积大的,根据拥有的插秧机台数,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播种,确定批批秧苗适龄移栽。一般手扶式插秧机安每天插15—20亩,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按每天插30—40亩计算,3天分一个批次进行播种。
四、精细播种
机插秧育秧密度高,要做到匀播,采取分次来回播,按盘数称种,一般每盘播芽谷130—150克(3两)。播种后盖上细土,细土的厚度掌握在0.—0.5厘米,看不见稻种即可。注意的是不能使用营养土来盖籽。
五、苗期管理
1、揭膜炼苗;
播后3—4天,一般均能正常齐苗,此时应及时揭膜炼苗。揭苗时灌一次平沟水,揭膜的时间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来定。晴天傍晚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揭膜后,膜不离田,防止栽前遇雨,可及时盖膜防雨,以保证移栽时秧块的适宜水分。
2、肥水管理;
水的管理
揭膜后至3叶前灌平沟水。栽前3—4天,控水炼苗,此时晴天半沟水,阴天排干水,使床土水分适中,软硬适度,便于起秧,机插。如碰上连续阴雨需用农膜覆盖防雨。
肥的管理
一般苗期施2交肥,1叶1心期施断奶肥;栽前3天施送嫁肥。注意的是浇施的浓度控制在0.5%左右,尿素选用质量好的尿素,施肥后浇一遍清水。
种水稻技术?水稻的种植管理技术:
一、做好水肥管理
1、适时晒田
当前一季稻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水稻直播密度大,封行早,够苗后要及时晒田,晒田要适度,晒至脚踩不陷泥、田间开小裂缝为度,可以适度多次轻晒,促进水稻根系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若是浅沙田快,宜采取勤晒、轻晒、多次搁水。
晒田时间长短要因天气而定,夏季气温比较高,晒田天数要短,晒田过度会容易造成生理性缺水、缺素,出现叶片发黄、生斑等症状。晒田过度的田块建议及早上水,进行浅水间歇湿润灌溉。若气温适度,晒田天数应多些,晒田时间一般控制在5-7天。
进入幼穗分化后看天气灌水,高温季节可适度灌水或采取日灌夜排降低田间温度,谨防高温热害影响孕穗抽穗,正常气温可采取浅水(水层2-3厘米)灌溉。灌浆结实期田间采用间歇灌溉,干湿交替,以利养根保叶,防早衰,收割前7天断水。
2、科学施肥
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要抓住时机施好穗肥(时期和配比用量合适),有利于促进孕大穗,提高成穗率及每穗实粒数,谷粒饱满而高产。有的农民按照传统施肥,容易出现穗肥施用过迟或施用不足,虽早期苗数多,但因穗肥施用不当而出现穗小,成穗低,因此产量不高。
水稻封行后开始进入需钾高峰,钾在水稻体内起的最大作用是物质转化和转运,对穗粒数起决定作用,因此穗期要重视钾肥的施用。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每亩用氯化钾15-20斤,少量施用尿素,优质稻可不追尿素。
水稻直播种植技术与管理
二、防好病虫害
水稻直播田密度大,田间湿度大,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容易发生,特别是纹枯病、稻飞虱,较移栽、抛秧的田块发生多且严重。密度大的田块,建议在水稻拔节前后施药1次,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根据虫情合理配药,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的药剂宜加入,即使纹枯病、稻飞虱发生较轻,要重视预防。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噻呋酰胺·己唑醇、肟菌酯·戊唑醇等药剂防治,噻呋酰胺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而且持效期长达30天,用于预防适合用噻呋酰胺或噻呋酰胺·己唑醇。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吡蚜酮或三氟苯嘧啶,三氟苯嘧啶是新药,成本高,但持效期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药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